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我也是皇叔

关灯
护眼
第381章 不务正业 旁门左道(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这一场大动乱,最大的获利者,唯有刘备。

从小小的平原令,一跃成为天下数一数二富裕的徐州刺史,刘备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啊。

刘俊也是从徐州发来的奏疏才知道这一切。

刘备当上徐州刺史之后,当即就加强了徐州的军事实力,扩大兵力,提拔底层的武将和谋士。一时间,刘备的实力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徐州世家之中的糜竺看准了刘备,马上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刘备当即事业、爱情双丰收。

而糜竺和糜芳都得到了刘俊的重用,引人侧目。

刘备心中有韬略,知道要想在徐州站稳脚跟,就要有自己的心腹团体,还要有徐州世家的支持。

一切似乎都在刘备的掌握之中。

徐州的诸侯们也对刘备占据了徐州大为震惊。

首先震惊的就是北海的孔融。他压根就没想到刘备到了徐州之后就羽化成龙,一飞冲天了。不过好在孔融和刘备之间算是有交情的,一时半会对北海没什么威胁。但孔融十分清楚,一旦刘备大势已成,势力扩张到北海就是必然的。

袁术的反应倒是出人意外的平静,他只是对刘备这样的小人物成为徐州刺史表达了鄙视,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反应最为激烈的却是如今和吕布交战的曹操。

曹操觉得刘备刚刚在徐州立足未稳,此刻正是大军杀入徐州的机会。

好在荀彧不停地劝阻,用汉高祖刘邦的事迹来警示曹操,兖州才是曹操的根基,一旦失去了兖州,曹操就是无根浮萍了。

曹操被荀彧说服了,继续选择和吕布在兖州的争斗。

袁绍对于刘备的崛起很是忌惮。公孙瓒和刘备两人是同窗好友,袁绍非常担心刘备会挥兵北上。那时候袁绍就陷入公孙瓒和刘备的两面夹击之中。

为了以防万一,袁绍不得不分兵,在青州布置防线。

刘备虽然没有北上之心,但却也无形之中帮助了公孙瓒。

消息传到了洛阳,以张温为首的文武百官那是两眼放光啊。刘备的大名,他们这些大官员是听说过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要知道自从被刘俊带回洛阳之后,天下诸侯闻刘俊之名,闻名丧胆,根本就不敢反对刘俊。这就让刘俊有了充足的时间发展。

刘俊越是强大,对文武百官越是不利。

一家独大会有什么后果,张温清楚,伏完清楚,连日益长大的刘协也很清楚。

当刘备就任徐州刺史的奏书一到,刘协和朝中百官立刻就同意了这份奏书。

刘协发现了刘备的履历。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在黄巾之乱中屡建功勋,讨伐董卓,安定平原,救援北海,驰援徐州,击败曹操。最难得是刘备仁义无双,以匡扶汉室为己任!

天底下还有几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刘备这么精彩的?匡扶汉室?那不就是典型的保皇一派么?!

这么好的臣子,一定要支持。最好是让刘备成长起来,日后与刘俊对着干!

现在的刘俊,刘协已经非常愤怒了。刘俊装都不装一下,连朝会都不来了。据可靠的消息,刘俊天天都在洛阳城内的一处府邸内弄着什么东西,臭气熏天、异味扩散,四周的百姓苦不堪言,纷纷远离。

对于刘俊这样的行为,刘协认为是不务正业,有失朝廷的脸面。不过呢,刘协也不管刘俊,刘俊自甘堕落那就是最好的结果。再说了,刘协想管刘俊都管不着。

洛阳城的百姓都知道大将军刘俊现在不务正业,天天弄得臭气熏天,也不知道是发了什么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洛阳城中就出现了大将军刘俊不务正业,专门弄一些旁门左道。

此刻的刘俊对外面的流言蜚语那是一点都不在意,专心研究着自己心中设想的东西。

“一肖二硫三木炭!”刘俊正在小心翼翼的磨着一些粉末。

是的,刘俊想要将火药给弄出来。事实证明,按照刘俊记忆中的火药配方来做,做出来的火药,要么失败了,要么就是威力就是一点点。

至于为何会失败,刘俊实在是弄不清楚只能不断地从比例之中改良。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让刘俊失望了。

“这怎么回事?就这点威力,当炮仗都嫌弃啊!”刘俊有点苦恼了,他又失败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

刘俊记忆中的火药配比,那是基本的比例,不进行改进,根本就弄不出符合刘俊要求的火药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