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向北的心

关灯
护眼
(8)中秋月明异国游子思乡重(之一)(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8)中秋月明异国游子思乡重(之一)

八月十五中秋节夜空,月亮又园又大又明亮,辉跃大地。

阿克实小镇一座缅式高脚楼小屋下面的院子里,五十来岁的冷溪在小瓦盆中揉面、她将面团放手中装进豆沙馅、做成面饼,再用洗干净的瓦筒头子上的瓦花往面饼上压出个印花出来,一行一行放到桌子上。这时,已经有十一、二岁的小男孩李锡心跑进院来问道:“妈妈、妈妈,你在做什么?”

冷溪:“锡心,妈妈在做月饼。”

李锡心:“妈妈,你咋个又做月饼啦?”

冷溪:“憨娃娃,今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了,中秋节中国人都兴吃月饼。”

李锡心:“妈妈,为什么八月十五中秋节就要吃月饼?”

冷溪:“因为八月十五是团园节,吃了团团园园的月饼,全家就能团团园园地在一起团园过节。”

李锡心:“那、妈妈,今年我爸爸可以回家来吃月饼吗?”

冷溪:“可以,你爸爸今年会回家来吃月饼的。还有你二昆二伯一家、王田叔叔、小钉子叔叔他们都要来我家过节。“

李锡心:“太好了。妈妈,可是你做的月饼不好吃,住在坡脚的竹筒大伯说过、月饼要用火烤出来的才香、才好吃,我们家是蒸的不好吃。”

冷溪:“憨娃娃,我们家没有烤炉怎么烤?只能蒸来吃。”

李锡心:“妈妈、蒸的不好吃、蒸的不好吃。我不想吃。”

冷溪:“憨儿子、你不想吃,就别吃。”

李锡心:“不、妈妈,我要吃烤的,我要吃烤的月饼。”

这时,白雪端着个瓦盆走进院子来:“冷溪姐姐,阉鸡杀好了,又肥又大,每只大约有八、九斤重呢。”

冷溪:“弄好了就好,现在就煮了吧。白雪妹妹你跟诺罕头人、卡索约头人他们几位缅甸朋友说了没有?叫他们晚上都上我家来吃中国饭。过咱们中国的八月十五中秋节。”

白雪:“说了,请了,莫连、淡索约都请了,共有两桌客。”

冷溪:“行,没问题、吃的东西多着呢。”她用眼睛扫扫堆在屋角的各种果蔬。竹架上放着的鲜猪肉、鲜牛肉、鲜豆腐、鱼和各种时鲜食材。

白雪:“那就赶紧忙吧、洗、切、煮,作好准备。”自已拿个瓦盆去竹架上取菜到院子的竹筒流水处洗。

中秋节夜空月亮又园又大照跃大地,群星映照小院围着的缅式高脚小楼,小院里一高一矮两张桌子上摆满丰盛的中缅结合菜式宴席。

高桌子的肉碗中间并列着两根大大的红腊烛,照亮了满桌的美味佳肴和在小院里忙碌的冷溪、白雪俩位厨娘。

矮桌子上也立着两根较小的红腊烛,照着坐在桌子边的华华、李锡心等几个孩子。

冷溪吩咐:“华华,你领好几个弟妹,别让他们闹出格了。”懂事的华华应了一声,自已独自看住拿着筷子敲打空碗作乐的弟妹们:“莫敲了。莫敲了。碗都敲烂了。”顽皮的四个弟妹们置若罔闻、照敲不误。

门口、卡索约头人、莫连、淡索约、王田、小钉子和另外几个缅甸朋友走进小院来:“来了、来了、我们都来了......”

冷溪、白雪和已经成个大小伙子的龙龙忙上前招呼。

冷溪:“卡索约头人、莫连哥你们来了?请进、请进、请上桌坐、请上桌坐......

龙龙忙上前招呼:“王田叔叔,小钉子叔叔快请进、请进......”、

众人也忙双手合十打着招呼:“冷医生吉祥如意,白医生吉祥如意......”走进来坐定高桌子边的凳子上。

淡索约:“哇、真香,这么一大桌莱呀。我来瞧瞧、青椒炒肉、酸菜炒肉、辣椒炒牛肚菌、牛肉凉片、牛肉干巴、麂子干巴、油炸竹蛆蜂蛹、炸花生米、酸菜豆豉炖油炸鱼、三七汽锅鸡、番茄炒鸡蛋这些算是云南菜吧?这里什么?冬菇炖山鸡、木耳炖猪肉、大酱炖排骨,白斩鸡、应该是东北菜吧?还有冬瓜青苔鸡汤,哈哈、今天非吃他个够。”

卡索约头人:“冷医生、白医生谢谢你们了,我们的日子苦啦,天天在山上挖矿,只能随便吃饱肚子就行,哪有时间做这么多菜吃。”

冷溪:“矿山苦点不怕,多挖矿多卖钱,多好。今天不是过中国的八月十五节吗?过节就好好吃一餐,你们就好好吃,好好喝,犒劳犒劳你们。”

卡索约头人:“犒劳犒劳我们好啊。可以好好喝台酒了。”

淡索约:“这个八月十五节是不是你们说的哪样、哪样?纪念嫦娥奔月、祭月的节日啊?”

白雪边布置碗筷边答:“也可以这么说、也可以这么说吧。”

冷溪:“八月十五是中华文化,有许多的传说,但主要是中国的团园节,所以把大家叫来团团园园吃个团园饭嘛。”

卡索约头人:“哦,是这样、大家来团团园园。行、今天大家就好好吃喝一顿,好好在一起吹吹牛、聊聊天就是了。”

白雪:“哎、还差人呐?王二昆,还有李哥呢?还有诺罕头人呢?天都快黑了,这俩人肚子不会饿呀?”

王二昆:“小老大说是要去接个人,接个重要的老朋友。”

冷溪:“哪个重要的老朋友哇?是哪个重要的老朋友哇?”

王二昆:“晓不得了,小老大没说,诺罕头人也没说,不晓得。”

冷溪:“他们来到哪里才说要去接人的?

王二昆:“来到阿克实镇口不远的路口想起来的,就去接了

白雪:“早不接、晚不接,吃饭的时侯才去接,真是的、什么时候才能接回来?”

龙龙:“爸爸,那咋个办?我们是等等他们?还是先吃?”

王二昆:“当然是等等啦,他们都是老辈人,等等他们。”这时几个人影出现在院门口传来声音:“不用等啦,不用等啦,来了、来了。”

李超杰、诺罕头人、还有伍福来提着几个网兜走进小院的烛光中。大家都喜欢:“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将网兜里的大包小包放到一边的桌子上。

李超杰:“你们猜猜看谁来了?”

王二昆见到站在眼前的人忙去拉住他手:“哎哟、原来是伍福来、伍大哥来了、几年时间都不见你来阿克实小镇了,真是稀客、稀客。”

冷溪和白雪也忙着跟他打招呼:“伍大哥吉祥如意,吉祥如意。伍大哥,这几年你上哪吉祥如意去了?”

伍福来双手合十给大家打着招呼:“各位吉祥如意,吉祥如意。嗨、我会去哪里?还不是天天跑马帮,天天跟在马屁股后头闻马屁臭、闻马汗臭,天天在刀尖上、枪口下过日子。”冷溪和白雪忙着给大家倒茶水递扇子纳凉。

冷溪:“伍大哥那你辛苦了。今天怎么想得起来回来看看你的老弟兄们?”

伍福来灌下口水:“今天不是过节?过八月十五吗?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实在是想念我们过去在一起出生入死的生死弟兄们了。所以就赶过来了。”

王二昆:“来得好,来得好,伍大哥我也有许多话要讲,今天我们边吃边聊,大家好好聊聊。”

李锡心拿个小竹筐走过来,放在坐在伍福来身边的李超杰腿上说:

“爸爸、你吃月饼,妈妈今天才做的月饼,甜的。”李超杰送到客人面前。

伍福来见到小筐里的食物:“哦、你瞧我这记性,狗吃了。”起身去从放墙边桌上的那些网兜中拿出两大个深纸盒:“来、来,大家来尝尝正宗的中国月饼,吃正宗的中国月饼,这才是真正的过八月十五中秋节呢,哎呀,多少年了,都买不到这种正宗的中国月饼来,今天总算买着了。来,大家都来尝尝。真香呢。”一人拿一个纸包月饼分给大家。

王二昆拿着月饼又是看又是闻的:“这个才是真正的月饼,香、有真正的月饼味。我这个是昆明冠生园做的月饼,火腿陀。包装纸上印着呢。”他递给李超杰看。

李超杰:“是呢,是昆明冠生园做的四两陀、火腿陀。我们在昆明云南讲武堂上军校时就吃过。有名的好吃。”

王二昆:“吃过、吃过,还有昆明吉庆祥做的面筋萨其玛、乔三镶都好吃、好吃。”

李超杰:“哎、我这个是个旧国营糕点厂的月饼,也是火腿陀,我小时候就听说过,有个昆明冠生园做月饼的师傅下个旧来做月饼,拿到矿山卖,生意不错。可能这人留在个旧了。这月饼的味道也绝不会差的。”

卡索约头人:“这是个哪样?粑粑?没见过嘛。”

淡索约对卡索约头人:“这就是从中国来的粑粑、叫做月饼,我在外面闯世界在中国时吃过,”他撕开纸:“哥哥、你吃、好吃呢。”

卡索约头人咬了一口点点:“是好吃。外面是酥皮,里头甜甜的”。

淡索约:“这是白糖陀、里头是白糖馅。还有其它馅的口味,很多,都好吃。”

七、八岁的李锡心手拿一个月饼跑来冷溪跟前:“妈妈、伍伯伯说这是真的中国月饼,烤熟的?可是外面包着纸?怎么烤?烤着火了?”

冷溪:“这个才就是真正的月饼了。中国的月饼。是先烤熟了再用纸包上的,知不知道。憨娃娃,你用鼻子闻闻多香。”

李锡心闻着:“哦、是这样。妈,隔着纸都香、又香又甜。比你蒸的假月饼香多了。”

冷溪:“乱说,蒸的有蒸的好吃,烤的有烤的好吃,都好吃。”

华华拿着撕开的月饼跑过来冷溪面前:“妈妈、你也咬一口、中国月饼真香。”

冷溪:“哟、瞧瞧华华小囡也会心痛妈妈啦!好、妈妈也尝一口。”

王田拿着月饼:“还真是月饼!多少年见都见不着的了。”

小钉子拿着月饼:“月饼、月饼,家乡月饼,稀奇货。”

伍福来:“这里还有呢,除了火腿陀,还有洗沙陀、白糖陀、麻仁陀、玫瑰陀、到口酥、麻饼、大白饼。还有广味的椰蓉饼、伍仁饼、蛋黄饼什么的。总之、我是每个品种都买了些带过来的。”

王二昆:“太好了、伍大哥真能为弟兄们着想,都馋死我们了。”拿起准备吃。

冷溪站起:“哎——大家莫吃月饼,莫吃月饼,放下、都放下,”大家都莫名其妙的瞅着她:“你们先吃月饼,都吃饱了肚子,我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这些肉、这些菜,咋个整?哪个来吃?”大家听了都笑起来。

伍福来:“好、好,先收起月饼来,等吃完饭,吃完饭后等月亮出来,再吃月饼。大家慢慢闲聊,慢慢品尝。”大家又都笑了。

缅式小楼小院里,冷静和白雪收拾完满桌的残羹剩汤,又把月饼端到收干净的桌上。

卡索约头人打了个饱嗝、瞅着大大小小切开来的月饼:“哎哟、肚子都填满了,还咋个吃嘛?装不进去了。”

冷溪:“八月十五就是撑伤节,慢慢吃,真正好东西就是要慢慢吃、慢慢品尝才好。”

李超杰:“伍大哥、这月饼从哪里弄来的?”

伍福来:“当然是买的了,总不会是抢的嘛?我又不是个土匪会抢?”

李超杰:“当然晓得你伍大哥不会去抢,不过这月饼是在哪里买的?咋个买的?你给我们说说嘛。”

伍福来:“这些中国月饼当然也是那些跑马帮做生意的贩子从中缅边境倒进来的。他们跟我们跑的线不同。我们往南跑小金三角、他们往东北边去跑中缅边境。”

王二昆:“咋个?中国货也可以倒得进来啦?”

伍福来:“可以倒得进来了。唉、现在我才知道,我们这些年在这片山林里,消息实在是太不灵通了,太闭塞了。成了井底之蛙、山中孤树了,哪样都晓不得!不知道了!”

李超杰:“怎么讲?你跟着马帮到处跑还会没消息?哪样都不知道?我们更晓不得啰。”

伍福来:“不是、是太零碎、太片面了。其实这些年,大陆发生了很大变化,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我们都晓不得。”

李超杰:“咋个说?国内的事情我们都不太清楚?”

伍福来:“嗨、我就说我们真的是太闭塞、就没得眼睛耳朵鼻子一样的太片现在国内经济建设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的。”

王二昆:“咋个会红红火火、有声有色?有那么多的东西来倒买倒卖的呢?”

伍福来:“这个你就不懂了,二弟、那是过去的事,现在大不相同,变化大了。”

王二昆:“咋个大不相同了?我肯定是不懂啦,还请伍大哥你细细讲来给我们听听。”

伍福来:“现在国内搞改革开放,各方面的建设都很有成效,发生了天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搞活了,生产出来的各种东西太多,太多了。”

李超杰:“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做做生意了?把我们开采出来的矿卖过去,卖到国内去?”

伍福来:“是、我也这么想的,不必再绕到小金三角去了,直接把矿石、木材、各种土特产生意做到云南去。这边路途要近得多,不但节约往返用的许多日子,还省下不少马帮费。我们所需要的采矿设备、选矿工具和别的物质中国都有,何消跑这么远去别处买?在中国买不就得了?据说国内也是在搞市场经济,各种生意做得很大的多得很,做锡矿生意的人肯定也会有的。”

(9)替代种植

云南省委大院墙上有“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红字标语。空中播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曲,隐隐可听到“......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歌词在树丛中传播。

满头白发、两鬓斑驳的史正才和秀华在的树阴下缓缓同行。

秀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实力有很大提升。但许多工作又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你们省侨联的工作也是很繁重的。“

史正才:“是,许多过去省统战部的工作都转移到侨联联合做,这对我们开展工作是有利的。”

史正才:“是,我现在想的是,想把我们过去的那几个把兄弟,李超杰、伍福来、王二昆找到,他们过去也在抗日沙场上英勇作战、浴血杀敌的战士,他们都是中国人,都是我们的团结、争取对象。”

秀华:“是啊、我也很想能找到他们。必尽我们曾经是一条战壕里的抗日战友。”

史正才:“是,但愿能找到他们。”俩人默默走了一段林荫路。

秀华:“正才、你这次参加省委常委会议有什么新的工作安排?”

史正才:“工作很多,主要是配合云南省边境的禁毒工作。配合联合国在金三角开展的罂粟替代种植工作。”

秀华:“什么替代种植?”

史正才:“就是让缅甸的山民们不再种罂粟,帮助他们改种别的植物来替代,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缅甸的自然环境不错,有水、有土,日照也充分,可以改种其它的农作物,山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就不必再种罂粟,禁毒的效果才能稳定下来。”

秀华:“也可以说是国际扶贫了?”

史正才:“就是这个意思。消除了贫穷,犯罪的概率也就下降了。我要到德宏州、瑞丽口岸,还有耿马、滄源、西盟几个边境县工作一段时间,主要是配合国家禁毒委员会,组织国内有资金、有技术的农业、林业等的种植实体,比如种植水稻、甘蔗、咖啡豆、橡胶、花卉等有实力的农业大户、公司。进入金三角地区帮助当地人进行替代种植,传授给他们种植技术,国家给予资金、籽种、化肥等方面的扶持资助,让当地山民熟练掌握种植技术,有超过种植罂粟的收入,稳定住禁种罂粟的效果。就是我的任务。”

秀华:“其实这种替代并不一定只局限于农业。轻手工业、编织业还有矿业都可以考虑的。据说缅甸矿藏也不少呢。”

史正才:“是啊,缅甸是个矿藏非常丰富的的地区,象玉石矿、铜矿、铁矿、铅矿、锡矿储量都很大。要紧的是缅甸并未真正统一,派系林立各不相让,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少的麻烦。所以秀华,家里的事你就多担着点。”

秀华:“说些哪样也认不得,你又不是第一次出差,现在史铁道和他妹妹史湘文都上了大学,住在学校里,用不着我操心。我呢,就一边工作、一边等离休就是。”

史正才:“你这个休怕是离不成了,配合联合国对缅甸边民妇女小额信货的工作,由你们省妇联出面效果更好呢。”

秀华:“如果有什么工作需要,省委会派我们去的。”

(10)归心似箭

(镜头):一轮红日从东方露出头来了,灿烂的金光把周边的山峦都照成亮堂堂的,红光在五彩的云层散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神情振奋。

(镜头)一支马帮从林子中走出来,走上山间的牛车土道上,沐浴在早晨暖暖的阳光中。两鬓斑白的伍福来和他的副手,半老倌于立走在马帮的前头。俩人望着初升的太阳停住脚步,伍福来摘下他头上的残军战斗帽,让阳光把他的半个光头照得闪闪发亮,他举手到额头搭成凉棚望着五彩斑驳的前方心潮澎湃。马帮队伍和挎着自动武器的下属们从他们身边走过,俩人仿佛浑然不知,望着太阳照跃下的锦绣般的青山翠岭他们久久不动,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眼角泌出滴滴激动的泪花。直到马帮溶进了金黄色的阳光中,走进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中,他们才拔腿追去。

伴随镜头的画外音:“太阳光下的东方金光灿烂,山河光明艳亮,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唐山、魂牵梦绕的唐山,日夜思念的唐山,就在眼前。故乡、多少年未能与之亲近的故乡,就在眼前。祖国,总在夜梦中归去。多少年孤悬海外的老兵心结,多少年游子对母亲的孝念,就要如愿。心在狂跳、泪在淌流、脚步已在飞。奔进祖国的怀抱。

(镜头)一座有傣式建筑风格的大楼出现在眼前,壮严气派、巍峨雄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瑞丽口岸海关大楼。

阿克实小镇内的道路上气氛热烈,李超杰、冷溪带着女儿华华、儿子李锡心,王二昆、白雪及儿子龙龙及另两个子女、,诺罕头人、卡索约头人、莫连、淡索约、王田、小钉子等人穿戴干净的缅甸衣物,带着乐队和舞队排列在路两傍,迎接伍福来和他的副手于立的马帮,从中缅边境的瑞丽口岸做贸易生意返回阿克实小镇来。

马帮队走进小镇,顿时鞭炮齐呜,芒鼓、芒锣敲响,舞队跳起优美的缅甸舞蹈。小镇里在铁皮屋、竹篱笆房里做生意的人都站在门口瞧热闹。

鞭炮的硝烟中、欢迎的人们上前迎住伍福来、于立的马帮队伍。李超杰握住牵马的伍福来的手:“伍大哥,你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伍福来:“回来了,回来了,终于回到家了。”

李超杰:“怎么样?还好吧?大家还好吗?”

伍福来:“好,好,大家都好、这趟出去、虽然有惊有险,但总算是平安。”

李超杰:“咋个去了这么长的时间才回来?半年多时间才回来?”

王二昆:“伍大哥,我们可是等不得了,等急了。走、大家边走边谈。”他做了个走的手势。一行人载歌载舞前行。

伍福来:“一言难尽了,这趟出去有惊有险,生意做得还可以赚到些钱。我们沿中缅边境缅甸一边的克钦邦、果敢、瓦联邦等几个特区走了一趟,仗着我的好人缘和大名气,也凭着我们的马帮的武装实力,总算闯险过关、全身而归了。但这回最大的收获是,才晓得这些年我们一直在阿克实小镇这个小山窝窝里干锡矿,只是挣到了些钱,实在是太闭塞了,消息实在是太不灵通了。特别是中国国内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其实国内变化很大、改革开放的政策真是要得,中国变得比过去更富、更强了。”

王二昆:“听说国内不是一直崇尚‘三转一响’,什么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三转’,收音机是‘一响’。怎么,都有了?”

伍福来:“‘三转一响’早过时了。人家都不要了。现在崇尚的东西多了、什么别墅、汽车的……但我最钦佩的还是共产党那种调动起全中国人民改变自己贫穷面貌的本事,国内流行着一支歌曲我没完全记得,唱的是:‘我们对着太阳说贫穷一定改变,我们对着大地说,想往不会改变’,一系列富民政策硬生生把全中国人民改变自已命运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十多亿人一起齐奔小康的力量,能移山能埴海,哪还有会不富裕起来的道理?”

李超杰:“共产党有这大本事?不简单。最近我看了些书才知道,原来我们中国历史上曾多次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世界第一富国,咱们中国人都是有钱人。”

伍福来:“哦,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李超杰:“是、肯定是。历史上咱们中国只要没有战乱,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就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来。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朝自不必说,那个时代只有中国这块土地上有统一的朝代。后面的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只要中国成就了大一统,很快就会变成世界上最有钱、最强大的国家。

伍福来:“是吗?中国富强了,咱们不管怎么说也是华侨,中国人。也跟着自豪、自豪,光荣、光荣嘛。我这次去瑞丽,一进国门眼睛都亮了,城市干干净净,水泥马路宽敞平坦,海关大楼高大漂亮,进去讲明来意后邓关长对我们热情得很,称我们是旅居缅甸的中囯人、爱国华侨,是一家人。欢迎我们回国旅游、做生意。说现在国内正在大规模搞建设,对各种矿产品的需求量很大,欢迎我们把矿运来贸易。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机械设备,生产生活用品国内都有,可以把我们需要的货品贩回来,两头都赚钱。最后还请我们吃饭,十八个菜,把我这个老江湖都弄得心暖暖的。”

李超杰:“好、要得,要得。那有没有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生意?”

伍福来:“我都打听清楚了,只要我们不贩毒品、不拐卖人口、不贩卖军火、不贩卖野生动物,别的都属正当生意都可以做。哦、还有不能贩卖文物。别的一般都可以”

李超杰:“那就好啦!谁不想成为自已的祖国贸易伙伴呀?一、可以心情舒畅。二、可以让我们‘华缅胞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意做大做强。三、就是大大缩短行程路线、降低了成本。四、是可以有家乡亲人的讯息。多好。何乐不为。”

王二昆:“那几项犯罪的事,别人做不做咱管不着。反正我们过去没做过,以后更不会做。我们只做正当生意就行了,照样可以赚线。我们也沾沾中国的光。”

伍福来:“我们过去从小金三角买回来的衣服、鞋子、电子表、折迭伞、录声机、黑白电视、采矿设备等什么的,都说是日本等其它国家生产的,闹了半天全部是中国广东省生产的,是贩子从中国几经倒手、倒腾过来的,卖给我们还很贵,上大当了。”

王二昆苦笑了:“原来都是中国生产的呀?我们真是上了大当了。”

伍福来:“邓关长还给我们讲,现在共产党出台一系列富民政策,把舵中国这艘大航船的航向,很快将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中国这块土地处在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纬度,气侯、土壤、河流等绪方面条件都与美国差不多,美国能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中国为哪样不能?再加上我们中华民族聪明勤劳、能吃苦耐劳、从不懒惰。有钱拼命挣、不计休息。花钱又省,就象有的西方人骂我们,‘要钱不要命、有钱赚、几天不睡觉都可以。’的德性,哪有不富裕起来的道理?其实我也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听说什么地方货物卖的价钱高,我就会带着马帮星夜赶去、争取卖个高价。经常如此。我就是这么个有‘丑脾气’的人。”

王二昆:“我也一样,‘要钱不要命’。在遇到有富矿时、我会带着人几天几夜不停地挖、挖,直到把富矿全都挖完、掏空、才会上地面休息。因为我从小就穷怕了。想多干点钱在手中,以免再挨饿。”

李超杰:“这不是什么‘丑脾气’,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聪明勤劳、能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的具体表现。有人骂我们中国人‘狡猾、唯利是图’,其实恰恰说明我们会动脑筋、会挣钱。会积累财富。”

王二昆:“我们不能学那些家里有碗米都要吃光,才去找活干的懒鬼、蠢货们的做法。一辈子也过不上好日子。”

李超杰:“我们现在应该赶紧想办法与国内搭上联系,直接与国内做起生意来才对啊。伍大哥,你联系得怎样?”

卡索约头人:“对、对,搭上中国的线肯定有钱赚,而且省骡马费、我们部落矿点多、股份也多,自然可以多分些。到时候我再盖幢小洋楼、再娶个女人回来,多好。”大家听了不觉一楞,站住脚步接着都笑了起来。

诺罕头人:“卡索约头人、你都有三房女人了,咋个还要娶女人?”

卡索约头人:“有哪样大惊小怪的、缅甸头人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的?我是想生意做大了、钱赚多了,我自然也沾些光了。”

诺罕头人:“卡索约头人,你身体好,受得住这么多位女色。”

卡索约头人:“诺罕头人你莫装正经,你不是也有三房太太啦?”

诺罕头人:“哪里?我哪来三房太太?只有两房。”

卡索约头人:“那个小岩娜是不是经常在你的楼里转上转下的”

诺罕头人眉毛一扬:“她是个打杂的小丫头,活计就是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咋个会扯成是我的第三房太太了?”。

冷溪忙打断他们:“哎、哎,俩位头人,俩位大昭龙,现在正讲正事,麻烦你们莫忙着扯闲篇好不好?”

王二昆:“钱分到你们手上,咋个用就是你们的事了,我们不管。”

诺罕头人:“我的想法不同,如果能多分点钱,就分点给没房住的人家,补贴他们盖间铁皮房子住。让大家也沾沾光嘛。”

李超杰:“俩位头人不必想这么远,现在事情刚提出,八字还没一撇呢。”

伍福来:“放心,这件事我有把握,肯定能走得通。我们可以先去旅游、旅游,先去看看再说。”

王二昆:“去旅游好啊,我们先去国内瞧瞧,看看、回来再说。”

李超杰:“也行嘛,等我回去好好安排一下,这么大个矿业公司,这么多事,谁先去谁后去,各种事项都交谁来管,总得有个安排才行。”

伍福来:“走、先回家去,我马帮上有礼物带来,每人一份分给大家。其余的事回家去大家好好商量。”乐鼔声中,大家快乐着走过阿克实小镇的街道。

第十三章回乡探亲

(1)进国门万事皆新

滇西高原天高云淡,山清水秀、风光旖丽。高速公路上一辆旅游大巴车在行驶,车厢里已是髦髻老人的李超杰、伍福来、王二昆三个老家伙及冷溪、白雪俩位夫人,兴致勃勃在车窗前望着外面的景物。车风把他们身上薄薄的夏装吹得象旗帜一般飘扬。王二昆的大儿子龙龙己经是个二十八、九岁的人了,坐在他父亲后座上。李超杰的女儿华华也坐在父亲的后座。一位年轻的女导游坐在司机傍边的座位上。几人兴致勃勃、东望张摸,欣赏着豪华旅游大巴车里的各种设施。

华华拍着前座后背:“我还是第一次坐这么漂亮的大汽车。”

龙龙:“我都没坐过,你肯定没坐过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