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重生1986:回到村里赚大钱

关灯
护眼
第7章 借自行车去县城(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啊什么啊,钱我不帮你拿着,估计还没到过年,你就已经乱花光了。”

“妈,钱我自己拿着就行,我还有事要做呢!”

“你要做什么?你能做什么?我跟你说,你别乱来!”

“我先睡觉去,困死了。”说完,他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房间,他妈还在厅堂那里和他爸叨叨絮絮。

本来说要补睡一觉,可躺在床上,他却怎么也睡不着。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西山乡六分山岭四分水田,乡民一般都是在丘陵种玉米、红薯,在田里种水稻。

西山乡土壤松软,富含硒等微量元素,气候又温和,种出的稻谷经加工后得到的稻米,米粒均匀,两头尖细,干净无杂质,外人称它为西山香米,记得后来还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西山乡有一条江沿乡而过,直通广南、港澳和东南亚,从晚清开始,乡里和周边县乡的物资都可以从西乡码头销往广南省和港澳地区。

感觉西山的地理条件还可以,但现实就是,西山差不多是云海最穷的乡。

西山乡的分田到户是1980年9月开始的,苏晓辉家五口人,分得水田三亩,山岭旱地六亩,还有一个共有的鱼塘。听他妈说,当初分田的时候,大队里有人欺负他们家,说他们家只有他一个儿子,另外两个是女儿,所以水田分得比较少,旱地多。他妈后来一说起这个事,就埋怨他爸老实,好欺负。

他有一个伯父,伯父在1969年就被县里的氮肥厂招去做了工人,虽然现在伯母他们也不住村里,但1980年分田的时候,堂哥、堂姐和伯母都是村里的户口,所以他们也是分得田地的。

奶奶没等到分田到户就已经去世,那个鱼塘就是他们家、伯母家和爷爷,一共九口人共有的,去年爷爷去世后,鱼塘现在就他们家和伯母家共有,其实鱼塘倒不大,两亩大小而已。

石莲子村的土壤和水源在整个西山乡是最好的,对已经重生的苏晓辉来说,就靠着种种水稻、玉米和红薯,感觉还是太浪费了。

这两天真的很累,他最终撑不住,迷迷糊糊的睡着了,中间连晚饭都没吃。

“喔喔喔”窗外的公鸡打鸣声,让苏晓辉又醒了。

现在是冬日农闲时节,他爸也已经结束了年前拉锯的活,所以他起床洗漱的时候,屋外还是静悄悄的一片。

本来他打算空着肚子出门的,但经过饭桌旁的时候,那碟辣椒炒头菜又让他改变了主意。他去到厨房,淘米、烧火,煮好了一锅粥。

把粥端到饭桌上的时候,他妈黄春梅也起床了。

“哟,今天怎么起那么早?”黄春梅看了一眼锅里的粥,感觉挺意外的,“连粥都煮好了,你要出去?”

“嗯,我等一下有点事要去找国勇。”

“你俩一天天无所事事的,前晚我和你说的事,你到底怎么想的?”黄春梅说到这里的时候,有点着急。

“妈,我不是说了吗,我现在不想去!”

“你现在是翅膀硬了,我说不动你了是吧?那我让你爸和你说。”黄春梅自顾自说地忙去了。

他盛了一碗粥,趁热就着头菜,很快就吃完了。

“妈,我出去了!”他和黄春梅打了声招呼。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听到他的话,他妈并没有应他,他也不管,出了门就往下垌岭头走去。

到了李国勇家,他娘正在厨房里烧火煮猪潲,见他这么早就上门,还以为他有什么急事,连忙问道:“小辉,你有事?”

“婶,没什么事,我就找一下国勇。”

“哦,他还在睡觉呢,这孩子,太懒了!昨晚听他说,你这两天带他挣了四块钱,我看他高兴坏了。小辉啊,我们家国勇头脑没有你灵活,以后你还要多带带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