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重生1986:回到村里赚大钱

关灯
护眼
第8章 找饭店(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从石莲子村到县城,可以走公路,也可以走水路。走水路的话,路程短一些,但是船走得慢。走公路的话,路程远一点,要走四十多里路,不过车的速度快。

西山乡有一段路比较难走,加上船票便宜,大部分乡民都喜欢坐船去县城,所以县客运公司也没有开通到西山乡的班车。

苏晓辉和李国勇差不多一样高,但比他要瘦一些。两人轮流骑车载着对方,李国勇骑车的时候还好,因为苏晓辉比较轻,但轮到苏晓辉骑车的时候,他觉得有点难受,李国勇这丫太重了,有点吃力。

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车,两人终于来到了县城,早上是8点多出门的,现在都快10点了。

他俩现在就走在县城的解放路上。

李国勇只来过几次县城,每次到县城,他都很兴奋,东看看,西摸摸。

“走了,我们还有正事。”苏晓辉其实也挺想逛逛县城的,这时的县城,虽然没有后来的高楼大厦和灯红酒绿,但小城的烟火,也是有着让人留恋的地方。

“晓辉,你要做什么?”李国勇不知道苏晓辉说的正事是什么。

“找饭店。”

李国勇太激动了:“我们要去饭店吃饭?不过现在时间还早吧?”

“你想什么呢,你有粮票吗?”

这年头,想去饭店吃饭,没有粮票,吃屁啊?

86年的云海县城,饭店还是太少,李国勇推着自行车,苏晓辉拎着小桶,俩人走了大半条解放路,也没见有一家饭店。

“晓辉,你找饭店干嘛?你该不会是想把桶里的东西卖给他们吧?”这太异想天开了,在村里,这些东西连他们自己都不太愿意吃,又腥又没有肉,城里人会吃?

“我就想试试,说不定城里人和我们想法不太一样呢?”

其实走了那么远的路,他也挺失望的,可能时间不对吧,90年代之后,私人饭店才会多起来,那样可能会好一些。

“……抓小偷啊!来人呐,抓小偷啊!”就在苏晓辉想着要不要换个地方继续找的时候,道路对面传来一阵叫喊声。

“晓辉,有小偷!!”李国勇指着对面的人群,激动地对着他喊道。

李国勇之所以这么激动,是因为西山乡有一个传统:乡民对抓小偷特别亢奋!

西山乡虽然偏僻,但不是有一个水路码头吗?水路往上可以到达云海县城或者省城,往下可以去往广南,甚至港澳、东南亚。

正因为如此,所以西山乡的赶集特别有名,每逢圩日,附近三乡五里的乡民都会来凑热闹。西山乡隔壁的建集镇,‘白拈’闻名云海,‘白拈’就是扒手。

在苏晓辉的印象中,一到西山乡的圩日,建集的‘白拈’就会结队过来扒人钱物。偏偏西山民风剽悍,每回在圩日,一旦有人发现有扒手,只要大喊一声抓‘白拈’,就会出现满街的人去抓扒手的壮景。

乡民抓到扒手后,把人揍一顿,甚至打断手脚,那是常有的事。

他见过最夸张的一次,有一个扒手被一个卖猪肉的阿叔拿着杀猪刀追了好几里路,最后扒手跳到江里才跑掉的。

不过,跟他们西山乡抓扒手不同,现在路对面除了一两个人在追着扒手,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在远远的看着。

很快,扒手就越过街道,往他们这个方向跑了过来。

“……快抓住那两个扒手啊!”苏晓辉终于看清叫喊的是一个中年妇女。

他放下小桶,看到路边一家卖农具的小店里摆着好多扁担,就顺手抄起了一根。李国勇一看他的动作,连忙扎好自行车,也跟着抄起了一根扁担。

“你俩站住!”苏晓辉对着那俩人大喝一声。

那俩扒手看到有人拦他们的路,就都停了下来,这是他才发现有一个扒手手上拿着一把刀,他瞧了一眼:嗬!是‘牛角刀’,一种又长又尖,弯曲像牛角的一种刀具,他们这些扒手最喜欢随身携带的一种管制刀具。

苏晓辉对李国勇使了个眼色,突然,他俩莫名奇妙地大喊起来。俩扒手吓了一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神经病似的大喊起来,顿时愣了一下。趁着这机会,苏晓辉抡起扁担,大喝一声,将持刀扒手手上的‘牛角刀’打落在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