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小阁臣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五章:余恩(1 / 1)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王元爱离开华亭的时候,没有少和蒋家打交道。没有听过丝毫尹丰和蒋家连姻亲的消息。 恰恰相反,王元爱一直觉得尹丰和蒋家的关系很微妙。属于面上和平的那种人。 蒋家突然和尹丰联姻,这并不是个好信号。 王元爱直觉有人在里面搅浑水了。 与此同时,和王元爱同样震惊的还有章景同。 章景同一来是没想到蒋家变故的这么快。二来则是吃惊蒋家竟然要和尹丰结亲。 几乎是一-夜之间。蒋家就拍板作决定。蒋老太爷把蒋九公的女儿许给了尹丰儿子做幼媳。 章景同没见过尹丰儿子。更没见过蒋九公的女儿。但就他在华亭这些日子来看。尹丰幼子和蒋家这位小姐是绝无私情的。 尹丰显然在子女婚嫁这件事上有更好的算盘。不然也不会越过头顶的哥哥,先给自己的小儿子订亲了。 但无论章景同和王元爱怎么想。尹家和蒋家的订婚宴,还是进行下去了。 订亲宴没有大办。只是先过了文书。蒋家把给尹丰许的粮食,以给女儿嫁妆的时候拨过去了。 丰厚的陪嫁章景同叹为观止。——这本就不是一个女儿出嫁该有的嫁妆。这是陇东华亭的地方粮。给尹丰救急用的。 蒋家还在调粮。单凭蒋家这些年的库存,是抵不过地方税粮的。但这些应付朝廷即将来的人绰绰有余。 毕竟,华亭刚刚秋粮给陇东慰兵。 这一点上,蒋家私藏的库存积粮也是符合的。陈粮多,新粮少这没什么稀奇。 孟德春把华亭县婚丧嫁娶的杂事交给了孟宜辉和章询。 这几日章景同就一直在蒋家的嫁妆单子上盖官印。 正经婚嫁契书,陪嫁物什都是白纸黑字写下,去官府过文书的。 这个婚订的潦草。成亲的日子却正正经经请了黄道吉日,订在了次年十月。加上聘礼许的重,整个陇东也没人觉得这件事仓促。 谈婚论嫁本来就是经过漫长的量媒商议。才公之于众的。陇东的百姓倒是一点都不奇怪,蒋家会和陇东的地方官结亲。 尹丰给这个幼媳的聘金也给的重。这个儿媳还没进门,尹家上下都感受到了尊重。 蒋家小姐一时成为陇东人人羡慕的存在。 两边态度都是诚恳。 上面的意思定了。底下人办事就快。 不到三日,华亭四个粮仓都填上了大半。紧赶慢赶,赶在户部来人前把粮仓装了个体面。 整个喜气洋洋之下,只有华亭县的尹丰没有喜色。在外面他还是笑着的,回到书房脸色就沉了下去。 他的计划不是这样! 孟德春找蒋家谈的是追缴。由蒋家带头补缴税粮。 蒋家却变成了婚嫁。——追缴的粮食,变成了蒋家小姐的嫁妆。带头补缴,成了蒋家和尹家私下的喜事。 这算盘打的可真是精。 首先蒋家不用当出头鸟,跳出来配合追缴,是要被其他家族谴责攻击的。 其次,女儿的嫁妆。尹丰将来是要还的——如果尹家和蒋家将来有个什么分歧。蒋家直接让女儿和他儿子和离。堂堂正正的拿着嫁妆契书打官司,尹丰就的全部吐出来还给蒋家。 还了,还得笑着说应该的。打落牙齿和血吞。毕竟尹丰不能说他当初借粮是干什么。只能认下私吞儿媳嫁妆这个锅。

这怎么能让尹丰安的下心? 这两天府里上下都因为他的幼子订了亲,拼命笑给他看。一个个喜气洋洋的。连尹丰在外面也是一副喜不自禁的样子。 但到了晚上,尹丰就整夜整夜坐在书房里发呆。 这件事解决的他并不满意。非常不满! 可尹丰没有丝毫办法。一边是王元爱和王匡德沆瀣一气,一边是陇东粮仓几十年的积病压的他苦不堪言。 一切爆发在今天。他措手不及。 一方面尹丰心里又很清楚。即便朝廷不打大周,他在陇东这烂摊子,也是迟早要被人挖出来的。 因为尹丰没办法走上一任的老路。调职升迁,生吞烂抵给下一任。他出身不好,现在不是二宗年间了。甚至都不是章首辅做主的年代了。 尹丰想往上走,太难了。 所以蒋家这一棒他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如果这次秋粮慰兵做的好,他就能往上挪挪。再博一线生机。 思及到此,尹丰长长的叹了口气。是他小瞧蒋家的立足智慧了。 原以为蒋家即便在华亭有威望,也不过是个小家族罢了。出了华亭,在陇东都挤不进前列。 可一个家族能延续百年之久,并且兴旺至今不见落败——虽,蒋家也算不上富贵发达。 可单一个稳字,已经是寻常人望之项背的。 尹丰只叹自己平日里太瞧不起蒋家这样的小辈了。轻敌了。 蒋家纵然平日里吵吵嚷嚷,丑闻百出。平日里看着也没有一个精明的。可在关键时候,他们家族总能做出正确之事。及时刹闸。 这一点,让尹丰震撼。 如果这是蒋老太爷的智慧,那无足为惧。老人已经半截身子入土了,蒋家的兴旺快到头了。 可这若是蒋家小辈的洞悉……那蒋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这么一想,尹丰突然就释然了。 若儿子真能得一个这样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候却能拉你一把的岳家。未必不是一件幸事。 若是蒋家真的是老太爷在做主。那他也不亏。 陇东这件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对他来说就翻篇了。 也算是解决了心头一大患。 尹丰这般自我开解,自我宽慰着。总算让心里那点拧巴不舒坦消散了些。总算,能睡个好觉了。 晌午日落西山,蒋家正堂。 蒋英德拘手拘脚地站在蒋老太爷面前。满腹疑惑,只觉自己倒霉。 蒋老太爷还没开口,他就把最近半个月,不!最近三个月做的错事迅速在脑袋里搜刮了一遍,连怎么认错都想好了。 谁知蒋老太也慈爱的看着蒋英德笑呵呵的问他:“三小子,听说是你小子找了九公,说服他的?” 蒋英德立即以为这就是错事,扑通跪下。只是男儿还是要强撑着脸面,没有气虚。中气十足的道:“爷爷,我只是劝九公和尹大人合作。同他说了些好处。孟师爷当初来找你的时候,他儿子和他徒弟也是来寻过我的。” “蒋家和尹大人合作百利而无一害。至于九公为什么要把女儿嫁过去,我是真真不知道!你也知道,我是最讨厌蒋家拿女儿去牟利的,当初小八出事的时候我还跳出来反对过,您记得吗?” “对我来说府里的女孩子都是妹妹,都是我要照顾的人,我怎么可能会建议九公把她去嫁给尹丰的儿子。

” 蒋老太爷微微惊讶,脸上有些挂不住,他轻咳一声,微微尴尬地说:“这桩婚事是我拿的主意。” 蒋英德张大嘴巴,嗡嗡合合半晌,没有想到圆场的词。 好在蒋老太爷也没有责怪,笑了笑招手对蒋英德说:“你劝九公是你自己的主意,还是华亭那两个师爷的主意?” 蒋英德自然不敢说是章询的主意。含糊其词。 蒋英德故作沉默了一会儿说:“那孟德辉和章询是来游说过我。我知道他们是故意来同我说这些,让我把话转交给长辈的。” “我也不是傻子。人家和我做朋友,不是和我蒋英德做朋友。是和蒋家三少爷做朋友。” “我劝九公,确实有几分是因为他们的话。但我也思考过。陇东粮仓倒了个尹丰,朝廷到时候必定还要派人来。再来人,他不‘建功立业’?不先从我们这些世绅身上逼粮缴粮?” 蒋英德越说越真心,三分真七分假的:“孙儿浅薄。我是真的觉得现在卖尹丰个人情挺好。将来无论是他升迁,留下个人在华亭。还是依旧在华亭留任,对我们蒋家来说都大有裨益。” 蒋老太爷浑浊的眼睛里露出几分笑意,“你小子,去吧!”顿了顿又说:“我听说你先前被华亭县衙那个叫章询的小师爷坑了几百两银子?” 蒋英德一听是买佛串的事。刚刚抬起膝盖的腿又跪下了,他委屈的说:“爷爷!我花的是自己铺子上的嚼用。” “哼,嚼用。败家子!那佛串是金子做的,还是银子做的?还是得道高僧开过光的。人家说有几分来历,你还就傻乎乎掏钱买了?” 言下之意就是章询只是个不成器的豪门子弟罢了。拿一些不值当的东西招摇撞骗。专门哄蒋英德这样的傻子的。 蒋英德不以为然。那东西有没有来历,他还不清楚? 四海赌坊那些不服朝廷管教的人。看见那玩意就差点头哈腰了。能是招摇撞骗的? 可蒋英德没胆子顶撞老太爷。只能乖乖认错,“孙儿知错。下次再也不敢乱花钱了。” 蒋英德哼了一声,对蒋英德的父亲说:“不知柴米油盐贵的败家玩意。从今天起你就去蒋家的商铺里轮流打下手。看看别人都吃的是什么苦。一年到头赚几个铜板。” 晴天霹雳! 蒋英德刚要张嘴反驳,被父亲一个大耳光打的耳朵嗡嗡嗡的。 蒋英德父亲拱手,感激道:“多谢父亲。只是……这样九公怕是会不高兴吧?” 蒋老太爷眼睛一瞪,拐杖一摔。说:“就说是我说的。你养出个这么个败家玩意,你不教我来教。” “是是是,父亲您消消气。”蒋英德父亲连忙道:“儿子不争气,没有养好这个小兔崽子。今后就交给父亲教导了。” 蒋老太爷强忍着才没有白他一眼。 连跪在地上的蒋英德,也隐隐察觉到,这好像……不是一件坏事?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