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小阁臣

关灯
护眼
第十九章:期许(1 / 1)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有办法核验这份名册的真假吗?”挑灯夜读,环俞趴在案几前问章景同。 章景同屏气凝神,正对着烛光一一检验兵部大印,各部官章。 焦俞站在一旁直搓手,耐不住性子的问了一句:“大公子?” 章景同放下镊子净手道:“假的。”他指着几处兵部大印道:“这上面王匡德的将印官章虽然无误,兵部的戳造却都是仿的。可见是王匡德自己仿来骗人的。” 环俞懵然道:“王将军为何要这么做。” “这就要问他自己了。” 章景同其实心里隐隐有了答案。但他不确定,也不敢在此时打草惊蛇。 章景同来陇东前,东宫太子曾给他交过底。朝廷之所以没有强势处置陇东地方将领,核查地方兵员。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陇东现在风声鹤唳,有许多大周的探子。 不仅朝廷想知道主战派的地方兵所到底有多少青年壮力。大周的奸细更想知道。 如果王匡德是自己人的话——且不论他是章党还是王派。 大家都是大魏子民。如果王匡德赤胆为国,甚至说他也怀疑大周的探子已经埋伏到他身边。……乃至于,这个人就是逃跑的赵东阳。 章景同望着窗外夜色,忽然想起赵东阳来找孟德春秘谈那天。他迟疑地问:“……你们说,我是不是该找王将军谈谈。” 环俞极力反对,“不行!大公子,你要三思!若是让王党的人知道你隐姓埋名在陇东,我们还如何护着你回京。”环俞一向做事都是报最坏的打算。 焦俞则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有些赞同章景同。他说:“……其实也未必不可以。大公子你想啊,以前章大人和王国舅关系还没有这么不堪。您又是太子身边的人。王家人就是看在面子上,也不会真的把你……”怎么样。 焦俞说完又犹豫了。他也不确定王家会怎么做。 焦俞口中的章大人。自然不是章景同的父亲章鹿佑。他说的都是都是老黄历了。章景同的祖父,章年卿——章首辅没入阁那会,和王家确实还算尚可。 可章鹿佑如今在朝中已经立足二十年。他少年受帝恩和父荫,在章景同这个年纪已经官拜大理寺了。 王家则自打王国舅去世后,一直在走下坡路。纵然后来谢睿登基,皇上为了保护母族,这二十五年来对王家一直都是荣养恩厚。却并未怎样提拔。 章家在朝中一家独大。太子选伴读时,选了章景同和杨英哲。一个是章家的嫡长孙,一个章家的小外孙。王家生生没有把一个人送到太子身边。 章景同活成了王家的眼中钉。 焦俞后悔的住了嘴。赞同起环俞的主意,“……不过人心难测,大公子不要听焦俞胡说。你不也教导过我们。不要把自己安危赌在别人的良心上吗。” “依我看,大少爷还是安安稳稳用章询的身份和王将军接触吧。” 章景同想了想说:“如今蒋英德被抓。我倒是可以借题发挥去一趟军营。只是这样就太慢了……未必能第一时间见到王将军。” 有时候身份不够,是桩大难题。两人连平等的对话都难。 焦俞忙道:“慢又何妨。这样安全。” 安全? “我能慢慢来。我怕三叔等不了啊。”章景同按着书桌,终于下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铺纸,砚墨。” 环俞焦俞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照办。 章景同脑中如海

,迅速过着这些日子的籍贯人名目录。 孟德春是华亭的钱粮师爷。整个华亭县的户籍人口名册都要从他这里过。剔除十岁以下的幼童,五十五岁以上的老迈。残、弱男子。 停了停笔。 章景同又翻开赵东阳偷出来的假名册。用心研究起了王匡德这本亲手造假的兵册。 造假,造假。总有源可寻。 他另起纸打算盘,拎出华亭籍贯兵员,近年伤损。横向比对朝廷近十年下拨兵俸银两。 章景同吩咐焦俞:“去把厨房那张桌子也搬来。” 这时候焦俞环俞终于反应过来大公子想要干什么了,担忧的开口:“大公子……” “噤声。别打扰我。” 整个陇东几个兵所并不是同声同气的。这几年朝廷病俸下放时每年都打过几场官司。每年全国新丁、婚嫁、离寡妇人大魏都会造册。 章景同说过,只要孟德春愿意。单凭手上这本假兵册和孟德春手上历年的华亭地方鱼鳞册对比。孟德春都能核算出陇东大概兵员人数。 更何况章景同这些日子将孟德春书房里能翻看的旧历都过了一遍。 除了这些,章景同还曾在东宫看过兵籍、伎籍、僧籍、江湖籍。 加上平民百姓的鱼鳞册。 朝廷一直在官职僧籍度牒发放。因为度牒发放多了,很容易造成百姓不事生产。 章景同和这些数字打了数年交道。加之过目不忘的林立,对比。 一-夜后,黎明鸡叫。章景同终于停笔,掏出私印小章盖在密信上。淡淡的吩咐环俞:“把信寄给东宫。” 环俞很想拆了信看一看。他不安的问章景同:“大公子信里写了什么?” 章景同自顾自的收拾着砚台。笔墨纸砚这些,他并不是一直让人服侍的。自幼父亲教导这些事要先会亲力亲为,然后再吩咐小厮书童。 章景同停下,寻常的说:“陇东深如泥潭。一时半会我想要从王匡德手里撬出真兵册只怕不容易了。先救火吧。” 见环俞一脸看烫手山芋的样子。 章景同一笑,道:“放心吧。我曾和周广川一起拜访过兵部尚书曹洋。本就对陇东这边的而真实情况心里有数。只是还需些实证罢了。” “如今三叔危在旦夕。我有信心我手上核算的这份数据和将来到手的陇东军册所差无几。先救火,太子会出面帮我们隐瞒的。等三叔无恙了,我回京后再向太子请罪。” 章景同心意已定。 “可,大公子这不是就有把柄在太子手里了。将来……” “将来我要侍奉新君。给帝王办差,重要的不是不出差错,不留把柄。而是让帝王信任。” 章景同一笑,说:“我迟早要露出浑身把柄给太子捏的。” 现在这个时机不就刚刚好吗。能救三叔,能求储君。还能让太子谢翀对章景同有个大恩赏。君臣之外,还有兄弟求助的交情。 一起长大的兄弟情分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恰当的逾越,会让情谊更厚重。 章景同静静的挂好毛笔。玉立身长,平静雍容。 环俞抱拳离开。不再多言。 焦俞则给章景同叫了吃食,兰婆子刚好起床了。焦俞说:“大公子用一点再睡一会儿吧。衙门那我去给您告假。” “恩。” 用过早膳,焦俞服侍章景同躺

下。挂上-床帐遮光前,焦俞犹豫了下,说:“大公子是看准了天家也在为此事焦急吧。” 章景同枕着一只胳膊笑了。他一向都觉得焦俞更知事些,一直想把他往幕僚方向培养。而不是仅仅在身边做个护卫。他笑着问:“哦?说说看。” 焦俞犹豫地道:“……章首辅有四个儿子。大儿子……也就是大公子的父亲位列九卿,继承了章家的官路。四少爷冯玉琢被过继了出去,挑了冯家的担子,才能和大少爷同宗兄弟的情况下,做到礼部侍郎的位子。” “五少爷继承了章家的庶务。隐晦的接管了章家泉州、海运的事业。还有不能见光的乌蓬帮。” 章家在海上的势力。足以撑得起五少爷一个海王爷的名号。只可惜这个称呼太忌讳。章家一直在打压,不许底下吹鼓。 可即便如此,人人提起五爷章霁煦,都要竖起大拇指夸一句财神爷再世。还是个温柔不见血的财神爷。 整个章家,只有三少爷,唯有三少爷。 明明出身尊贵,却自幼混迹江湖。先是少林寺学武,后来又满江湖的闯。养出了个对江湖情深义重的性子。还和武林美人情定终身,人都带回了章家。 章聿云对江湖的感情深厚。本质是章家对这个儿子的亏欠。如果章家没有默许三少爷浪迹江湖,断不会有今天这些事。 现在三少爷做了‘傻事’。为了替江湖人出头,生死命悬一线。章家对这个儿子只有心痛的。 天家现在要杀章三少爷。不亚于和章家反目。——章家最亏欠的儿子,若是这么死了。章家必会反目。这不是天家愿意看到的。 焦俞道:“我想不管是太子也好,皇上也好。都在等一个能下台的机会,能堵住群臣悠悠之口的机会。放三少爷一马。” “大公子这封秘信递回去,势必朝堂大乱。” “等朝廷知道了陇东兵营吃空饷的人居然这样多。陇东实际青壮年兵力不足上报的十分之七。必然会考虑让江湖人入兵籍的提议。” “这样一来。三少爷的困境就解了。” “尤其大公子还托了太子去给皇上说情。这般,若是事情顺利。三少爷不仅能保江湖人在本朝无恙,还能保他们新帝一朝的稳定。” 章景同噙着笑,说:“你一向比环俞更通透。在我身边做个护卫实在是屈才了。我几次三番,想让你跟着我做事。你为什么都不愿意?” 焦俞挠着头说:“我志不在此。” “大公子,对我来说只有你的安全最重要。我不愿意看着你去做冒险的事。” 冒险…… 章景同噙着一丝羡艳的目光,淡淡的合上眼说:“放心。我这辈子跟这两个字是无缘的。我只会在该出差错的时候‘出差错’,该冒险的时候‘冒险’。出格这种事,和我是无缘的。” 就像章景同这次来陇东。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冲动,是犯倔。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在做什么。 章景同比谁都明白。他这辈子只能中规中矩的活着。——因为他肩负了太多人的期待和传承。 他不能让人失望。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