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穿越明朝,我开局就离京就藩

关灯
护眼
第195章 给朱元璋擦屁股(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朱元璋把明朝的铸币权给搞没了,彻底伤了大明财政的根基。

朱元璋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教育,对很多事情仍然是一知半解,思考的决策有欠周全。

他的性格敏感多疑,残忍嗜杀,结果导致身边的人普遍不敢劝谏他。

很多错误的政策固化下来,给明朝带来了持久而巨大的伤害。

明朝以前,历朝历代主要的货币都是铜钱,银子只用于大宗交易结算。

但是因为贫铜,铜矿少而且开采难度很大。

所以铜在古代都属于贵重金属,价值很高。

所以历朝历代中央政府对铸造铜钱都异常小心,非常谨慎和重视,会设置专门的部门和官吏去监管。

用价值较高的稀缺金属去制造大量流通、价值单价较低的货币,政府是亏本的,方便民间。

当统治者铸造铜含量较高的货币时,民间的选择就是大量收集铜钱然后融化提取铜来套利;

当统治者铸造含铜较低的货币时,又因为这个铜钱显得粗制滥造,仿冒很容易,被民间拒绝流通。

最关键的是,铜矿少,产量更少。

随着人口的增多经济的增长,这个主要流通货币就严重不足,造成通缩,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铜钱还有着不可克服的缺点,那就是价贱体重。

从宋代开始,统治者就开始寻求替代的货币——交子。

宋代负责铸币和交易的官员应该是世界上第一批懂得“准备金”制度的人。

他们在发行交子时也配套设计了准备金。

即官库里储备对应的金银数量,按照储备金额发行印刷交子,来保证其价值。

宋朝因为通过交子发行掌握了这个铸币权,以国库和税赋挂钩交子。

只有官方可以印制交子,也只有官方承认的交子才具有流通价值。

交子在市场上有无与伦比的威信力。

民间不仅乐于接受交易实物使用,愿意拿出金银兑换,也便于携带异地交易。

宋朝因此掌控了历朝历代最大的财富动员能力。

南宋偏安一隅。

但是却能从四川钓鱼城到湖北襄阳,长达数千公里防线上调动全社会资源对抗巅峰时期的蒙古大军长达数十年。

交子可谓是功不可没。

相比宋朝人,蒙古来的元朝统治者在金融方面操作水平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蒙古王爷们当然也明白发行纸币的好处,但他们贪婪成性,只想依靠纸币来掠夺民间财富。

元朝官方制定的纸币叫作“钞”,元代大部分时期,不铸造铜钱并禁止使用前代铜钱。

钞是唯一通用的法定货币。

蒙古人发钞开始还有点节制,后面就乱来了,最后这个元朝的钞很快就变成废纸。

缺钱了,就安排印刷一批,然后发放给各位王爷们,王爷们安排下人们出去强行采购使用。

老百姓手里的元钞很快膨胀贬值,成为废纸。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几乎全盘继承了元朝制度,其中也包括这个纸币。

不过明朝的纸币加了一个字,朱元璋自己改的名字,叫作“宝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