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男二扶正系统(快穿)

关灯
护眼
215、侯爷打脸宝典(二十三)(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常嫣嫣也绝不会料到, 兜兜转转这么多次,身处一个专为她算计的陷阱之中, 即便母妃在此, 她也无处可逃。

念及此,君锦也难得生了些许怜悯之情来,毕竟比起今日为常嫣嫣备好的“大礼”,她当日施与自己的那些痛苦与磨难,委实算不上什么。

至少她不为旁人接纳之余, 还有一个邵捷愿意亲自上门求娶。而若是常嫣嫣声名狼藉,今日之后又会有几个纨绔愿意捡她这双破鞋。

雪珠扶着她缓步走上石阶, 嗓音柔似春风:“小姐不妨开心些, 您看不上那邵府公子,主子总是最疼爱您,自然不会将您往火坑里推。”

君锦玉垂首掩去眼底精光, 犹犹豫豫道:“哥哥待我极好,锦玉甚是感激……只不过嫣姐姐也是哥哥的妹妹,今次若按着哥哥的计策, 陷她于不仁不义之境,锦玉也会良心难安……”

“这些都是她自个儿自找的, ”碧珠暗暗冲谢嫣的背影抛了个轻蔑的白眼,“谁叫她平白无故仗着王妃的愧疚之情侣欺负您?小姐就是心太软,对待这种人不尽快打杀了,难不成还要留着她继续给我们使绊子?”

“是我大意了,”君锦玉颇为无奈地揉了揉眉心, 看似十分挣扎煎熬,“哥哥的大业,也因嫣姐姐的关系一再搁置,她虽身世可怜……未免也太碍事……”

“所以啊,”雪珠笑眯眯续道,“嫣小姐早先嫁出去,于我们府上众人才是大义。高献好歹也是虎贲将军的嫡子,生性不羁洒脱,将来可是要承袭爵位。正巧嫣小姐性子也与他很是合得来,嫁与他为正妻,岂不是比嫁进那些刻板规矩多的世家,要来得快活得多?”

君锦玉犹如被她说动,狠了狠心一闭眼,十分克制道:“也罢,看在母妃的面子上,我也不计较她以前做的那些错事,她嫁与那高献,我也算与她两清。”

雪珠碧珠由衷笑道:“小姐这么想才是正理。”

往来钟灵山与京城之间的,大多为京城颇有名头的权贵。

由于此地距离京城有些远,且寻常百姓苦于糊口奔波,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过来游山玩水,是以来此踏青的男女,多是出身不凡的世家后人。

有商贾一掷千金买下此处山湖,又砸了不少银子修建起亭台,另还提供食宿,专供游人登山踏青游乐。

穿过空地甬道的尽头,湖畔边就零零碎碎建着几座临湖小楼,只需立在二楼窗轩前俯视望去,便可将漫山湖景尽数收入眼底。

她们早些忙着赶时辰,出行前也未用早膳,正巧这湖里多的是味美肉嫩的湖鱼,寻几个手艺不错的厨子,做几碗鱼羹也十分容易。

君恪事先打点好所有事宜,雅间也早先与掌柜商议备好,不必再劳烦人费神。

谢嫣陪着于氏走上陡峭狭窄的木梯,觅得之前备好的雅间推门进去,她将将走到一人宽的窗边,正要作势推窗赏景,却听于氏叹了口气,低低道:“嫣嫣,母妃今日领你出来,为的就是叫你好好散一散心。”

谢嫣心中略略一拧,喉咙有些微发紧,却缓缓蓄起一个明丽的笑容:“王府中的景色本就幽美,我近日好得很,母妃不必担忧。”

于氏还欲说些什么,君锦玉却跟着君恪攀上二楼。

于氏望了眼二人身后乌泱泱的随从,倒也适时止住了话头,只不动声色按住谢嫣的手背拍了拍。

三人围着雅间中央的酸枝木八仙桌坐下,君恪对着前来奉茶侍候的堂倌随手比了个手势,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堂倌就领着几个婢子,端上一盅鱼羹并几道爽口小菜。

君恪慢悠悠用了半碗,便放下筷箸,默了片刻,面色有些不悦:“为何还不见邵府的人过来?”

那堂倌也是个见过世面的,虽被他严厉的目光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倒也没因畏惧过甚而失仪。

他深深作揖回禀:“回王爷的话,眼下湖水已融得差不多,正是个泛舟的好时节,邵大人许是寻船家租船,这才误了时辰……”

不待他再解释,君锦玉忽然扯了扯君恪的衣袖:“哥哥无须这般着急,他们误了些时辰也没什么,我看这里景色极好,用完了饭去窗台那边赏赏湖也是妥当之举。”

周妈妈便在一旁打着圆场:“小姐许久未出来,这等烟波浩渺的湖可没怎么见过哩。”

“也罢,”君恪微微颔首,眼底阴霾散去,慢慢浮起一抹迁就和宠溺,“玉儿且在此陪着母妃说说话,我出去瞧一瞧。”

君恪一走,这满屋子里陪侍的人,也一下子少了一半,雅间内顿显宽敞明亮。

这座小楼本就临湖,故而清晨还有些料峭寒意未曾褪去,生怕冻着主子,下人也没敢主动前去开窗。

于氏却不顾这些,唤冯妈妈取来一件厚氅披上,见身旁两个姑娘裹得还算严实,便吩咐堂倌将观景的窗轩打开。

雕花菱格窗打开的一瞬,有夹杂着碧草红花芬芳的湿润水汽,争先恐后钻入窗沿。

即便是坐在二楼朝着远处放眼望去,窥不见这湖的边际,也难以推测出湖水之广。

湖面平滑如铜镜,偶尔微风掠过湖面之上,才撩起几道不浅不深的涟漪,混着湖畔翩然散开的柔软花瓣,一齐流淌着流向远处。

湖上雾霭沉沉,连四周的翠山也仿若宣纸上一点点晕开的山峦,端的是缥缈悠远。

这湖据说极深,故而湖上这些撑船的船夫,就没一个不会凫水的。

可会凫水是船夫,定州常年旱灾频发,常嫣嫣又哪里会水呢?

不知想到了什么,君锦玉愈发觉得心中快慰激动,连嘴角也抑制不住上扬。

她正沉浸在幻想中无法自拔,冷不丁听见身旁的于氏问道:“锦玉是想到了什么,竟如此高兴……不妨说出来,也好叫你嫣姐姐乐上一乐……”

她猛然回过神,但见一屋子的人都盯着自己,一时间也有些六神无主,顿了须臾,才磕磕绊绊辩解:“没什么,锦玉就是在寻思,邵府之人怎的还未如约前来……”

“小姐,”周妈妈故作夸张得捂住她的嘴,“您怎么当众将这等闺阁心思当众说出来……知情的人,说您担心小王爷被这邵府人惹得不悦,不知道还以为您……”

语毕又拿眼睛去偷看谢嫣。

君锦玉羞得满脸通红,慌忙扯下周妈妈捂住她嘴巴的大掌,吞吞吐吐道:“我……”

这等小女儿的姿态倘若放在以前,于氏莫不早就哄上了几句。不晓得是不是因为锦玉先前令她太过失望的缘故,如今竟觉得她这举止叫人不怎么舒服。

于氏搁下碗筷擦了擦嘴,疏疏淡淡道:“这些话在我跟前说说也就罢了,可不要在外人说,免得又叫旁人挑我们王府的错处。”

从前使惯的小手段今次忽然起不上半点作用,加上又遭了于氏一顿训斥,饶是君锦玉脸皮再厚,也禁不住这样的冷嘲热讽。

她脸色一白,指尖恨不得绞断怀里这方手帕,她咽了一口气,垂下头弱弱道:“锦玉往后定会慎言,还望母妃不要生气。”

于氏起身踱步到窗前:“今日是你与邵府公子约好游湖的日子,暂且不必计较这么多。”

君锦玉默默称是。

这酒楼里的鱼羹,味道甚是不错,谢嫣多喝了一碗,舀尽最后一勺的时候,忽听外头响起一阵脚步踩踏木楼的动静。

她抬头便见君恪大步推门进来,引着一位做官家打扮、服饰端肃,看上去约摸三十多的夫人,对着于氏道:“母妃,这正是邵夫人。”

于氏是上了皇室族谱的王妃,身份自然比邵夫人高了不止一星半点,按照宫中礼节,邵夫人还应当向于氏执礼。

于氏素来不喜用身份压旁人,寻思等到两家小辈成亲后,想来邵夫人也是亲家,这般多礼倒显得有些不妥,便免了邵夫人的礼。

邵夫人歉疚道:“早上过来的时候,途中出了些意外,这才耽搁了不少时辰,叫王妃在此多等许久,是妾身之过。”

“无妨,”于氏示意她坐下说话,“误了时辰委实算不得什么,只要府里人安好就是不幸中的万幸。”

即便面对的是锦亲王妃于氏,邵夫人神态之间也不见惶恐不安,言行举止不说贵气逼人,也是十分得体大气。

两府主母寒暄数句,邵夫人望了眼窗外的湖景,见湖畔已经泊了几只画舫,便主动开口道:“犬子眼下正在楼下雅间里候着,若是锦玉梳洗妥当,不如随同邵捷去湖心岛赏赏花。”

于氏满口应承下来,微微侧过身子嘱咐周妈妈:“快些带小姐去隔间里整理行装。”

周妈妈惦记君锦玉这桩婚事,届时倘使如愿做了邵府少夫人,她身为陪嫁姑子随君锦玉一同上门,身份也只增不减,比在王府寄人篱下,仰人鼻息过活可要轻松许多。

她屁颠屁颠去搀扶君锦玉起身,不多时就转去隔间更衣。

君恪也寻了个借口遁走,他淡淡道:“母妃与邵夫人且在此好好说些体己话,儿子便去楼下同邵公子见个礼。”

于氏点点头:“这里有人侍奉,你大可放心下去。”

君锦玉与君恪一走,坐在桌子旁的谢嫣显得十分打眼。

邵夫人这才隔着人群留意到她,蹙眉思索一瞬,猛然间记起眼前这年纪轻轻的姑娘是何人。

原以为自定州那等苦贫之地出来的姑娘,神态模样也十分怯懦粗莽,不想见了真人,居然是个神采不输君锦玉的贵女,完全不似料想中那样畏畏缩缩。

到底是皇室宗亲血脉,即便沦落到那等境地,也没能消磨骨子里的皇室气韵,相较之下,君锦玉则被她衬托得过于平淡了。

邵夫人说不上心里是什么滋味,邵捷这孩子轻易不动欲念,一旦动了,就是十匹马也拉不回来,既然喜欢君锦玉这样的小家碧玉,她几次三番阻拦无果,寻思邵府里人丁简单,就算君锦玉是个不安分的,也有法子治她,邵夫人遂只得厚着脸皮替他求娶。

她目光定了定:“这位应是君小姐罢,王妃儿女双全,果然好福气。”

于氏闻言笑弯了一双杏目:“哪里及得上夫人有福气,嫣嫣上回进宫赴宴,太后赐婚人选还未定下,也不晓得会许给哪户人家。眼下也就是锦玉叫我省心些,竟能被夫人的公子看上……”

邵夫人心中可谓是有苦说不出,她本不中意君锦玉,见锦亲王府待这养女不错,邵捷又喜欢她喜欢得紧,才松口允诺邵捷娶她过门。

她挤出一抹笑容,涩然应道:“王妃谬赞了,犬子哪里似王妃所言这般出众。”

于氏也不见外,招招手唤谢嫣:“嫣嫣你来。”

连君锦玉这个唱戏的旦角都走了,谢嫣独自坐在桌边本就难熬。乍听于氏开口唤她过去,她立刻如蒙大赦般疾步上前。

“这位正是邵夫人,一会子锦玉他们去游湖,嫣嫣你不妨就跟着母妃四处看看,反正难得出一趟门,瞧你整日闷在府中也无事可做,不如趁着这个时候好好散散心。”

能处在于氏眼皮子底下,免得一着不慎中了君恪事先布好的天罗地网,谢嫣当然求之不得。

她向着邵夫人屈膝行了晚辈礼,随后紧挨着于氏坐下,仰头笑眯眯道:“都听母妃的。”

谢嫣又陪着于氏坐了会儿,正漫不经心把玩着手腕上佩戴的镯子,隔着雕花窗却陡然瞥见君锦玉金红色的身影。

她果然并非真心喜欢那些过于素淡的颜色,之所以自打她回府后,时时喜欢穿些素衣,无非就是想借此博人同情与爱怜罢了。

事实上她此举十分见效,尤其是君恪这样自视甚高的男子,素来偏爱怜弱的姑娘,正巧君锦玉对了他的胃口。

老太妃与于氏虽长了君恪一辈,可府里的荣华富贵到底仰仗君恪谋取。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君锦玉她不需要讨好太多人,只要牵动君恪的一心一念,就能得到所有她想要得到的一切。

远处湖面上缓缓驶来一艘画舫,木浆划破平滑的湖面,似一滴自镜面上跌落的水滴,格外引人注目。

君锦玉繁复的裙摆被湖风吹得纷纷扬起,最后又打着旋垂落在脚边。

她裙摆上头绣着的朵朵牡丹迎风怒放,在披风的掩映下若隐若现。腰身被那朱色与金色勾勒得不堪一握,十指染着淡粉色的蔻丹,一头鸦羽散在脑后,模样嫩如三月春花。

而一旁在岸边守着的君恪,侧头看向她,看那神情,竟像是已经痴了。

见过那么多三观不正的剧情,但是面对君恪这种一旦精.虫上脑,就不知道什么叫骨肉亲情的叉烧,谢嫣仍旧忍不住唏嘘了几声。

她摇了摇头,不屑地转转腕间手镯,末了又仔仔细细拢好袖口。

于氏也留意到楼下的锦玉,瞧着外头随从众多,天气晴朗明丽,是个外出散心的好日子,便也有些跃跃欲试:“东湖畔那里的桃花开得正浓,他们小辈去游湖也罢,我们倒不如去那里赏一赏花。”

沿着陡峭木梯小心翼翼下至一楼,谢嫣跟在于氏身后出了酒楼,只不过是这一瞬间下楼的功夫,湖岸边却停了好几艘画舫。

邵夫人本是要叫邵捷过来给于氏请安行礼的,于氏却柔声婉拒道:“上回来府中做客,就已经见了令公子一次,今日就别打搅他们的兴致,我们快些走吧,临到午膳再遣下人叫他们回来,倒那时候再行礼也不迟。”

于氏这般坚持,邵夫人也不好再说些什么,故而只不甚放心地向湖岸边瞧了一眼,也同于氏并肩走至东湖畔。

两位长辈走在前头叙话,谢嫣身为晚辈定然不能打搅,她留心着距离,一直不远不近跟在两人身后。

于氏时不时回首看上一两眼,看她紧紧跟在后面,复又放心地收回了目光。

走了数十步,身侧渐渐传来画舫靠岸搁浅的动静,谢嫣往里策挪了几步,一个做小厮打扮的青年忽而跃下船头,指着她一拍大腿喊道:“君小姐!”

这一声“君小姐”唤得中气十足,恭谨之余,甚至还夹杂着些许庆幸之情,就是君恪平日与她吵嚷起来,也没他这样底气足。

谢嫣驻步循声侧望过去,小青年生得细瘦,看这副细皮嫩肉的样子,就知不是船家花钱雇的水手,而是那些贵人身边侍奉的小厮。

春芷惦记君恪先前的所作所为,生怕这又是君恪布的一招棋局,狐疑地打量他片刻,最后才不动声色问:“你是何人?”

“先前只有一面之缘,小姐那日未曾留意过二九,就算不记得二九,也不是什么大事,”小青年有些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如今……如今小姐与我们公子有缘……能娶得小姐这样的姑娘为妻,可不就是我们公子求也求不来的福气……”

春芷听他前面的言辞,虽然觉得没头没脑了点,但也能入耳。可这泼皮忒不晓得分寸,越说便越是过分,到最后竟口出恶言肆意玷污小姐的闺誉。

春芷的脸色一刹那变得十分难看,她日日贴身伺候小姐,小姐见了什么人,又与什么人打过交道,无人比她更为清楚。

自打入京以来,小姐除了日日与刀疤容大郎他们身在景梅苑,所能有过一面之缘、又被对方这般牢牢记住的外人,唯有上次那个险些对她们不善的纨绔子。

晓得小王爷不会轻易放过他们景梅苑,却不想下手如此狠绝,上回计策落空,非但没有叫他收敛些,反而愈发变本加厉。大有不将小姐嫁给那个纨绔子,就不会轻易停手的意思。

春芷所能想到的细枝末节,谢嫣自然也能揣度得出。

她不认得眼前这个颇为自来熟的小厮,何况于氏就在不远处,也难以想象此人究竟胆大包天到了什么程度,竟敢当众胡言乱语。

若他是君恪刻意安排的人,毁坏她名声是小事,可万一后头还留有后手,更需仔细谨慎。

所幸她穿得素淡,钟灵山除了锦亲王府与邵府,又不是没有旁人来此踏青游湖。她淹没在人群中,又紧紧跟着于氏与邵夫人,就算要下手,也不得不费些力气。

谢嫣指着不远处正手握帷帽,候在一旁的君锦玉,肃然道:“这位小哥怕是认错了人,我可不是什么君小姐……你瞧见那边那个穿金红色八破裙的姑娘没有,那才是锦亲王视如珍宝的妹妹。”

小厮脸上立刻浮起一抹迷茫又欲言又止的神色来,他看看谢嫣,又瞧瞧不远处那抹艳丽窈窕的身影,挣扎着嘀嘀咕咕道:“不是么……二九明明记得,公子那夜在宫里见到的,明明是……”

他挠了挠头,眼睁睁看着谢嫣走远。

正瞧得入迷,画舫上悬挂的帘子由人从里侧挑开,一个容貌端正,气度儒雅的青年自里间步出来,微有些诧异:“二九,你方才在同谁说话?”

“方才见着个和君小姐生得很像的姑娘,”二九闻言泊好画舫,迎他下来,也没将方才的意外放在心上,“不过衣饰太过素净,许是二九眼拙认错了也说不准。”

邵捷无可奈何摇着扇子:“你素来做事马马虎虎,幸而人家姑娘大度,才没计较你这点出格举止。”

二九脸上有些挂不住,露着八颗大白牙,干干笑了几声。

不远处候着不少锦亲王府的侍卫,尤为那抹金红色倩影最是引人注目,见此情形,邵捷心底里不禁溢出了几许愧疚之情。

清晨他们出府意欲行往钟灵山,途中却被不知从哪里流窜而来的乞丐堵住了路,那些人死占着官道不肯让开,邵捷又不愿与百姓为难,寻来官府后,这些人又做鸟兽散得没影,最后也值得不了了之,而他也误了与锦亲王府事先商议好的时辰。

自那夜皇城一别,他脑海中日日盘旋着君锦玉的笑颜。那个姑娘不卑不亢接下容太后懿旨、执杯饮茶的姿态在他眼前久久挥之不去,似乎只要闭上了眼,就能触及那道鲜活生动入骨的影子。

可惜娘看重女子德行,君锦玉前些日子又在京中闹出了不小的风波。尽管邵捷明白那样特立独行的姑娘,定也不会将这些不堪入耳的流言蜚语放在眼中,可他也没有那个勇气敢将心意说与娘听。

由此忧思过度,加上平日公务繁忙,顾不得用膳,是以才患了场大病。

只是这病来得甚是及时,娘不忍他这副为情所困的憔悴模样,不得不退步妥协下来。

说是只要那君锦玉不是爱惹是生非之人,倒也能允她嫁进来。

邵捷欣喜若狂之余,精神气也恢复了大半,终于不再整日病恹恹地依赖参汤吊着命。

多日积攒下的郁气,在得知王府应下婚事后顿时一扫而空。

他越想心中越是忐忑不安,锦玉虽不是王妃的亲女儿,却也被当做掌上明珠娇养多年的,若是他出了一点差错,岂不是会寒了他未婚妻的心。

邵捷犹如身处一片冰火两重天内,一想到心心念念的心上人待他孝期过了,就要嫁他为妻,心头就似舀了一碗滚烫开水。

然而转念想到君恪那副冷淡疏离的态度……邵捷就像是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里里外外都透着寒凉。

他疾步上前,敛衽对着君恪深深一拜:“邵捷不才,见过小王爷。”

君恪瞳仁倏然缩紧,他负手俯视眼前这个在京中颇有清誉的邵捷,眸底有刀锋般凛冽的光晕一晃而过。

他实则很赏识邵府家风,不论是邵祭酒,还是年纪轻轻就官拜翰林院的邵捷,均是八王爷幕僚的最佳人选。

只不过邵府今次犯下的错误,却是他们穷尽满身才华与衷心,也无法弥补的大错。

若他有一个自小疼爱的亲妹妹,而不是常嫣嫣这等只会窝里斗的妖女,他大抵也会满意邵府这门亲事。

而邵府恰巧错就错在此处,一则求娶的不是他亲妹妹,其二就是招惹了他的锦玉。

他一个眼风扫过去,二九差点被他冷厉的目光吓得尿裤子,掐了把自己的大腿,才稳住自己没能当众给邵府丢脸。

君恪扯开嘴角,下巴微微紧绷,望着他冷笑道:“你倒有眼光,竟看上了锦玉。”

君恪一直就是个不苟言笑之人,对待容太后与圣上也仅是面子上的恭谨而已,旁人更不必再提。

邵捷只当他仍对邵府心存芥蒂,也没觉得他态度这般不阴不阳有何异样之处,故而十分诚恳道:“小王爷尽管放心,若是与君小姐……邵某定也将小王爷视作嫡亲兄长,万不会悖逆小王爷的决断。”

君恪觑他一眼不再言语,嘴唇紧紧抿成一线,是个人都能看出他此刻心情极其不好。

邵捷神色不变如初,对着君恪行了一礼,随即踱步至君锦玉身侧,比了个“请”的手势,因着心中忐忑,言辞也不甚明晰,有些结巴道:“君小姐……可否随邵某前去湖上一揽?”

君恪目光骤然沉凝下来。

莫说邵府的小厮,就是连雪珠碧珠这样的高手,也惊惧万分,不敢贸然出言做这个出头鸟。

久久无人应他,邵捷渐渐手足无措,君锦玉攥紧手中丝帕,将他面上窘态全部收归眼底。

寻常人视邵捷为乘龙快婿,可邵捷却入不了她的眼。

如果她还是当初那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锦亲王府嫡女,哪怕想嫁的定安侯、甚至是入宫,于氏与君恪皆会尽力满足。

常嫣嫣眼下的不能嫁,可等这阵子风波过去,于氏给她挑的夫君又岂会比邵捷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