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行者:传说之路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二十四章 决心(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李治平站起道:“我该走了,去与父亲道个别。”

妇人道:“族兄,喝上一碗再走吧。”

李治平笑了笑,道:“就不打扰你们了。”

看着李治平的背影消失在暗道口,妇人道:“他说道别?”

李喆弘道:“是,他要出访各城。”

妇人什么也没再问。

李喆弘把她揽进怀里,道:“要变天了,你害怕吗?”

妇人摇了摇头,把李喆弘抱得更紧。

......

天雷宫第六层。

身在相阁的人,在第六层背面都有居所,因为他们不可能每日都回到盘龙城的家中,再每日登上相阁,来回太耗时。

李令山和李治平也是如此,甚至连他们的家眷也身在第六层。

相阁一二层一片漆黑,但第三层却还有烛火。

窗前,李令山和李治平并肩站着,遥望遥远西方的星光。

李令山道:“苏壁要是看到现在的你,一定会感到很欣慰的。”

李治平道:“父亲也可以与苏老先生成为知交老友。”

李令山叹息一声,道:“此生也不知还能不能与他再见上一面。”

也不知是悲叹苏壁的命运,还是悲叹自己的命运。

李治平道:“都是为了世间苍生,各自有各自的战场,殊途同归。见与不见,都是战友了。”

不论哪个战场,都凶险万分。

李令山道:“你想好怎么保他了?总不能任由他一直在言城,却不擒他。”

李治平道:“他不会一直在言城的,虽然他没有与我明说,但他一定还有非做不可的事,还有非去不可的地方。”

上次与言行会面,没能拦下言行去黄龙山,那时李治平就知道言行之后还想做什么,所以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

而后在黄龙山又出现了白鳞,指向了玄武山中的玄武一脉。

那夜雷池倾泻后出现的龙吟和雀鸣,虽然被李令山刻意淡化不谈,但他们父子知道那就是黄龙神灵和朱雀神灵。

因为虽然几乎没有与李治平说起过一路来获悉的道界隐秘,但李治平与言行最后一次会面时,言行说的非去不可的理由是他能听到神灵的召唤。

玄武一脉的出现,加上神灵一现,就意味着五行的隐秘将慢慢揭开。

李令山道:“去灵雀山吗?”

李治平道:“应该是。”

李令山长叹了一声,道:“拖到他伤好了,再放他去吧。”

要去灵雀山,就要进入南野,一路都死地。尽管言行此时的修为已令人震惊,但还是凶多吉少,更重要的是,一旦进入了南野,李令山和李治平就再也帮不了他什么了。

唯一能为言行做的,就是让言行在言城尽量把伤养好。

李治平道:“这也正是我要去的目的。”

可以说,李治平向秦世厉托出一统王权的大计,得到出访各城的允准,本意就是要去言城保下言行。

至于之后,要向各城提及王权一统,不过是顺带,因为这件事,一提出来肯定无人理会。正如李治平与李令山所说,这是一颗种子,先埋下去,至于要多少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那要看之后的阳光雨露养分是否充足适当。

他当然不会像与秦世厉说的那样,用对各城的处置权要挟。

堂堂大秦世子,世间最高权力的接班人,就这样被李治平玩弄于掌骨之间。

也可看出李治平对言行的重视程度,李治平把整个世间都拉来了进来,不惜费时数月奔走于各城之间,只是为了保下言行的性命而掩人耳目。

不知不觉间,这两人成了相互依赖的人。

李令山看着李治平,道:“希望你的努力不会白费。”

李治平道:“不论结果如何,他值得我这么做。”

在李治平心里,言行就是他将要埋下的那颗种子能否破土而出的关键。

毕竟一片黑暗,什么也长不出来,有了光,才有生长的希望。

言行,就是那道光。

李令山道:“仪仗都已为你准备好了,天明就出发。去看看,好好看看这个世间。”

这也是李治平第一次去外八城,即便是这父子二人身上,也有束缚。

但李治平并没有激动,平静地道:“希望日后能走到更远的地方,看看外面都有些什么。”

他的心,没有束缚,心存高远。

他虽不是修道者,却也向往着有朝一日能看清这片天地,能走到天地的尽头。

李令山道:“那个木匣,我已交给了窦渊,他会替你带上。”

李治平惊讶地看着李令山,道:“父亲...”

李令山道:“我本来是不愿它见天日的,但你既然要去埋下那颗种子,带上它,才能填上土,不至于被风吹走。”

李治平深深吸了一口气,道:“多谢父亲。”

李令山道:“不过那第一页,我撕去了,那是你多年心血,别怪我。”

李治平道:“也是父亲的心血,撕了也好,行者可以舍弃自己的名字,我们也可以。”

这对父子心里,已怀着与行者同样的决心。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