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快穿:人渣格局大,一心为国为家

关灯
护眼
第164章 古代陈世美19(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水泥的制作并不复杂,只要材料到位,一切就都不是问题,而材料又是石灰石、砂岩这些并不稀奇难找的东西。

所以没多久,孙师爷找来的一批民间工匠,就弄出了一小部分水泥,璟璃查验过后,发现虽然比不上现代的水泥纯,但也足够用了。

于是璟璃直接开办一个水泥厂,并在集市上张贴告示,招收工人,每户招一个。

百姓们不知道什么叫水泥厂,也不知道什么叫工人,他们只知道告示上那包食宿三个字。

现在家家户户都吃不起饭了,可想而知,这三个字的诱惑有多大!

一时间,前往衙门报名的百姓络绎不绝,要不是璟璃明确表示,每户只要一个,恐怕全县的百姓,都会拖家带口的来报名。

很快,璟璃的水泥厂就招到了几百人,孙师爷负责带去厂地那边制作水泥。

这个厂地,其实就是一个露天的大空地,只在外围简单的搭了一些窝棚,这些窝棚就是工人们的住处,每日的三餐就是工人们的工钱。

毕竟条件在这里,璟璃也无法给工人们更好的福利,那三餐的粮食,还是璟璃从自己岳父那里要钱买的呢。

当然,也不会一直这样,等以后条件上来了,他自然会给工人们真正的工钱,和更好的住处。

这边水泥厂已经步入了正轨,那边的农作物璟璃也开始上手开干了。

璟璃之前考察过清溪县这边的农作物,主要是粟,也就是黄粱、稻谷、小米一类,其次就是麦,也就是大麦、小麦一类。

不过现在的季节,不是种粟的季节,倒是可以种小麦。

恰好江南这边的气候不错,小麦可以种两季,分别是春季和秋季,不像北方只能种一季。

只是虽然能种两季,但不管是粟也好,麦也好,收成都不高,一来经常发大水,百姓们不敢多种,二来也是因为发大水,土地流失严重,三来就是土地不肥。

所以一亩地,出不了什么粮食,能出个两百斤,那都是丰收了。

现在璟璃要做的,就是增肥土地,使粮食增产,以此来鼓励百姓们种粮食,并多种,放心大胆的种,解决百姓们饿肚子的问题。

至于如何增肥土地,自然是肥料了。

肥料璟璃已经让人弄出来了,只是就这么分给百姓们,百姓们肯定不会相信,除非亲眼看到肥料真的有用。

璟璃是个行动派,当即就去乡下一户农家那里,租了一小块地来当做试验田,还带着谢知礼亲自下地种小麦,引得附近村落的百姓们纷纷跑来看热闹。

毕竟他们可从未见过当官的种地,在他们的认知里,当官的都是高高在上,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所以得知县令大人不坐衙门跑来他们乡下种地,他们自然觉得稀奇。

但是看着璟璃父子俩种的小麦后,百姓们都沉默了,一个个表情古怪。

果然是当官的,是被人伺候的,哪里会种什么地,突然跑来种地,估计也是觉得好玩儿吧?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