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特摄粉的异界之旅

关灯
护眼
第三百六十五章 发迹(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之前写的不好,于是删了重新写。

既然是改造,就得有人有钱。

而关于这两点,李差不多是全都占了。

先说人。所谓,打仗靠老乡,出门在外靠朋友。对于这两点,有着良好基础(李老爹和刘嗣昌)的李特别明白。毕竟,李老爹就是靠着一帮家乡子弟兵混起来的。

这并不是说外人不好用,而是老乡知根知底,有着先天的优越条件:从小到大,你某某某干什么老子不清楚?

这也就免去了面试关。

而刘嗣昌手下那一干兄弟就更不用说了,从小混到大,吃住在一起,那感情是特别的深,一有事,喊一嗓子就能来。

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李千秋也打算有样学样。而恰巧,当时各大派的弟子们正好到了要下山为国家站岗的时候。

所以李千秋打算回一趟羽化教,招募些帮手。

“毕竟是自家师兄弟,应该好说话。”

抱着这个打算,李千秋回了紫极峰,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人家连山门都没打算让他进。

“这等忘恩负义的小人,留他何用!”

刚到山门,通报还没半个时辰,就有一大帮长老内门弟子之类的人物把他给团团围了起来。当时现场火药味十足,中低层长老和弟子们手上都带着家伙,大有将李千秋给立地正法的味道。

原因没别的,就因为他加入了刘老爹的队伍。

毕竟,刘老爹可不是啥善人,从当初,把某派灭门,另一派一家三口全杀绝的做事风格看来,羽化教要是没在刘老爹手上吃过大亏,那是极其不现实的。

所幸,当年无为道长还没上疏弹劾刘老爹,羽化教第一头头的名头还在那位仁兄的头上带着。

所以,作为无为道长亲自带上山的弟子,当时的李千秋,最多就是挨了几句骂,多了一顿打——毕竟是人家山头,心里又有愧疚,李千秋在能耐也不好干啥。

更况且,那堆人里头,还有他老丈人呢。

作为紫极峰的高层长老之一,老丈人的爹自然不会干这等掉价的事情,但老子不好出面,不代表儿子不办事了。

当时那顿打,就数着这位老丈人打的最凶。

毕竟老丈人在之前是打心底里重视这位连续突破境界的女婿。所谓以前有多重视,现在的打就有多狠。

于是,顺理成章的,在老丈人出手后,其余人都不出手了,静静的看着这位老丈人手脚并用的大展神威。

打完后,李千秋就被关了起来,等待羽化教各位高层做出判决。

其中,不是没人猜过结局:毕竟是自家子弟,李千秋的待遇,不是假借闭门思过的名头,扔进禁闭室关上几年,就是废了武功,逐出师门。毕竟以前,规矩就是这么定的。

而按照李千秋的罪名和资质,大抵是不会逐出师门——最多关上两年就算了。

可事情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准他带子弟下山历练。”

这话一说出来,在座的众位高层长老立马就坐不住了:“这怕是不符合门规!”

七嘴八舌的,无为道长的众多师兄弟和师长们议论了起来。

可不管那些人怎么说,无为道长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硬是要把李千秋给放出来。

毕竟,当时算卦的是他,引李千秋走上这条路的也是他。

而当时那卦老天是没让他算出结果,可某些过程,无为道长的确是看到了。

其内容不仅包括长麟现在的状况,还包括了李千秋镇守边疆的样子。那模样,简化来说就是:丰衣足食,百姓安居乐业。

而这,用历史评语说就是:若用此人,必保边疆无恙!

所谓:药医不死病,道化有缘人。作为几千年落座于长麟的名门大派,又作为这个门派的领头人,无为道长的胸怀真可谓比海还深。

当即就说出了自己当年的卦,以及自己的判断,并向在座的众人承诺,有事,他愿一人承担。

终究是拍板的掌门人,那句一人承担的话说出来,就没几个人反驳了。

可不反驳归不反驳,私下穿小鞋却不是道长大人能够左右的。

尤其是李的老丈人,摆明了跟自己闺女说:你要是还认我这个爹,就离他远远的。

老丈人的态度都这个样子,其他人的态度就更不用说了。直接用一个数据说明吧:当时要下山给国家站岗的一共四百多名弟子,捞到李千秋手里的,就特么十三名。

而且就这十三名,还是看在无为道长的面子上,“自愿”跟他去的。且这帮人还给李千秋带了个惊喜:从此之后,你就不是羽化教的人了,哥几个到了历练完的时间,也会自己走。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好消息给你——拿着无为掌门让我们带给你的这把剑,该干嘛干嘛去吧。

不过在历练完成之前,我们这帮人暂时还是会听你话的。

看着眼前这帮人,和交到自己手里的那把剑,李千秋算是明白:今后,这紫极峰自己算是不用来了。

而眼前这帮人,就算加上自己,也总共十四个,就这十四个人,别说出去打仗保卫边疆了,能收拾个土匪山寨,李千秋就该偷着笑了。

好在,李老爹还是比较给力的。

听说自家儿子考上了武进士,要带兵出去打仗的理想,李老爹不含糊,直接从家乡弄了一批子弟兵过去,任由自己儿子挑选。

毕竟在辽东地区,李老爹这个游击将军还算吃得开,外加当年李千秋的名头也盛,即便没了羽化教,可刘干爹的名头在当时却比羽化教强多了。

毕竟一个在山头混,一个在内阁混,俩人啥差距,各位大人还是分得清的。

所以对于李老爹这番坏规矩的行为(没有命令,私自募兵是要杀头的),当时也没几个人说啥。外加刘嗣昌又通过自家干爹给了某些人压力,那自然,事情进展的非常顺利。

看着赶到眼前的这帮子弟兵,李千秋没有上头,而是当场就进行了一场考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