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小户女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一十六章(1 / 1)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兵士带着林大郎等人回去,但崔如松并未松懈。 他叫来柳江:"剩下那一批戎狄匪患,我交给你去处理。你带一千人马为前锋,许龙带五百人马分两路于侧翼进攻。最后一批戎狄人扎营地较远,你们或许要在那儿安营扎寨一晚上,记住,戎狄人狡诈,晚上休息也不可放松。" 柳江抱拳行礼:"是,属下遵命!" 他又转向崔如柏:"你派出去的那队斥候,就暂时交给他们两个使唤。" 崔如柏点头:"是,属下明白!" 崔如松这头部署完毕,他又去伤兵营看受伤的兵士们。 他转头问洪琐:"死伤人数可登记造册了?回去咱们好按册子向上头报伤亡抚恤。" 洪琐点头道:"头儿,我都登记了的,死者六人,重伤二十八人,轻伤七十九人。没有一个错漏的" 崔如松点点头,略有些沉重地说:"他们为了营里赴死,咱们也不能把他们的功劳无视。该他们的抚恤就是他们的。咱们一个子儿也不能拿。" 洪琐神色肃然:"属下都明白!" 兵士们也最喜欢在崔如松手底下干活儿,因为崔如松自己就是底层爬上来的,有他爹保驾护航,他以前的功劳并没有被占据。但他是看过的,升迁不容易,因此很多上官会把属下的功劳据为己有,或是克扣一部分伤亡者的抚恤金。往往伤亡者碍于无权无势,且手里也有一部分抚恤金,也就吃下了这个哑巴亏。 到如今他自己做了头儿,别的如何他管不着,至少他手底下的人,都要得到他们该得到的东西。 等军医们看完了伤员们,崔如松才请了来给林大郎等人瞧病。实在是比起血流如注的伤兵来说,林大郎等人好手好脚的,只是虚弱,不比伤兵们,不及时治疗是要有生命危险的。 好在林大郎等人常年走商的,身体素质不错,只是饿了三天,又心里焦虑自责,身体有些虚弱罢了,旁的倒没有甚么伤害。 军医道:"几位郎君饿狠了,倒不好吃大荤大油的食物。最好先吃些清粥小菜,缓一缓肠胃才是。” 林大郎道:"是,多谢大夫。" 崔如松这头去洗了澡,把一身都是血迹的甲胄换下来,交给后勤兵士去洗刷了。 他才去同林大郎说话。 "四妹夫怎的忽然想起要到郊州来?如今郊州可不太平。" 林大郎苦笑:"我们先前去的是京都,京都贵夫人们爱狐狸皮衣裳。府尹夫人愿意出价八百两换一件白狐狸皮。为利所趋,我就带着我的商队来郊州收狐狸皮。来时我们也并不知道如今郊州不太平。不过郊州是年年都同戎狄对峙的,我们一时也没发现有甚不妥当。哪里知道,就栽了个大跟头。不仅货物全没了,跟着我走商多年的伙计们,如今就剩下焦叔和徐叔两个了。早知道这一趟代价这样大,府尹夫人就是开价八千两,我也不会去走这一遭。" 他一看见崔如松时,先是觉得高兴,自己能活命了。可后面就是浓浓的后怕——西山营的兵士出现在郊州,那就说明郊州仅靠自己的兵力已然不足以解决这次戎狄的危机,故而才会千里迢迢请了西山营的兵士来援助。 这就说明郊州此刻是非常的不太平,他竟然不提前探明了郊州如今的境况,就敢带着人往郊州来。这回是运气好,遇着来剿匪的三姐夫,若是运气不好,那戎狄人不等军方来救人就先宰了他们呢? 崔如松道:"我没走过商,不太清楚走商的规矩。但这次的事,若是四妹夫提前派了人去探知郊州的情况,

或许就不会遭此一劫了。" 看在夫人霜降的面上,他提醒了林大郎一句:"若是商行能够,我想四妹夫先组建一支斥候队伍,对你们走商来说更好。" 林大郎认同的点点头,经此一事,他也觉得情报非常重要,至少得清楚要去的地界儿太平与否才是。 "三姐夫说的有道理,等回去之后,我就这样办。"林大郎道。 他没提请崔如松把他手底下的斥候派去教一教他手下的人,崔如松也没提。 这些兵士,虽说都是崔如松麾下,但都是正经兵书造册的兵士,没有上头的军令,不能够自己去接额外的活儿,更别说照顾亲戚了。 他们能做的只有不违背在军令的前提下,顺便照顾照顾自己想照顾的亲属。 就像之前三郎出事,若没有那份军令,崔如松也不敢出兵,必须得去问杨将军讨到军令,他才能出兵。 林大郎是个聪明人,他当然不会提出这样叫崔如松为难的要求。 这头的崔家。 霜降叫了人来,一个部门的主事发了一份该部门要做的任务清单。 "大家也都知道,下个月就是咱们家二郎君同杨家娘子的婚事。要做的事,我已经都列在单子上,大家回去分派下去。离婚期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不要想着做事敷衍。这是我进门来第一回办婚事,若有人敢叫我丢脸,那就给我小心着点儿。" 霜降这话是笑着说的,但所有仆役都无端感觉到一丝压力——这位大奶奶同郎主一样,雷厉风行。若是他们真敢办事出了岔子,可真就得挨罚了。 "小的们明白。"众人道。 "这事儿的进展,每三日跟我汇报一次"霜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给了个甜枣,"这事儿办的好了,我自然有赏赐。谁有功,谁有过,我心里都有数的。" 把主事们打发走了,她就派人去送信给二娘,约她明儿去云居寺游玩。 二娘自然点头同意,她叫汤圆来送回信,还带了一篮子的葡萄。 霜降看那葡萄上还带着水珠子,有些惊喜:"这样好的葡萄,二姐从哪儿得来的?" 汤圆倒也说的一清二楚:"是我们老太太家的舅爷给送来的。" "舅爷?我记得二姐说过,苗家婶娘早就不同娘家来往了。"霜降有些疑惑,既不来往了,哪儿冒出来给舅爷呢? 汤圆是二娘的陪嫁小厮,他当然对于自家主子的妹妹言无不尽的。 "回三姑奶奶的话,是早就不来往了。可咱家郎主不是起来了吗?苗家舅爷就想着走咱们郎主的路子,把苗家郎君给送进去做官。这就想起来他还有个二十年不来往的姐姐了。"汤圆说着就有些嘲讽,"我们奶奶说了,送上门来的东西,不吃白不吃。" 二娘的原话就是这个。原先见着她公公没了,婆婆一个人抚养苗山,怕要接济她家,连姐姐都不认了。如今苗山起来了,倒想起还有个姐姐。 苗老太太年轻时曾经不怨她这弟弟的。她娘家也不富裕,没能力接济她和大山,她也认了,直到当年苗山小时候生病,她没钱治,都到娘家给她弟弟弟媳跪下了,也没借到一文钱。从此后她发了狠,就算是死也不回娘家去,也不认有娘家。 这苗家舅爷上门,一向温和的苗老太太都甩了脸子,叫人赶出去。 二娘问,苗家舅爷带来的东西如何处置? 苗老太太冷笑了一声:"就留着吃!他小时候吃不饱,我把

我的口粮省下来给他吃,一直护着他把他带到大,我这做姐姐的对他是问心无愧。吃他一点子葡萄,那也是我该吃的!" 若是苗老太太小时对这个弟弟不好,那她借不到一文钱,她也认了。 可是苗家是逃难来的,她们爹死在路上,娘病弱,到苗老太太十岁上头就没了,是苗老太太一个人做两个人使唤,下田干活儿,回家做饭,把弟弟拉扯大了,又为了他娶媳妇,自己选择嫁给彩礼最高,但军户出身,随时可能死在战场上的苗山她爹。 她自问对这个弟弟是尽到了长姐的责任,但弟弟却如此对待她,实在是伤透了苗老太太的心。 既然婆婆发了话,二娘也就把葡萄留了下来,这葡萄倒甜,她也就给自己妹子送了一篮子来。 霜降笑道:"既如此,就替我谢过二姐同苗家婶娘了。" 这是苗老太太的亲弟弟,连苗老太太都不想见他,那二娘这个做新妇的还能忤逆了婆婆的意思?——哪怕把人赶出去这件事或许会影响苗山的名声。 但二娘是一个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人,自她嫁进来,婆母苗老太太从不曾为难过她,都是同她商商量量的来,反而多次叫叮嘱苗山对二娘好些:"你新妇运道不好,前头那个叫她吃了好大的苦头,你如今娶了她,可不能再欺负她才是。" 二娘也很感激婆婆。因此苗老太太这有些任性的举动,按理说二娘应当去收尾,免得败坏了苗山的名声,但二娘不愿意去。 婆婆收了这么多年委屈,如今不过出个气,叫人把他们赶出去罢了,有甚出格的? 她愿意顺着婆婆,叫她出一口心里的恶气。 何况,苗家舅爷有事要求苗山,怎么敢把这个得意的外甥得罪死了呢? 苗老太太把人赶出去了,自己却想起那些年独自抚养苗山的艰辛。 心里又难受起来。她是个坚韧的老妇人,年幼失怙没能打倒她,青年丧夫也不能打倒她。她始终坚定而艰辛的走了下去。 但弟弟的行为无疑是老太太心里一根永久的刺,她始终不能原谅弟弟的行为。 那时苗山发高烧,病的浑身像火炭子一样,弟弟却能见死不救,她没了办法,只能拿土方子救治,儿子难受的哭,她也哭,她的哭泣,是儿子危在旦夕,而做母亲的却没钱医治儿子的痛苦,那几日,除了她自己,没人知道她怎么过来的。 好在苗山吉人自有天相,那土方子竟然把他的温度降了下来。 她从不敢想,要是苗山的温度没有降下来怎么办?要是儿子活不成了怎么办? 好在老天有眼,她的儿子活了。 但她对苗二郎一家却永远也不会原谅。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