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明:讨封朱棣,镇守国运三万年

关灯
护眼
第24章 老四,你这是要干嘛?(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这个灶台,除了可以用来加热外,还可以用来煮饭、煮开水。”

“现在老百姓最想要的就是吃饱穿暖,现在有了煤和灶台,百信达就有了这两个条件,一箭双雕,我想他们一定会很乐意的。”

朱元璋又把注意力放在灶台上,从灶台上的灰尘,朱元璋可以看出,这些灶台都是用金属打造而成。

朱元璋知道,这种丹炉的价格,绝对不低,所以,他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这就派人去通知老四,让他赶紧把这件事办了,马上就能卖出去。”

“早点卖出去,也能让那些人少吃点苦头。”

朱高煦大喜过望,连连行礼,表示感谢。

朱元璋还没来得及将朱高煦送回皇宫,就有一个小公公,从宫里跑了出来。

“皇上,有一份十万火急的奏章。”

朱元璋连忙把那人叫了过来,朱元璋接过信,仔细的看了一眼朱高煦,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

“小猴儿,你千里迢迢而来,在京中多呆些日子吧。”

凉亭里。

朱元璋接过这一封密函,脸上本来还带着一些喜色,但脸上却是一下子冷了下来。

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这份奏折,就是他写的。

在蒋瓛的多方打探下,虽然不能完全掌握整个燕王府,但也知道了西山上的情况。

于是,蒋瓛立刻将这件事情上报给了朱元璋。

“白大人,我们龙族的寺庙,就是要拉拢这些人。”

朱元璋喃喃自语,这一切,都是姜芃姬的遗书。

在蒋瓛的奏折里,把燕王说成了一个有野心的诸侯,为了这个野心,连自己的产业都要卖掉,来笼络民心。

除了这些,蒋瓛更是控诉朱棣妖语蛊惑人心,蛊惑人心。

并且,还查出了白广的来历。

白广到底是谁,他们还不清楚,可是蒋瓛早就把主意打到白先生身上。

在蒋瓛心里,朱棣招募军师的铁证就是白先生,白先生捣鼓了一把“蜂窝煤”。

综上所述,蒋瓛上书朱元璋,其中心思想就是:“燕王仍有谋朝篡权之意,笼络群臣,笼络民心,蛊惑百姓”。

就连他发明了一种“蜂窝煤”,都没有向朝廷汇报,就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积累更多的钱财和粮食。

不得不说,蒋瓛的间谍工作做得很好,但是他怎么也不会料到,朱棣制造的那批“蜂窝”,居然会立刻被朱元璋给发现了。

这样说来,蒋瓛那份密书到底有几分真假,还真成了一个问题。

不过朱元璋最后却是将朱高煦给抓了起来,因为朱元璋生性多疑,谁都不能信任,哪怕是他的几个儿子。

只有马王后,才能让他放心。

只可惜,马王后早已去世,朱元璋的人生,也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但朱元璋并没有把这份书信当回事,朱棣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他的煤窑和炉灶都给他,可见朱棣还是很尊重他的。

心中有了畏惧,朱元璋并不认为朱棣敢谋逆。

但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朱元璋决定先把这件事放一放,等朱棣推广了蜂窝煤,熬过了冬天,再做下一件事。

“传令下去。”

“从国库里,拿出三十万两银子,交给燕王殿下。”

朱元璋对身边一位老公公低语了几句。

“转告他,就说是为了让他善待平民。”

“别这么鼠目寸光,金钱只是小事,人心却是朱家人的根基,让他好好想想。”

那名老太监恭敬行礼,随后便退了出去。

朱元璋看着空无一物的房间,喃喃自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