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

关灯
护眼
第262章 问鼎南洋(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罗芳伯是一个传奇,一个漂洋过海的华人在婆罗洲打出自己一番天地。

至今,加里曼丹岛还流传着很多罗芳伯的悠久传说……

西婆罗洲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由于该地区河流众多,河网交错纵横,形成了大片的沼泽地和湿地,这些地方成为了鳄鱼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根据《兰芳公司历代年册》中的记载,罗芳伯经常需要乘船通过水路往来于坤甸各地。

在这个过程中,他多次目睹了鳄鱼袭击人类并造成人员伤亡的惨剧。

这些鳄鱼体型巨大,动作迅猛,让人望而生畏。它们常常潜伏在水中,等待着猎物靠近,然后突然发动攻击,将其拖入水中淹死并吞噬。

面对如此凶猛的鳄鱼,人们束手无策,只能尽量避免接近河边或沼泽地带。

然而,对于那些必须依靠水路出行的人来说,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生命危险。

罗芳伯深知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他决心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因回忆在家乡读书时,曾读到韩愈在潮州所作《祭鳄鱼文》,于是效仿韩愈有了祭神驱鳄之举。

传说,1792年,针对坤甸河中有鳄鱼为患,罗芳伯仿韩愈《祭鳄鱼文》撰文驱逐鳄鱼,其文曰:

“维年月日,大唐总长罗芳伯,谨以刚鬣柔毛,致祭于山川诸神而告之曰:伏以圣德巍峨,降祥必不降孽:神恩浩荡,容物先贵容人。曾以呼风唤雨,赐士庶之恩膏:岂其害物伤民,负苍天之爱育。

芳也,遨游南国,职掌于斯,出入往来,类皆赤子。孰非藉诸神之灵,而维持调护乎?然闻之,乐民之乐者,必当忧民之忧;食民之食者,必当事民之事。兹我坤镇总长所辖,迩年以来,鳄类不安溪潭。

壬子之秋,连丧吾唐人之三子。跋扈如斯,罪安可逭?或者曰,三子宜受其咎。然下民之命,应终于天,否则亦当受终于国法。

断不忍以无辜之民,饱于鳄鱼之腹。值前日,又丧吾唐人。肆行鼓浪之间,利锋谁挫?威逞埠市之侧,爪牙孰拒?势必率诸同人,叩祷诸神之前,投以猪羊鸡鸭,而安鳄鱼之灵。

鳄鱼有知,其听吾言:夫海之中,虾鱼之细,无不容归。尔鳄鱼各从其类,藏形敛迹,而徙于洋,庶不得与吾人杂处兹土也。

如不听从,是目无吾人,且目无诸神也。

伏乞诸神,大振威灵,率雄兵,挥猛将,尽起大队人师,以涸鳄鱼之港,必使种类不留,庶小民有赖,升平有象矣。”

韩愈的《祭鳄鱼文》是散文,罗芳伯此文有相当多的骈体句,去邪保民,态度坚决,限期离境,不得延误,措辞严正,文气酣畅,实为一封面向恶势力的宣战书。

这是一篇地地道道的爽文!

相传罗芳伯就在坤甸新埠头设坛祭神驱鳄。

兰芳公司华人在河边搭了台子,准备了许多鱼、肉、其他食物、石灰和土制火药炸弹。

罗芳伯登台燃香点烛,祭拜天地诸神后大声宣读《祭鳄鱼文》,读完后叫人将鱼、肉等食物投入水中。

鳄鱼见有食物,纷纷游来争食,其实食物中已经藏毒,毒死鳄鱼甚众。芳伯又叫人将石灰和点燃的土制炸弹投入水中,炸死许多鳄鱼。

自此之后,坤甸河岸再无鳄鱼伤人事件发生。

据说围观的当地马来人和达雅人无比惊诧,纷纷传言罗芳伯神力可通天地,威震巨鳄鱼豚,于是以坤甸王称之。

自此,居住在兰芳公司势力范围内的马来人和达雅人都臣服罗芳伯,服服帖帖听从华人公司管治。

梁启超曾经公开的将罗芳伯赞为中国海外殖民八大伟人之一。

印度尼西亚的前总统瓦希德说道:“罗芳伯堪称与华盛顿并列的世界伟人之一。”

但是我们中国人知道他的事迹很少……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兰芳共和国处于现在的马六甲海峡附近,如果当年乾隆皇帝答应了罗芳伯的归附,历史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后来的荷兰人侵略中,虽然兰芳共和国的政权被推翻,但是它在当地还是留下了很深的历史痕迹。

兰芳的开明统治不仅仅是存在于纲领构架中,而是确实落到了实处。

比如根据荷兰人的观察,地方上的官僚确实是民选的,普通的农民见到地方的大哥、长老乃至大唐总长本人,都可以不用三叩九拜,只用简单行礼即可。

在客栈、酒楼中,普通人也可能遇到总长等高级官僚并找他们攀谈;罗芳伯在任职的19年中,也经常性地倾听民意,只要有时间就会接见平民。

想一想,罗芳伯真的好伟大!

在对外关系上,兰芳作为最大的华人政治实体,不仅代表本族群与荷兰人谈判,争取荷兰治下华人的待遇提升,而且还构建起自己的小小宗藩体系。

除了本国的省、府、县,还有戴燕、上侯、新董等附属地。

比如兰芳公司分封了华人统治的戴燕王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