返回书页

酒道

关灯
护眼
第119章 变与不变(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张瑞和小陈也笑了,她们知道这件事,以前听许宏涛讲过。张瑞想起那年在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国画》中看到的一段话:一说文化,喝酒是酒文化,吃饭是饮食文化,穿衣是服饰文化,就连过去难以启齿的嫖娼狎妓听说也成了青楼文化。想到这里,她觉得文化这两个字真有意思,差不多成了变形金刚了。也想起那书真是有趣,真可称之为现代版的《儒林外史》。

几个人聊完那些名酒的包装特色,许宏涛说:“那些大师的艺术感觉和平常人就是不一样,也许就那么一点差别,却会出现天壤之别的后果,因而,在我们这几款特别重要的产品包装上,一定要慎之又慎,必须一炮打响,这也是我们最大的一个举措。”

“千秋大计。”张瑞说。

“对,千秋大计。”许宏涛跟着说。

“以后我让杨帆或这边的朋友打听一下那两位的联系方式,也了解一下价格,如果有可能,让他们帮咱们设计一下。”

“估计价格不会低。”张瑞说,“我听说某人花了不少钱,才打听到万宇的电话号码。”

“噢。那我们先自己多想想吧,你们二位都是文化人,也许会有特别好的主意。”

小陈说:“其实,我从那里看到许燎源为宝莲灯设计的包装了,那个作品也许比较早,作为艺术品,特别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是作为一款商品,却不是很接地气,显得有些曲高和寡。酒类商品虽然是比较特殊的商品,但毕竟是为了更大范围的流通,也不是高端奢侈品和艺术品,是为了满足很小的群体需求,因而,必须做到雅俗共赏,才能大范围流通。当然,少数高端订制版、纪念版除外。也许我说得不对。其实,这是我的随意想法,并没有深思熟虑。”

小陈说完这些话,脸红红的,似乎觉得说得有些过,便补充了后面那句话。

“你说得很对。”许宏涛说:“雅俗共赏确实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标准,这点不能忽略。”

几个人正说着话,刘明辉打电话来,问许宏涛吃过饭了没有,如果没有,一起吃还是自取方便。许宏涛说自己吃过了,张瑞她们也回来了,也吃过饭了,让他们赶紧去吃。

时隔不久,刘明辉他们吃过饭回来了。回到自己房间洗了把脸之后,刘明辉端着茶杯来许宏涛房里聊天。刘明辉开玩笑说:“许总以后到外面来,应该住总统套房,住这样的标准间不符合身份要求。再说,也不利于事业发展。”

刘明辉说这话的时候,身后还跟着王建。那会儿他们刚进房间,看到窗下的圈椅上坐着许宏涛和张瑞,刚进门的那张床边上坐着小陈,从他内心来说,他感到这么多人待在一个小房间里有些拥挤。但每天下午从展位上回来,不过许宏涛这边闲扯几句,好像不太合适。这种闲扯既避免了正式汇报的严肃和庄重,也没有耽误工作。在这种漫谈式的闲聊中,互通了信息,也领受了工作任务,却没有感到拘谨。再说,他和许宏涛这么多年的关系了,说话也是比较随便的。

除此之外,他知道这个厂子是许宏涛和张瑞合股,他也知道许宏涛节俭,也许他还担心过于铺张浪费,会让合作者张瑞有看法。刘明辉这么说,有替许宏涛圆场的想法。

刘明辉刚说完,小陈已经站起来了,笑着说:“刘经理先坐下。”许宏涛笑了笑说:“这房子就很不错的,那些套房肯定很贵的,住那么大没什么用。”

张瑞笑着说:“刘经理说得有道理,许总得住个大些的房子,咱们也好聊天。虽说是聊天,其实多是聊工作上的事。房子太小,进来几个人就显得拥挤。”

其实,张瑞还想说如果有人抽烟,房子里会特别难闻。所幸的是她在时,许宏涛首先不抽烟,别人也都会尽量不抽或少抽。

刚进来的几个人便坐在床边上,嘻嘻哈哈地海聊起来。许宏涛微笑着看手下几个人说东道西,他也没有过分掺和,只是偶尔说一两句。

刘明辉他们所说的,依然是今天展位上招商的事。来了哪里的客人,哪位对咱们的产品比较有兴趣之类。刘明辉说:“今天签了三个客户,两个是在县城里搞白酒批发,另一个在市里搞批发。虽然和三个客户谈的是首次上货二十万元,但这三个客户看着是比较有实力的,他们代理的白酒,年销售量都是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所以,我觉得这三个客户,也许会有不错的销量。”

“那就好!那就好!”许宏涛说了几声好之后,这才问道:“他们是哪里的?”这几年,他对具体的招商事务插手的越来越少了,在许多时候,他只是听取许的时候,他还会了解这人代理的别的产品、这人的性格之类。

刘明辉说:“今天有个客户,对咱们的仁酒系列提出了一个建议,我倒觉得不错。那人说,咱们的三款仁酒,可以设置奖项。首先是仁酒里面最低的一款天,我们可以在盒子里面的酒瓶上设置奖项。现在的奖项可以用传统的刮奖,也可以用微信扫一扫扫码,中奖后直接到账。只是这个比较复杂,得和微信运营商合作。对价位较高的那两种地和人,可以用再来一瓶促销,只有在市场上形成热销,别的任何想法才有实现的可能。”

“这人说得不错。”许宏涛说。

张瑞微笑着说:“我们来成都之前,我刚看过报表,这三款酒上市之后,销售得很是不错,这两年销量呈倍数在增涨。其实,好些知名品牌,或在市场上深入人心的产品,从开发出来到热销,都经历过或长或短的一个过程,有些经历过五六年,有些甚至经历过十多年时间,才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作为我们这些人,内心一定既要有长远的目标,也要有短期的任务。既要看到市场的瞬息万变,也要明白运行的自然规律。既要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时机,也要淡然对待小小的挫折和失误。”

张瑞说完这段话,许宏涛笑着说:“的确是这样,有些事确实是急不得的,我们只有做好当下每一步,做好每一个具体的工作,把握好每个机遇,至于最终的结果,肯定不会太差,但能好到什么程度,听天由命吧。”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刘明辉说。

“对!”许宏涛说。他知道老家好些人是这样说的,他最近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小财靠勤,中财靠智,大财靠德,巨财靠命,细细一想,确是这样。

许宏涛想到这里,心里感到莫名的轻松了起来。他不知不觉中掏出烟来,想抽一支。这时他想起张瑞不喜欢闻烟味,这一瞬间,张瑞看出了他的迟疑,随即说道,你们抽吧,没关系的,窗子开着呢。

许宏涛看到张瑞丝毫没有反感的意思,便给刘明辉和王建每人递过一支,几个人点上火,抽起烟来。

许宏涛抽了一口烟之后,说道:“我打听一下万宇或许燎源的联系方式,如果价格不是很贵,我觉得让他俩谁帮咱设计一下吧。”

张瑞说道:“也行,咱先了解一下行情,再做决定吧。”

看到刘明辉满是疑惑的表情,许宏涛说:“那是两个设计包装的大师,我想如果价格不是太高,以后的包装请他们把关。”

“咱们的包装还是不错的。”刘明辉说,“仁酒系列就很好,很有文化内涵。”

“就是。”几个人异口同声的说。

其实,对于心中想了很久的那三款产品,许宏涛并没有向别的高层详细讲过。在他的心里,那三款产品,也许是他的封笔之作。这倒不是他龄太大,不适合再经营酒厂,而是他觉得得打造出经典的常销品牌,作为企业的标志产品,一直保特下去,如同在他心中,仁酒系列,将作为常销产品一样。

第二天,刘明辉他们依然负责招商,许宏涛和张瑞、小陈几个人去看别家的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

许宏涛他们来到习酒的展位,习酒的展位特别豪华,产品众多,阵容庞大,巨大的液晶电视上播放着习酒的广告片。广阔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翻动发酵的粮食,热气腾腾的场面让人震撼。画面切换,生产的过程是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原料是他们本地生产的糯高粱,用小麦制高温大曲作糖化发酵剂,采用条石筑成的发酵池,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才生产出高品质的酒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