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明:讨封朱棣,镇守国运三万年

关灯
护眼
第25章 震撼全场,万事如意!(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陛下,奉天受命,下旨。”

“为了表彰朱棣在生产蜂窝煤方面的贡献,赏银三万两。”

“希望朱棣陛下,能够以民心所向,用自己的“蜂窝煤”造福千万人。”

“钦此!!”一声长啸,响彻云霄。

而就在这个时候。

一位小太监高声道,将朱元璋的诏书,高高地念了出来。

一群人齐刷刷的跪倒在地,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朱棣和徐妙云。

朱棣一听朱元璋的诏书,顿时眉开眼笑,站了出来,将诏书拿在手中,面带微笑的翻阅着。

朱棣等了那么久,等的就是这一刻。

如今朱棣总算是获得了朱元璋的赏识,那就可以开始真正的行动了。

白广则是悄无声息的走到了小太监的身边,低声说了几句闲话。

“公公,您大老远的跑过来,一定很累了,您先进去用茶吧。”

这位太监见白广气质不凡,言谈举止都很和善,便以为他是燕王府里的大人物。

“是啊,是啊!

“哪里哪里。”

朱棣见状,连忙迎了上去,将小太监迎进了自己的府邸,为他举办了一场欢迎宴会。

那名小公公显然没有料到,自己竟能得到这位陛下的看重,一时之间还没有回过神来,便被一群人迎进了大厅。

朱元璋在他的祖师爷的遗书里,就说过,宦官是绝对不能参与政治的。

朱元璋不喜欢宦官,因此宦官在皇宫里的地位也很低。

最关键的是,在大明这个时代,除非是实在混不下去了,否则谁会想到要做宦官,所以那些宦官也没什么教养,基本上就是一群粗俗不堪的贱民。

太监势力的崛起,始于朱瞻基。

朱瞻基为了节省他的阅文和阅文,还特意让人教导他们识文断字,之后,大明时期,司礼监总管一位,便被称为“大公公”,一位一位,一位位,一位接一位,把持着朝廷大权的公公。

但是,这都是日后的事情了,如今的那些宦官,都是一帮没有人要的残次品。

但这也正是白广想要的。

那些宦官在宫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权利,若是能笼络住他们,对于朱棣将来谋朝篡位,也是一大助力。

别小瞧了“宦官”,他们之所以一上位,就是因为和宦官关系密切。

也就是他们,对皇上的行踪了如指掌。

朱棣把那个传圣旨的小太监带到了自己的住处,然后给他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大餐。

从小到大,他都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宴会上,朱棣还暗中送了一个小太监五两白银,这让那个小太监感激涕零,几乎要为朱棣做牛做马了。

朱棣借着这个机会,询问朱高煦的去向。

毕竟,他之所以将朱高煦送到他那里,就是想要让他将这两样东西卖出去,好让他安心。

不过,虽然有了旨意,但朱高煦并没有出现,朱棣还是有点着急。

小太监连忙把朱元璋留下朱高煦的事情说了出来,至于为什么,他也不知道。

只说朱元璋思念自己的孙儿朱高煦,所以才会在这两日内返回。

但朱棣也明白,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朱元璋从来没有囚禁其他诸侯的意思。

这也有可能成为诸位诸侯的一个警示,毕竟诸位诸侯的儿子进京,多半就是朱元璋给诸位诸侯一个警示。

朱棣虽然心里忐忑,却也没有表露在他的脸上,而是和他一起喝了起来。

在这段时间里,趁着那名小公公醉醺醺的,朱棣便开始询问起朱元璋的事情来。

当知道朱元璋年事已高,眼神涣散之后,朱棣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