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捡漏王陆飞扬

关灯
护眼
第122章 小城故事(续一)(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现在,陆飞扬对于神识的使用更加得心应手,所以,一般情况下他并不会开启,更多的凭借自身掌握的知识,尤其是在瓷器鉴赏上,他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先自己鉴定判断,再用神识去验证,可谓百往而不利。

因此,现在他看到的第一件瓷器,就让他从内心感到了无比震撼。

因为,这是一件龙泉折枝花卉竹纹带盖梅瓶。

该器直口,丰肩,弧腹下收,近足端外撇,平底;瓶盖为宝珠钮形,盖面及颈部划刻卷草花卉纹;肩部饰以六个花卉云肩纹,腹部通景剔刻折枝花卉竹纹图,其竹影摇曳,仪态万千,花枝疏朗,横斜有致,深得国画之意蕴;而近足处可划缠枝灵芝纹,刻工细致,刀法娴熟,气韵连贯,一气呵成;其瓶身通体施青釉,釉面肥厚温润,青翠怡人,素净典雅。

龙泉窑创烧于三国两晋时期,兴于宋,跨越元、明、清三朝,是华夏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也是最后一个青瓷窑系。

作为南方青瓷的代表性大窑系,龙泉窑在它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瓷器生产历史中,烧造了数量巨大的精美瓷器,有着“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

对照眼前的梅瓶,陆飞扬从器型、胎质、釉色、装饰、制作工艺等方面逐一进行了鉴定,结论不言而喻。

眼前的这件有可能就是宋代古瓷,它能够保存至今,也是比较少见的,毕竟在陆飞扬已经收藏的瓷器中,类似的也仅有几件而已。

可惜的是,陆飞扬在使用神识鉴定之后,得出结论是这件梅瓶的出产时间就在不久前。

如果说它是赝品有点过分的话,那么,最后能给它的身份只有一个:现仿龙泉折枝花卉竹纹带盖梅瓶。

看来,自己的理论知识还算足够应付,但是实践经验还是明显处于劣势,如果不使用特殊能力做最后判断,自己是不能给它定性的,这可是要命的大事件!

陆飞扬在心里叹道。

反过来想想也是,假如这件是真品,那可就了不得了。陆飞扬记得在佳德送过来的一本内部杂志上看到过,他们拍过一件几乎完全相同的南宋龙泉折枝花卉竹纹带盖梅瓶,最后的成交价是一千多万。

陆飞扬不是老学究,虽然心仪华夏的陶瓷艺术,但不会像那些老爷子老太太一样痴迷。相反,他奉行的是实用主义,自己放着特殊能力不用而去搜肠刮肚、引经据典的求证,那可不是他的风格。

既然上天给了他如此特殊的能力,他就有责任将其利用好,大到国家民族,小至乡邻亲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晓辉,这件是不是真的?!”

看到陆飞扬対着梅瓶一会儿摇头,一会儿又兀自点头的复杂表情,一边看着的陆晓成小声问道。

“成哥,在瓷器收藏上,行内人都认为只有新旧,没有真假,这点倒是和玉器差不多。”

听到陆晓成的话,陆飞扬就知道他对于瓷器了解不多,顿了顿,接着解释说:“一般情况下,鉴定瓷器只有具体到某个朝代或某一细分品种,才有真假之分。比如眼前的这件,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现仿龙泉折枝花卉竹纹带盖梅瓶,当然,你说它是龙泉折枝花卉竹纹带盖梅瓶也没错,但是,如果有人将它说成是南宋龙泉折枝花卉竹纹带盖梅瓶,那么它就是赝品了。”

“老弟,你还别说,这个还真和我们玉器行一样!”陆晓成听了,顿时恍然大悟,他能在而立之年就成为国家级的玉雕大师,悟性自然是不差的。

想明白之后,陆飞扬不再认真鉴赏,而是火力全开,双眼如扫描一般将博古架上的瓷器看了个遍。

在这个“新器遍地走、仿品多如狗”的年代,陆飞扬认为李老板的这家店还是对得起古瓷坊这个称谓的,毕竟,这里的老物件占到的比例比较大,而且,他还找从这些老瓷器里面筛选出了十来件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以及数件古陶精品。

官窑瓷器代表了各个朝代制瓷技艺的巅峰,是现代人研究和收藏的主要品种。

现有的考古证明,陶瓷历史悠久,在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出现,成为日常的生活用品,至唐代成熟的唐三彩出现后达到高峰,其后逐步为瓷器所取代。不过,明清的紫砂壶等陶器成为收藏市场追捧的一个特殊品种,依旧为现代人所珍爱,那只是一个特例。

至于现代人广泛使用的陶瓷,比如腌菜缸,就入不了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眼了。

陆飞扬找到的这六件陶器中,有两件黑陶、三件红陶和一件彩陶,器型以罐为多,碗和鼎各一件。虽然它们的市场价值不是很高,但是却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博物馆必须的展品。

相较于这六件陶器,陆飞扬对这里找到的十一件官窑瓷器倒不是很上心。因为其中有两件明万历年间的、三件清同治年间的以及五件清光绪官窑,而他比较喜欢的一件也是乾隆年间的,是器型较小的笔洗。

他找出这十七件瓷器(陶瓷)所花费的时间,也不过半个小时而已。

“李老板,麻烦您过来一下!”将这十七件小心的挑出放在中间的长条桌上,他招呼了一下依旧対着两件瓷器津津乐道的李景德。

“去吧,去吧,你这个满身铜臭的家伙,不要扰了我们的清兴!”看到李景德那欲罢还休的表情,一边的老王催促他道。

“那好,你们几位慢慢欣赏,我去去就来!”李景德告罪了一声,走向了陆飞扬这边。

“李老板,这几件是我打算入手的,就请您一起算下价吧!”陆飞扬看到走过来的李景德,指着放在桌子上的十七件瓷器说。

“哦,小伙子你这么快就选好了,让我看看!”

李景德也很郁闷。在自己的古瓷坊里,那可是明码标价货真价实诚信经营,虽然不会欺诈消费者,但古瓷毕竟不是普通的商品,一般人选购的时候带有鉴定师不说,每选购一件的过程都是够曲折漫长的。

可是,今天进来的这几个年轻人不一样,三下五除二就挑好了,简直是把买古瓷当成了超市购物,或者说是相信古瓷坊的商誉。

“小伙子,你这、这、这……?”当他看过陆飞扬挑出的十七件瓷器后,也是惊讶不已。

他自信也算见多识广,除六件陶器价值不大之外,其余的十一件是他店里最好的,也是价值最高的几件。

而且,即使是古瓷坊已经断代了,对每件瓷器也都配上文字作了详细说明,但一般打算入手的人还是会认真鉴赏的,这样一来,那怕是最顶尖的专家,没个大半天是搞不定这十七件的。

而陆飞扬他们看起来年纪都不大,按常理对于瓷器鉴赏不会是很高很强的那种,是什么原因让他能够在如此断的时间里出手拿下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