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关灯
护眼
东坡先生的最后时光(大结局前情)(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教室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其中有一个叫姜唐佐的学生,苏东坡发现了他的文学天赋,他经常向苏东坡请教文章写作技巧,苏东坡也对他尽心尽力的辅导。一次,东坡先生打趣地对姜唐佐说:“你恐怕要成为这海南岛上第一个举人,不过,就怕老夫没有福气,撒手归西,看不到那一天喽。”“老师,别这么说。您的身体硬朗得很。”

        一语成谶。苏东坡去世后第二年,姜唐佐中举。他成为了海南岛历史上第一个举人,打破了海南岛历史上没有举人的天荒。而放眼整个宋代,海南一共出了十二个进士,苏东坡在海南率先办学,传播文化知识,功不可没。因而,苏东坡对于海南的贡献,不亚于孔圣人对于整个中国的贡献。直到现在,海南还保留着许许多多以东坡来命名的名胜古迹,比如说,东坡书院(现在成为当地中学),再比如说东坡井。

        说到这东坡井,不得不说,苏东坡这个人做好事做得很彻底。前面我们讲到,当地村民中有许多人得了痢疾,苏东坡用草药把他们的病治好之后,认真思考,仔细探索,发现造成当地居民患有痢疾的罪魁祸首是不干净的河水,他把这一发现告知村民,并且用他所掌握的知识,知道百姓打井。很快,他发现了一处泉眼,他告诉村民们,在这个位置一直向下挖,就能喷涌出甘甜的井水,村民们按照苏东坡的方法去做,果然打出了井,从此,当地人再也不用喝苦涩而又不干净卫生的河水,改为喝甘甜的井水。当地人自然是对苏东坡感恩戴德,吃水不忘挖井人,于是这第一口井就叫“东坡井”。

        但是,随着苏东坡在海南继续生活,新的问题又凸显出来,我们把这些问题统称之为新“三无”: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苏东坡是如何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的。

        首先,没有朋友就主动与当地百姓交往,放低姿态接地气,没多久,苏轼就学会了当地方言,了解了当地习俗,和当地黎族汉族居民打成一片。

        然后,冬天没有炭,这是因为当地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夏天没有寒泉,这也是受到当地的地理条件限制,但是,苏东坡不抱怨、靠自己,硬生生功课了这两个困难。那么,他究竟采用了什么好办法呢?答案是泡脚,坚持泡脚,每天多次泡脚。他通过这种方式抵御南方的瘴疠之气,事实证明,这个办法舒筋活络,调理气血,效果极佳。

        生活中的问题都解决了,那剩下的自然而然是享受生活了。

        然而这生活没过多久,传来了一个消息:哲宗皇帝驾崩,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当然苏轼也包括在其中。

        还是那句话:这普天之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因此,在海南生活了三年的苏东坡也要和这篇充满希望的土地说拜拜了,海南,把苏东坡由一个天才转变成一个地才,何为地才,接地气的人才是也。

        他还是有些依依不舍: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别黎民表》)

        离开前,葛贡首领不舍得让他走。但是圣旨就在那里,不走不行。苏东坡提议,与葛贡首领结拜,成为异姓兄弟,葛贡首领举双手双脚赞成,结义当天,苏东坡向葛贡首领提议,让阿珠阿勇成亲,葛贡首领想了一会,最终还是同意了,择日不如撞日,为了让苏东坡也能参加阿珠阿勇的婚礼,葛贡首领给黎寨百姓传达指示:当天就办婚礼。从这一天开始,汉族黎族和为一家,世世代代不得相诈相攻,这句话写在了百姓们的内心里。

        苏东坡把给交代的事情都交代了,他放平心态,准备离开海南。宠辱不惊,试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他乘坐一艘小船,渡海北归,心中有欢乐也有许多感慨,劫后余生,恍如梦中。回首往事,这么多年的贬谪生涯又是那么的值得回味。他在客船中,挥笔写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情。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