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佛子北风行

关灯
护眼
第九十八章 淡笑而行(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穿过上谷郡,就到了邶风郡。

目之所及,是片一眼望不到头荒凉孤寂的戈壁滩,迎面而来除了滚滚炙人的热浪,还有大风扬起那铺头盖脸的黄沙,到了这里,才让墨北风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云山万重路,什么叫疾风千里扬尘沙,什么叫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这里除了遍地不值一文钱的沙砾,放眼望去,竟连一棵青草都见不到,你想,连兔子都活不下去的地方,自己居然豪情万丈,声势浩荡的来了,被皇帝老儿涮了的愤怒与懊恼感瞬间涌上了墨北风的心头。

这一刻,他感到脸上有些发烫,一半是那个破地方真的热,另一半是有些……害臊。

虽然墨北风的无极内功早已突破了遇火不热与入冰不寒的境界,早已是暑寒不侵,但脸皮终究还没修炼到锥扎不透那个地步,虽说在来之前,心里早做了最坏的打算,可当真正亲眼见到这一片荒凉时,心里仍觉得凉了半截,可此时早已没了回头路,自己含泪都得继续走下去。

这时,一名护卫催马上前,关心问道。

“佛子,你这是怎么啦,到底是哪儿不舒服,脸色为何会如此难看?不会是中暑了吧,在临行之前,祖长老为我等备了一些解暑降温的药丸,要不吃上几粒,挺管用的……这种地方就是这么操の蛋,往往走上半天也见不到一棵可以荫凉的大树,实在不行就先忍忍吧,等日头落山后就会凉快些的!”

……

他叫鬼薪不离,是这群墨侠中的头领。

鬼薪不离也就三十出头,自幼在边关长大,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长大后,凭着一身骁勇强悍的功夫闯荡江湖,多年的历练,早已从当初那个青涩懵懂的少年,成长为年轻一代墨侠中的佼佼者,自从祖须陀知道了墨北风的打算后,便留心为他挑选出一批得力的帮手,这次北上古浪县,鬼薪不离便成为墨侠头领的不二人选。

墨侠中的头领被称为墨裭,一般为智勇双全者担任,归当地的墨斗管辖。

墨北风笑笑,摆手道。

“不过是初到此地,风大日头毒了些,一时有些难以适应而已,现在好多了,我没事,听说不离兄就是在边关长大的,你对这里比较熟悉,不如跟我说说此地的一些人情风貌吧,也好让我心里大概有个谱。”

鬼薪不离不由有些为难的摸了下头,苦笑道。

“这个穷地方咋说哩,说两句当地的谚语吧,你就能估摸出个大概来,一句是三分盐碱地,黄沙飞满天,另一句是人家半凿土坡住,车马都在屋顶过,祖一辈父一辈在这旮沓讨生活,一年忙到头,拼死累活的能混个肚儿圆就算不赖啦,佛子,有件事我至今都闹不明白,大伙拼死拼活都想离开的烂地方,你为啥偏偏还非要来呢?”

墨北风以手遮眼,挡住那铺面而来的风沙,淡淡道。

“你我皆是墨门中人,用不着说那些虚的糊弄自己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两句话并非只是墨门的空谈,即便前路有千难万险,作为墨门的佛子,我都会义无反顾的去闯,至于能不能成功,那只有尽人事,顺其自然罢了,《易经》有句话,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还有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愿上天会降下好运吧。”

话音未落,大漠中的风沙居然小了,天地间吹来了阵阵凉风。

鬼薪不离的目光,在这一刻变得清明而坚毅,大手一挥,身后的车马也跟了上来,一队长长的人马越过如浪的重重沙丘,留下数行淡淡的足迹。

……

古浪县位于邶风郡西北,距离北境关隘不足百里,称得上是一座边境要塞。

穿过数百里荒无人烟的大漠,远远就望见前头绵延着一片黑黝黝的山岭,山势虽然不高,但山崖气象雄奇,峻岭平岗,山涧中有飞泉流瀑,峻崖前有怪石嶙峋,古林内有幽禽和鸣,如一头千古巨兽酣卧于荒漠间,被当地人称为卧虎岭。

岭前流淌着一条滔滔大河,名叫古浪河,河水浇灌出两岸千百亩良田,被称为睡虎地。

北据卧虎岭,南临古浪河,依山傍水矗立着一座豪强建立的古老庄园,墙高壕深,依山势梯次而建,历经千年的战乱至今仍屹立不倒,是一座乱世避祸的坚固堡垒,据说当初是由一伙屯兵边境的守捉郎建成的,最强盛时曾达到骇人听闻的八万之众。

守捉本是大夏王朝边境的一座屯兵城,守捉郎原是守捉城中戍边的兵勇。

后来,随着大夏朝堂上下的腐败,边境的军纪随之废弛,那些戍边的军卒没了军饷,逐渐沦为一群靠抢掠为生的悍匪,后来,有走投无路的流民,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流放迁徙的罪犯,游牧的匈奴人不断加入,使得守捉城里鱼龙混杂,最终成为一片法外之地。

守捉城虽然人数众多,但毕竟是一群乌合之众,被官军给攻破。

那些流离失所的守捉郎,为了生计变成一群为财卖命的杀手,他们躲进了卧虎岭,在半山腰中凿山洞而居,随着人数越聚越多,便建起了这座依山而建的城堡,后来,城堡被大将军韩牧所破,此地渐渐变成了一座庄园。

这里就是睡虎地庄园,兴元帝赏赐给墨北风的庄子。

古浪河上一字排开十几条大小不一的木船,船与船之间由粗大结实的藤缆相连,上面铺有一层厚实的木板,宽阔的河面上竟然搭起一座长长的浮桥来,看木船上榫卯间的严丝合缝,车马行人经过时,不摇不晃,稳当如坦途,不用问,能有如此大的手笔与绝伦技艺者,自然非造父莫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