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特摄粉的异界之旅

关灯
护眼
第三百六十四张 大孝子(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这下子,前途是稳了。因为榜眼必定入翰林院,必定能当庶吉士。

当内阁首辅不敢说,但来日方长,要是经过几十年的你死我活勾心斗角之后,他还在京城混,官拜尚书,加个某某殿大学士,还是可能的。

所以此时李千秋的前途闪闪放光芒。

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但没想到的是:到最后,这光芒楞是没放成。

原因就在于他是羽化教的弟子。

虽说长麟各教入京当官不受禁制,且高官厚禄的也不少,但跟正经入仕的官员来说,在他们眼里,似李千秋这等门派弟子入仕,终究是邪道!

在入仕之前,你学的是什么?是道教经典,是阴阳学,而这等书籍,在正经读书人眼里,是杂学!

若是靠着国家赏赐,似无为道长一般,有个尚书的名头,到还好说。毕竟这从根本来说,是国家赏赐的。换句粗话说就是:我长麟泱泱大国,亿万之家,给你个尚书的名头,让你入朝当官,给个虚职,那是看得起你!

但要是像李千秋一样,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考进来的,那就不行!

门派子弟,读了几年圣贤书,不仅入了榜,还高中了榜眼,到最后,还得进翰林院?

这绝对不行!

且不说士族大家会怎样看,即便是寒门子弟,也会真的心寒。

毕竟蛋糕就这么大,该怎么分,早就定好了。以前看在皇帝的面子上,给点儿就给点儿,但现在,你居然还嫌不够,还想要再分一点?

这绝不可能。

外加李千秋是将种出身。

各位不要觉得将种是夸人的话,在当年,将种这两个字的含义是:臭当兵的儿子!

包括,但不局限于:文盲,粗鲁,无礼仪教养,且不识字。

所谓文化人,骂人不能有脏字儿!

于是这帮人开始了,从李千秋小时候查起,到最后的考试成绩,这帮人查了个遍,但最后,却又不敢查了。

原因没别的,这帮人也不想想,判卷子的考官跟他们是一路人,但为什么还是给了李千秋一个榜眼的名次?

这不仅仅是看在无为道长等门派大佬的面子上,更在于,李千秋的考卷确实写的不错。

在还未知道写这张考卷的考生是谁的时候(未防止作弊,考生的考卷在交给看卷子的考官前,不仅会采取匿名手段,还会交给一个人统一抄写,保持字迹统一),考官们原本给李千秋定的名次是状元,但了解之后,才给的榜眼。

不是说,不想给个二甲,或三甲之类的名次草草了事,只是怕皇帝心血来潮,看考生的卷子,万一看到了李千秋那张卷子,或是在殿试的时候,李千秋超常发挥,众位考官就得歇菜了。

重新考试这等事暂且不说,要是皇帝气急了,来句:“你们是怎么办事的!这等优秀考生,才给个三甲!”之类的话一说,一干官员们乌纱或工资,可就完蛋了。

要是运气再不好点,外放或丢官都是不一定的事。

但卷子写的确实太好,没办法的办法,才给了个榜眼。不说恶心吧,但状元的名头你是别想拿到了。

这样一来,皇帝开心,大臣顺心,且自觉只要考中,就无所谓的李千秋更加安心!

于是乎,热乎的李榜眼出来了。

骑大马,挂红花,身边跟着一帮敲锣打鼓的仪仗游街,李大榜眼内心对未来充满希望。

但希望过后,就是失望了。

既然阻止不了你中榜,那就不让你进翰林院!

恰逢当时刘继业已经入阁,风头正盛,且跟无为道长等人已经擦出了火花。所以,在刘继业的授意下,众官员的一致推荐下,李大榜眼摇身一变,成了御史台的御史,准备巡按东南沿海。

一个刚入朝的考生成了御史,你不要觉得这是件好事。要知道,当时东南沿海很乱,贼寇横行无忌,已有数百村庄成了废墟。

可真称的上是:流寇遍地走,官兵满山逃。去那儿当官,运气不好,没几天就得为国捐躯。

外加刘继业的养子刘嗣昌正好也在那儿剿匪,所以干脆的,刘老爹打算来个借刀杀人——等李大榜眼去了之后,吩咐自己干儿子随便找个机会把他办了。然后再往上一报,说:新来的御史忠心为国,刚到地方就亲自上战场杀贼,然后为国捐躯了。

本来,刘老爹是这么打算的,但后来的结果却让他哭笑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