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向北的心

关灯
护眼
(8)中秋月明异国游子思乡重(之二)(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缅式小楼小院里,冷静和白雪收拾完满桌的残羹剩汤,又把月饼端到收干净的桌上。

卡索约头人打了个饱嗝、瞅着大大小小切开来的月饼:“哎哟、肚子都填满了,还咋个吃嘛?装不进去了。”

冷溪:“八月十五就是撑伤节,慢慢吃,真正好东西就是要慢慢吃、慢慢品尝才好。”

李超杰:“伍大哥、这月饼从哪里弄来的?”

伍福来:“当然是买的了,总不会是抢的嘛?我又不是个土匪会抢?”

李超杰:“当然晓得你伍大哥不会去抢,不过这月饼是在哪里买的?咋个买的?你给我们说说嘛。”

伍福来:“这些中国月饼当然也是那些跑马帮做生意的贩子从中缅边境倒进来的。他们跟我们跑的线不同。我们往南跑小金三角、他们往东北边去跑中缅边境。”

王二昆:“咋个?中国货也可以倒得进来啦?”

伍福来:“可以倒得进来了。唉、现在我才知道,我们这些年在这片山林里,消息实在是太不灵通了,太闭塞了。成了井底之蛙、山中孤树了,哪样都晓不得!不知道了!”

李超杰:“怎么讲?你跟着马帮到处跑还会没消息?哪样都不知道?我们更晓不得啰。”

伍福来:“不是、是太零碎、太片面了。其实这些年,大陆发生了很大变化,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我们都晓不得。”

李超杰:“咋个说?国内的事情我们都不太清楚?”

伍福来:“嗨、我就说我们真的是太闭塞、就没得眼睛耳朵鼻子一样的太片现在国内经济建设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的。”

王二昆:“咋个会红红火火、有声有色?有那么多的东西来倒买倒卖的呢?”

伍福来:“这个你就不懂了,二弟、那是过去的事,现在大不相同,变化大了。”

王二昆:“咋个大不相同了?我肯定是不懂啦,还请伍大哥你细细讲来给我们听听。”

伍福来:“现在国内搞改革开放,各方面的建设都很有成效,发生了天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搞活了,生产出来的各种东西太多,太多了。”

李超杰:“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做做生意了?把我们开采出来的矿卖过去,卖到国内去?”

伍福来:“是、我也这么想的,不必再绕到小金三角去了,直接把矿石、木材、各种土特产生意做到云南去。这边路途要近得多,不但节约往返用的许多日子,还省下不少马帮费。我们所需要的采矿设备、选矿工具和别的物质中国都有,何消跑这么远去别处买?在中国买不就得了?据说国内也是在搞市场经济,各种生意做得很大的多得很,做锡矿生意的人肯定也会有的。”

(9)替代种植

云南省委大院墙上有“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红字标语。空中播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曲,隐隐可听到“......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歌词在树丛中传播。

满头白发、两鬓斑驳的史正才和秀华在的树阴下缓缓同行。

秀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实力有很大提升。但许多工作又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你们省侨联的工作也是很繁重的。“

史正才:“是,许多过去省统战部的工作都转移到侨联联合做,这对我们开展工作是有利的。”

史正才:“是,我现在想的是,想把我们过去的那几个把兄弟,李超杰、伍福来、王二昆找到,他们过去也在抗日沙场上英勇作战、浴血杀敌的战士,他们都是中国人,都是我们的团结、争取对象。”

秀华:“是啊、我也很想能找到他们。必尽我们曾经是一条战壕里的抗日战友。”

史正才:“是,但愿能找到他们。”俩人默默走了一段林荫路。

秀华:“正才、你这次参加省委常委会议有什么新的工作安排?”

史正才:“工作很多,主要是配合云南省边境的禁毒工作。配合联合国在金三角开展的罂粟替代种植工作。”

秀华:“什么替代种植?”

史正才:“就是让缅甸的山民们不再种罂粟,帮助他们改种别的植物来替代,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缅甸的自然环境不错,有水、有土,日照也充分,可以改种其它的农作物,山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就不必再种罂粟,禁毒的效果才能稳定下来。”

秀华:“也可以说是国际扶贫了?”

史正才:“就是这个意思。消除了贫穷,犯罪的概率也就下降了。我要到德宏州、瑞丽口岸,还有耿马、滄源、西盟几个边境县工作一段时间,主要是配合国家禁毒委员会,组织国内有资金、有技术的农业、林业等的种植实体,比如种植水稻、甘蔗、咖啡豆、橡胶、花卉等有实力的农业大户、公司。进入金三角地区帮助当地人进行替代种植,传授给他们种植技术,国家给予资金、籽种、化肥等方面的扶持资助,让当地山民熟练掌握种植技术,有超过种植罂粟的收入,稳定住禁种罂粟的效果。就是我的任务。”

秀华:“其实这种替代并不一定只局限于农业。轻手工业、编织业还有矿业都可以考虑的。据说缅甸矿藏也不少呢。”

史正才:“是啊,缅甸是个矿藏非常丰富的的地区,象玉石矿、铜矿、铁矿、铅矿、锡矿储量都很大。要紧的是缅甸并未真正统一,派系林立各不相让,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少的麻烦。所以秀华,家里的事你就多担着点。”

秀华:“说些哪样也认不得,你又不是第一次出差,现在史铁道和他妹妹史湘文都上了大学,住在学校里,用不着我操心。我呢,就一边工作、一边等离休就是。”

史正才:“你这个休怕是离不成了,配合联合国对缅甸边民妇女小额信货的工作,由你们省妇联出面效果更好呢。”

秀华:“如果有什么工作需要,省委会派我们去的。”

(10)归心似箭

(镜头):一轮红日从东方露出头来了,灿烂的金光把周边的山峦都照成亮堂堂的,红光在五彩的云层散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神情振奋。

(镜头)一支马帮从林子中走出来,走上山间的牛车土道上,沐浴在早晨暖暖的阳光中。两鬓斑白的伍福来和他的副手,半老倌于立走在马帮的前头。俩人望着初升的太阳停住脚步,伍福来摘下他头上的残军战斗帽,让阳光把他的半个光头照得闪闪发亮,他举手到额头搭成凉棚望着五彩斑驳的前方心潮澎湃。马帮队伍和挎着自动武器的下属们从他们身边走过,俩人仿佛浑然不知,望着太阳照跃下的锦绣般的青山翠岭他们久久不动,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眼角泌出滴滴激动的泪花。直到马帮溶进了金黄色的阳光中,走进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中,他们才拔腿追去。

伴随镜头的画外音:“太阳光下的东方金光灿烂,山河光明艳亮,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唐山、魂牵梦绕的唐山,日夜思念的唐山,就在眼前。故乡、多少年未能与之亲近的故乡,就在眼前。祖国,总在夜梦中归去。多少年孤悬海外的老兵心结,多少年游子对母亲的孝念,就要如愿。心在狂跳、泪在淌流、脚步已在飞。奔进祖国的怀抱。

(镜头)一座有傣式建筑风格的大楼出现在眼前,壮严气派、巍峨雄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瑞丽口岸海关大楼。

阿克实小镇内的道路上气氛热烈,李超杰、冷溪带着女儿华华、儿子李锡心,王二昆、白雪及儿子龙龙及另两个子女、,诺罕头人、卡索约头人、莫连、淡索约、王田、小钉子等人穿戴干净的缅甸衣物,带着乐队和舞队排列在路两傍,迎接伍福来和他的副手于立的马帮,从中缅边境的瑞丽口岸做贸易生意返回阿克实小镇来。

马帮队走进小镇,顿时鞭炮齐呜,芒鼓、芒锣敲响,舞队跳起优美的缅甸舞蹈。小镇里在铁皮屋、竹篱笆房里做生意的人都站在门口瞧热闹。

鞭炮的硝烟中、欢迎的人们上前迎住伍福来、于立的马帮队伍。李超杰握住牵马的伍福来的手:“伍大哥,你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伍福来:“回来了,回来了,终于回到家了。”

李超杰:“怎么样?还好吧?大家还好吗?”

伍福来:“好,好,大家都好、这趟出去、虽然有惊有险,但总算是平安。”

李超杰:“咋个去了这么长的时间才回来?半年多时间才回来?”

王二昆:“伍大哥,我们可是等不得了,等急了。走、大家边走边谈。”他做了个走的手势。一行人载歌载舞前行。

伍福来:“一言难尽了,这趟出去有惊有险,生意做得还可以赚到些钱。我们沿中缅边境缅甸一边的克钦邦、果敢、瓦联邦等几个特区走了一趟,仗着我的好人缘和大名气,也凭着我们的马帮的武装实力,总算闯险过关、全身而归了。但这回最大的收获是,才晓得这些年我们一直在阿克实小镇这个小山窝窝里干锡矿,只是挣到了些钱,实在是太闭塞了,消息实在是太不灵通了。特别是中国国内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其实国内变化很大、改革开放的政策真是要得,中国变得比过去更富、更强了。”

王二昆:“听说国内不是一直崇尚‘三转一响’,什么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三转’,收音机是‘一响’。怎么,都有了?”

伍福来:“‘三转一响’早过时了。人家都不要了。现在崇尚的东西多了、什么别墅、汽车的……但我最钦佩的还是共产党那种调动起全中国人民改变自己贫穷面貌的本事,国内流行着一支歌曲我没完全记得,唱的是:‘我们对着太阳说贫穷一定改变,我们对着大地说,想往不会改变’,一系列富民政策硬生生把全中国人民改变自已命运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十多亿人一起齐奔小康的力量,能移山能埴海,哪还有会不富裕起来的道理?”

李超杰:“共产党有这大本事?不简单。最近我看了些书才知道,原来我们中国历史上曾多次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世界第一富国,咱们中国人都是有钱人。”

伍福来:“哦,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李超杰:“是、肯定是。历史上咱们中国只要没有战乱,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就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来。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朝自不必说,那个时代只有中国这块土地上有统一的朝代。后面的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只要中国成就了大一统,很快就会变成世界上最有钱、最强大的国家。

伍福来:“是吗?中国富强了,咱们不管怎么说也是华侨,中国人。也跟着自豪、自豪,光荣、光荣嘛。我这次去瑞丽,一进国门眼睛都亮了,城市干干净净,水泥马路宽敞平坦,海关大楼高大漂亮,进去讲明来意后邓关长对我们热情得很,称我们是旅居缅甸的中囯人、爱国华侨,是一家人。欢迎我们回国旅游、做生意。说现在国内正在大规模搞建设,对各种矿产品的需求量很大,欢迎我们把矿运来贸易。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机械设备,生产生活用品国内都有,可以把我们需要的货品贩回来,两头都赚钱。最后还请我们吃饭,十八个菜,把我这个老江湖都弄得心暖暖的。”

李超杰:“好、要得,要得。那有没有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生意?”

伍福来:“我都打听清楚了,只要我们不贩毒品、不拐卖人口、不贩卖军火、不贩卖野生动物,别的都属正当生意都可以做。哦、还有不能贩卖文物。别的一般都可以”

李超杰:“那就好啦!谁不想成为自已的祖国贸易伙伴呀?一、可以心情舒畅。二、可以让我们‘华缅胞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意做大做强。三、就是大大缩短行程路线、降低了成本。四、是可以有家乡亲人的讯息。多好。何乐不为。”

王二昆:“那几项犯罪的事,别人做不做咱管不着。反正我们过去没做过,以后更不会做。我们只做正当生意就行了,照样可以赚线。我们也沾沾中国的光。”

伍福来:“我们过去从小金三角买回来的衣服、鞋子、电子表、折迭伞、录声机、黑白电视、采矿设备等什么的,都说是日本等其它国家生产的,闹了半天全部是中国广东省生产的,是贩子从中国几经倒手、倒腾过来的,卖给我们还很贵,上大当了。”

王二昆苦笑了:“原来都是中国生产的呀?我们真是上了大当了。”

伍福来:“邓关长还给我们讲,现在共产党出台一系列富民政策,把舵中国这艘大航船的航向,很快将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中国这块土地处在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纬度,气侯、土壤、河流等绪方面条件都与美国差不多,美国能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中国为哪样不能?再加上我们中华民族聪明勤劳、能吃苦耐劳、从不懒惰。有钱拼命挣、不计休息。花钱又省,就象有的西方人骂我们,‘要钱不要命、有钱赚、几天不睡觉都可以。’的德性,哪有不富裕起来的道理?其实我也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听说什么地方货物卖的价钱高,我就会带着马帮星夜赶去、争取卖个高价。经常如此。我就是这么个有‘丑脾气’的人。”

王二昆:“我也一样,‘要钱不要命’。在遇到有富矿时、我会带着人几天几夜不停地挖、挖,直到把富矿全都挖完、掏空、才会上地面休息。因为我从小就穷怕了。想多干点钱在手中,以免再挨饿。”

李超杰:“这不是什么‘丑脾气’,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聪明勤劳、能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的具体表现。有人骂我们中国人‘狡猾、唯利是图’,其实恰恰说明我们会动脑筋、会挣钱。会积累财富。”

王二昆:“我们不能学那些家里有碗米都要吃光,才去找活干的懒鬼、蠢货们的做法。一辈子也过不上好日子。”

李超杰:“我们现在应该赶紧想办法与国内搭上联系,直接与国内做起生意来才对啊。伍大哥,你联系得怎样?”

卡索约头人:“对、对,搭上中国的线肯定有钱赚,而且省骡马费、我们部落矿点多、股份也多,自然可以多分些。到时候我再盖幢小洋楼、再娶个女人回来,多好。”大家听了不觉一楞,站住脚步接着都笑了起来。

诺罕头人:“卡索约头人、你都有三房女人了,咋个还要娶女人?”

卡索约头人:“有哪样大惊小怪的、缅甸头人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的?我是想生意做大了、钱赚多了,我自然也沾些光了。”

诺罕头人:“卡索约头人,你身体好,受得住这么多位女色。”

卡索约头人:“诺罕头人你莫装正经,你不是也有三房太太啦?”

诺罕头人:“哪里?我哪来三房太太?只有两房。”

卡索约头人:“那个小岩娜是不是经常在你的楼里转上转下的”

诺罕头人眉毛一扬:“她是个打杂的小丫头,活计就是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咋个会扯成是我的第三房太太了?”。

冷溪忙打断他们:“哎、哎,俩位头人,俩位大昭龙,现在正讲正事,麻烦你们莫忙着扯闲篇好不好?”

王二昆:“钱分到你们手上,咋个用就是你们的事了,我们不管。”

诺罕头人:“我的想法不同,如果能多分点钱,就分点给没房住的人家,补贴他们盖间铁皮房子住。让大家也沾沾光嘛。”

李超杰:“俩位头人不必想这么远,现在事情刚提出,八字还没一撇呢。”

伍福来:“放心,这件事我有把握,肯定能走得通。我们可以先去旅游、旅游,先去看看再说。”

王二昆:“去旅游好啊,我们先去国内瞧瞧,看看、回来再说。”

李超杰:“也行嘛,等我回去好好安排一下,这么大个矿业公司,这么多事,谁先去谁后去,各种事项都交谁来管,总得有个安排才行。”

伍福来:“走、先回家去,我马帮上有礼物带来,每人一份分给大家。其余的事回家去大家好好商量。”乐鼔声中,大家快乐着走过阿克实小镇的街道。

第十三章回乡探亲

(1)进国门万事皆新

滇西高原天高云淡,山清水秀、风光旖丽。高速公路上一辆旅游大巴车在行驶,车厢里已是髦髻老人的李超杰、伍福来、王二昆三个老家伙及冷溪、白雪俩位夫人,兴致勃勃在车窗前望着外面的景物。车风把他们身上薄薄的夏装吹得象旗帜一般飘扬。王二昆的大儿子龙龙己经是个二十八、九岁的人了,坐在他父亲后座上。李超杰的女儿华华也坐在父亲的后座。一位年轻的女导游坐在司机傍边的座位上。几人兴致勃勃、东望张摸,欣赏着豪华旅游大巴车里的各种设施。

华华拍着前座后背:“我还是第一次坐这么漂亮的大汽车。”

龙龙:“我都没坐过,你肯定没坐过啦。”

华华:“哼、我没坐过是因为我年纪小,你没坐过是因为你是个大傻瓜。”

龙龙:“喝、我没坐过这种车怎么就成大傻瓜了?什么逻辑?”

“当然了,要不然你大我这么多且不白大了你不是个大傻瓜,谁才是个大傻瓜?”

龙龙:“你这什么话,回国来才见到这种车的,我们那个地方又没有,你问问叔叔、伯伯他们,谁坐过这种车”

华华:“我不管,反正你就是个大傻瓜。”

龙龙:“嗨、你就不讲理专爱打横爬。”

华华:“你不是说什么都比我懂什么都比我晓得吗怎么没坐过这种车呢”

龙龙:“你问问你爸爸、还有叔叔、伯伯,他们谁坐过这种车”

华华:“怎么连你也有求人的时候啊你不是哪样都能嘛”

“我哪个时候说过我不求人啦我哪个时候说过我样样都能啦你咋个象这样啦”

华华:“我就这样……”

龙龙:“嗨、华华表妹、你咋个脾气这么怪啊?我是哪个时候得罪着你了?尽来攻击我、挤兑我说?真是的”

华华:“我就这样、我高兴、我喜欢、怎样”

龙龙:“好、好,就算我怕你了行不行怕你了、怕你了。”

冷溪:“华华、华华,你行了啊,人家龙龙哥哥都让着你了,你还想咋个你别没大没小、得寸进尺的啊。都是成年人了。”

白雪:“龙龙,你是个当哥哥的啊,你这个哥哥是怎么当的?尽惹华华妹妹生气,你这个哥哥是怎么当的?”

李超杰:“别管他们,从小就这样,在一块就喜欢斗嘴。”

坐在一傍的王二昆:“俩位小祖宗、你们就莫乱扯了。以后会经常回来的,有你们坐的这种车的时侯。好好瞧瞧窗子外头,你们没见过的东西还多呢。”

窗外目不暇接的袓国的山河吸引住他们的眼球,接踵而至的平垻、山川、河流,成片的庄稼地,星罗棋布的村庄。接踵连片的小楼、小别墅充满现代感和富裕。不断擦窗而过的各式汽车、轿车,公路边的名种指示路牌都倍有感新鲜,公路的立交桥、山岗上横跨天穹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远近各处一座座的工厂的烟囱,一座座路过的繁荣小镇,都成为他们注视的目标。

李超杰:“伍大哥、你晓不晓得、从瑞丽到昆明要多长时间?

伍福来转头问年轻的女导游:“小杨、小杨导游,从瑞丽到昆明要多长时间?”

小杨导游:“一般正常情况下的十二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了。从瑞丽到龙陵这一段的高速公路还没有贯通,正在修建中。以后修通了,从瑞丽到昆明就全线都是高速公路了,汽车跑得就更快了。”

李超杰:“哦、现在这一段还不是高速公路那是哪样路我看也是不错的嘛,修得平平整整的。”

小杨导游:“这只是我们国家的二级公路,高速公路比这个好多了,又宽又直、车跑得又快又稳。”

王二昆:“这回我真要好好看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到底是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长长见识.”

李超杰:“我们现在是乡巴老进城,什么都觉得新鲜罗。”

伍福来:“小杨、小杨导游,我们这个小小旅游团有个小小的要求,特殊一点的要求,我们希望车慢慢的开,给我们多瞧瞧沿途的风光.”

王二昆:“是、我们是想慢慢走,慢慢瞧瞧,一路走一路瞧。”

李超杰:“小姑娘、你可能不能理我们心情,我们是少小离家、老大才回来,思乡心太重了,自然想好好瞧瞧家乡的风光、瞧瞧祖国的景物才要得,才过瘾。”

小杨导游说:“我理解,你们是华侨,很多年没有回国的华侨,思乡心情太重了,这次回来见到中国变化这么大,什么都欣奇新鲜,想细细看看、细细瞧瞧,也是很正常。不要紧,你们就慢慢看,认真看就是了,我们会安排的。到云良县我们就停下来住两天,,让你们找找年青时的印象,寻回过去的记忆,瞧瞧有多大变化。反正这是你们的旅游包车,耽搁两天再上昆明去也没得事。格要得”

王二昆:“要得、要得。谢谢你了小姑娘,你能理解我们就好。我们慢慢走、一路走一路瞧。”

李超杰:“这次回来才知道祖国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翻天复地的变化,许多东西我们都不认得。你看、你看,架在山上的那个铁架子,就是象个风筝样子的铁架子,架在山上做什么”他用手指着山上。

小杨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哦、那是高压输电线用的大铁塔。把几万伏高压电输送往远方用的装置。国内的高压电就是通过这个大铁塔上面的高压输电线,把电输送到边疆,输送出国给缅甸使用的。”

李超杰:“为啥要做这么大,象个大风筝样子”

小杨导游:“那是因为上面电压太高,有的有三十万伏之高。铁架子又高又大象个大风筝样子,这样可以让线与线之间的间距尽可能离远一点,尽量不让产生感应电,互相有太过量的干涉,从而减少对地面物体的干扰。”

李超杰:“哦、原来是这样。我们真是‘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什么都新鲜什么都稀奇什么都不懂连高压电是什么都认不得”

小杨导游:“哦、原来老爷爷也读过‘红楼梦’?”

李超杰:“当然读过,你以为只是你才有文化、才念过书呀小姑娘。”

小杨导游:“哪能呢老爷爷一定是个走南闯北的大文化人。”

李超杰:“文化人谈不上。我是走过些地方。过去滇西这片地方的村子大都是草房、土基房,有几间瓦房也不多。房子的门和窗黑洞洞的,就象一张张饥饿的嘴,等着人去喂饱。现在你瞧瞧,农村的小洋楼、小别墅一片一片的、还有不少汽车、骄车,开出开进的多气派。村路也是白亮亮的、应该是水泥路面了,好走。个人卫生也好,个个都干干净净的,衣裳整洁鲜亮,人人都穿着鞋子很舒服。过去滇西农村大部份人都没鞋子穿,打赤脚。身上脏兮兮的,龌龊一拺一大把,衣服又脏又烂。就象是些叫花子。现在完全不同了。”

小杨导游:“是啊,中国现在是变化很大。自从贯彻了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以后,农村人有了钱,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盖新房,盖间象模象样的新房住进去心里才舒坦。内部也做精美装潢。各种家用电器样样齐全,人人都用上手机,农村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

伍福来:“是啊、连我这个老江湖都瞧得眼花缭乱的了。”

王二昆指着路边的房子:“我看附近的村落,好象不同,家家的门口都有一堵挡墙,墙上有个福字,有的装饰些花、草、龙、凤等图案,这是整哪样的”

小杨导游:“这是滇西白族文化的特点之一,这堵墙叫做照璧,按照白族传统说法,这堵照璧、对外可以拦住外部的妖魔鬼怪入侵,对内可以拦住家中的福禄寿喜财气不外泄。是个吉祥物,吉祥的象征。”

王二昆:“原来是这个样子呀照璧是个好东西欧。”

小杨导游:“白族文化当然是好东西。”

李超杰:“咋个,二哥你还真晓不得”

伍福来:“我说二混,咋个你连这个都还会晓不得你到底是咋个混的”

王二昆不服:“意思是说你们早就晓得了怕是现在小杨导游说出来了、你们才认得的吧装哪样佯你们晓得个屁。”

李超杰:“哪个说我小时候就晓得的了。”

伍福来:“我在修建云良机场的时侯就晓得了。你还会晓不得”

华华:“哎呀、我说我家爸爸,俩位伯伯,你们莫争了格要得烦死了,我是忙着听你们争吵,还是忙着瞧外面的风景都晓不得了烦不烦人”

冷溪板下脸:“华华,你怎么说话的大人们说几句话,你怎么也敢来管”

华华一脸严肃:“妈妈、我刚才与龙龙哥哥斗了几句嘴、你们就嫌我们烦,你们现在烦不烦?我也请你们都闭上嘴,莫讲了,好好的瞧瞧外面的风景好不好?格要得”说得得车上的人都笑起来了。

车厢里说话的声音嘎然而止,大家开始专注地瞅着车窗外不断移动的滇西的人和物。豪华旅游大巴车在滇西的锦绣山川中不断前往驰向东方。

(2)重逢

(之一)昔敌相遇

中午,风和日丽,宾馆停车场边,树上的枝叶在和风中摇拽哗哗作响,旅游大巴车停在大树的树阴下。

宾馆餐厅有许多人在用餐,餐厅的一角,小小旅游团的七个团员和小杨导游、汽车司机在围着一张桌子吃饭。

这时,宾馆门口走进一组由导游领着的旅游团人员,导游举着小旗子将二十多个人带到宾馆餐厅,大家分别开始围着桌子找座位坐下准备吃饭。

在餐厅一角桌子上吃饭的李超杰问小杨导游:“这是些什么人是个哪样旅游团?西装革履满刺眼的,好象不是中国人,我看象是些日本人”他的眼神中闪出异样的光。

小杨导游看了几眼:“这是个日本旅游团,这些人都是从日本白海道来中国云南旅游的日本人。”

李超杰:“日本人也到中国来旅游”满桌的人都把目光投过去。

小杨导游:“他们是从昆明前往瑞丽旅游的,现在又从瑞丽返回昆明去,定在云良县停留大半天,休息一夜,明天再走线路的旅游团。”

冷溪停住筷子:“这些是日本人”眼神中也露出厌恶的闪亮。

白雪似乎也先愣了一下:“日本人”也露出不友好的眼光。

王二昆嚼着饭放下筷子、双手握拳放在桌上。

小杨导游:“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就有日本人来中国旅游,中日双方都签有旅游合同,是合法的。”

坐在一傍的伍福来不屑地说:“这些年缅甸也有许多日本旅游团过来旅游,他们在缅甸到处乱跑。还搞什么参拜团、慰灵团的,大搞拜鬼慰灵祭祀活动,烧香叩头、嚎丧大哭,搞得乌烟瘴气,说是吊唁安抚那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缅甸战亡的日本鬼子,为那些鬼魂建了许多灵慰塔、慰灵碑、慰灵园什么的,很多。在缅甸是合法的。据说是日本政府给了缅甸政府许多钱,缅甸政府的态度才有了松动。当然、缅甸政府也有自己的考虑,所以批淮了这些慰灵活动。”

李超杰:“我想如果日本人想在中国境内搞什么慰灵活动,中国政府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