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穿越明朝,我开局就离京就藩

关灯
护眼
第195章 给朱元璋擦屁股(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朱元璋发行纸币吃相比蒙古人还难看。

一方面缺钱时候拼命印钞采购,另一方面规定民间缴纳赋税时,使用宝钞不得超过三成,另外七成需以实物交割。

老百姓心里都怨气很大,只印钞不回收,这摆明了是用白条抢实物啊!

所以,明朝的纸币贬值比元朝还快,朱元璋还没死,这个明朝宝钞已经沦为废纸。

朱元璋为了保证宝钞发行,不但禁止金银在民间流通,还停止了铜币的制造。

但交税却可以使用金银。

纸币变成废纸,铜币也不发行,民间就自发将金银作为流通的货币。

以前大锭白银用于大宗交易,民间为了使用方便把锭银敲碎,用称中药的戬子称重,逐渐自发用碎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

这下好了,明朝政府丧失了民间公信力,铸币权没了。

整个社会被迫接受以白银作为事实主体货币。

终明一朝,再没有成功恢复过纸币的信誉。

而且大明不产银,铸币的材料也不由自己说了算。

这基本上导致明朝政府在财政方面是个绝对的小政府。

不控制自己的货币,对宏观经济的控制干预能力几乎为零。

当时的白银主要靠外贸供应流入。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顺差,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是畅销全球几千年的硬通货。

到明朝中叶,有学者估算,当时中国的白银数量要占全球的一半。

一方面是日本商人从山东浙江福建一带与中国沿海交易流入。

另一方面是西方采自中美洲的白银,自东南亚华人华商交易流入。

在公元1634年以后,由于英国同西班牙争夺海洋霸权。

西班牙限制了美洲白银从菲律宾进入明朝的数量,直接导致从菲律宾流入的白银数量锐减。

同年日本德川幕府也迫于白银外流的压力,急需改变常年的贸易逆差。

也开始拒绝同澳门来的明朝人做生意,从日本方向输入白银的途径也被关闭了。

白银输入的锐减,直接导致白银价值的飙升,紧紧卡住了明朝帝国的咽喉。

一方面赋税必须使用白银交付,白银价格的上涨让赋税显得额外沉重。

很多商贾富户因此破产,江浙地区接连发生人去屋塌的现象。

另一方面白银的紧缩,让银铜的兑换比例迅速增加。

之前还能使用铜钱兑换银子来购买粮食勉强度日的百姓,现在连粮食都吃不起了,让本来就生活在温饱线的百姓雪上加霜。

这正是朱祁钰要废除宝钞,进行货币改革的原因。

宝钞已经形同虚设,只会给朝廷增加负担,让各级官员对大明失去忠诚。

只有彻底进行货币改革,才能把货币铸造权重新拿回来,让大明重新拥有公信力。

至于缺铜、银问题,以后派舰队去其他国家找就是了。

按照朱祁钰的想法,以后大明就是海上霸主,满世界搜刮财宝。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