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回到明朝当太监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 两全之计(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听着刘骥在哪里长篇大论的讲述。

        城内的的士绅们是如何反感担忧城外聚集着的灾民。

        甚至不惜出钱出粮都要将灾民们给驱逐或者剿灭。

        李念恩的心中,也不由得冷笑了几声。

        他原本还以为这刘骥,被原本以沈周为首的常州府上下晾了多年。

        多少不至于是个迂腐的文官官僚。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对方这才刚收揽这份权力不过半天。

        就已经蜕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大明文官。

        除了刘骥,更让李念恩心凉的还有常州府中这满城的士绅。

        他是真的想不通为什么这些人宁愿出钱出粮挑起兵祸也要驱离灾民。

        却不肯在灾民们走投无路之前赈济给灾民们一碗稀粥。

        在这一刻,李念恩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这大明的确是从上到下都已经腐朽透了!

        强压着心中的火气,等着刘骥讲完后。

        李念恩脸色平淡如水,语气却意味深长的询问刘骥道:

        “刘同知,天亮前我曾让手下一个锦衣卫给您带过一句话。”

        “那锦衣卫回来回报我时说你当时告诉他,你知道了。”

        “那我现在请问一下刘同知,你还记得当时那句话吗?”

        刘骥不知道李念恩突然提起这件事时意欲何为。

        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后,沉声说道:

        “如果本官记得没错,当时李宣抚使是托人转告给我的是‘以民为本’四个字?”

        “没错,的确是‘以民为本’这四个字。”李念恩点头说到。

        说完又对王承恩拱了拱手,才继续对刘骥说道:

        “当时我之所以要转告这四个字给刘同知。”

        “就是想让你知道,这天底下的百姓,那都是我大明的子民。”

        “城外这些灾民也不是今日才来的。”

        “昨日若不是常平仓起火,他们绝无可能会进城劫粮。”

        “现在刘同知若是要起刀兵加于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

        “我觉得恐怕是有伤天和啊!”

        李念恩说完后,又转头对王承恩说道:

        “如今圣天子新临,若是这般杀戮百姓,只怕皇爷也会不喜。”

        李念恩的这话,也算是点醒了王承恩。

        先前刘骥对他说对灾民用兵之时,其实王承恩都还没去想过这方面的事情。

        只是下意识的觉得,这里面似乎有军功能捞。

        所以才将李念恩招来询问。

        但如今李念恩的这句话,却是实实在在的将王承恩点醒了。

        崇祯皇帝这才刚君临大宝,连年号都还没改!

        若是就有人敢去屠戮百姓,那只怕真的是能让崇祯皇帝怒火滔天。

        见王承恩也犹疑了起来。

        刘骥脸上也不禁露出苦色。

        他原本的想法是反正城外的灾民们都已近作乱过一次了。

        说他们是实打实的乱民也不为过。

        所以他出兵驱逐灾民,那是剿灭乱民是平叛。

        只不过他的这番说辞,那是必须要获得王承恩和李念恩的支持才能行得通的。

        只要这两人有一个不同意,一份奏章将前因后果报到重装皇帝哪里。

        那他刘骥一个欺君罔上的罪名是跑都跑不掉的。

        如今眼看着李念恩反对,王承恩犹疑。

        刘骥苦着脸说道:“两位中珰犹豫下官也知道。”

        “但如今这满城乡绅市民,都惧怕城外聚集着的灾民。”

        “所以这并非是本官有意要屠戮百姓。”

        “而是城内民心如此,不得不如此为之啊!”

        “再说,两位如今都居住在城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