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荔园80后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三章 天上星星地上人(一)(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弯弯的月亮爬上石华坝上那棵大乌桕树梢,从纸薄的菱叶和纤瘦的细枝间撒下片片银斑,同满天飞落的繁星,一荡一漾地随着哗啦啦的流水跌入坝下水塘里。

水塘里的菱角开始成熟了,散发着满池的清香。些许过路人得闲便驻足欣赏,心中难免浮想翩翩:就像掀开新娘子羞涩的红盖头偷偷瞄一眼,若是翻开漂浮在水面上的菱角叶子,清水底下定是隐藏着无数个翠萌萌、水灵灵的滚圆“小牛角”。而孩子们更是翘首盼望着商贩过来一采收完,便可以鸭子般纷纷扎入水底去捡漏。

夏夜的红砖社员埕很是热闹,大人小孩,男女老少,乘凉的、吃饭的、聊天的齐聚一埕。三五成伙的小鬼们也啸聚起来玩各种规则、不规则的游戏。

“往日过,要问莆田哪里的菱角最好吃?无人不知晓咱白杜塘!”陈十三叔公自豪地捋着白胡子,抑扬顿挫地讲起古来:“这白杜塘自古乃是咱厝莆田四大名塘之一,为什么称为白杜塘呢?因为塘边岸上开满了白色的杜若花。状元方回……”

“对,对,咱白杜池、白杜塘的菱角那才叫好吃!”十三叔公的开场还没起好呢,就有后生仔高亢地打茬子,惹得他满脸不高兴,默默拄着龙头拐棍,闭上嘴不言语了。

“在哪里?在哪里?”旁边追来逐去玩耍的孩子耳尖,停下脚步赶紧凑过来打听。

“哈哈哈!讲吃耳朵尖。在哪里?在你们学堂底下!”大人狠狠地拍了一下他的屁股,三三两两蹲在青石矮墙上哄笑起来。

孩子们莫名其妙:“我们学堂哪里有什么水塘?更别提菱角!拿我们开玩笑呢!哼!”

他们悻悻地跑开了,由鬼子俊带领,在社员埕上组织玩起“警察抓小偷”。

“是啊,那也是我做细个的时候啦!四面八方涌来的贩仔们一走,守在岸上的大人小孩卷起裤腿拿起网兜抢着下塘捞漏。回厝放锅里一煮,简直好吃得没法讲!个大肉糯,再也没有这样的好菱角啦!”老跃进难得也跟着回忆起他童年记忆里白杜池捞菱角的盛况。“后来怎么着?拉来一部队人,军民团结力量大,移山填海,填成了溪白小学和数十亩水田。真是大厉害!”

沧海桑田,白杜塘至此完全走进文字的尘埃,淡出当地百姓的记忆,成为了正真的历史。所幸,遗留下来了“溪白”、“白杜”、“塘边”等几个地名。

“古人讲,菜头果子尾。”陈十三叔公接茬又开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了:“咱不讲荔枝陈紫、状元红,就白杜塘的菱角、霞溪尾的橄榄,统莆田哪个不知哪个不晓?咱下尾的果子不盼头不盼尾,从头好吃到尾。”

“十三公啊,咱村现时早就不叫下尾啦!叫溪白!溪白!”有人出来纠正十三叔公坚守了一辈子的固执理念,却被他轻蔑地白了一眼,努努干瘪的嘴,叹了一口气又不言语了。

大头同鬼子俊向来不和,对他更是嗤之以鼻。他认为一方面是鬼子俊欺凌弱小、拉帮结派,一方面是人各有志、“道”各有道。虽然鬼子俊名声在外,但是仗着家世,总能招徕一些趋炎附势的同党们来众星拱月。

相对于鬼子俊的“正规军”而言,大头和他的几个手下可谓是歪瓜裂枣、不成体统。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个别“墙头草”临阵倒戈的现象,令他大丢颜面。于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鬼子俊不带头挑衅,大头领着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伴偏居一隅,倒也相安无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