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穿越之奶团子古代求生

关灯
护眼
第143章 变声期(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队伍悠悠启程,往平里县赶去,在楚倾洛的潜意识里,官兵剿匪是理所当然,并不担心。

但对官场略有了解的沈家明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不是每个官员都像李县令那般为民做主。

所以和长子商量了一番到县衙如何说服官兵一起剿匪才放心。

沈云笙早有预料,匪患还在,最好的情况是土匪刚形成,官兵还没来得及去剿匪,稍微好点儿的情况是官员胆小平庸,斗不过土匪,最坏的情况是官匪勾结,鱼肉百姓。

具体是何情况还要再看。

队伍行走到傍晚才到平里县城外,沈玉笙掀开帘子看着城门半闭不闭的样子很是奇怪,但看进城出城的百姓面上并无太多苦涩就知此地风气尚可。

而城墙外的难民也少,他就明白多数人没逃过那个山谷险地。

他们的队伍庞大,一到城外就有官兵前来问话,得知是贵人路过倒也客气,“好叫贵人知道,因为难民的原因,县令大人规定到达平里县的难民先登记是否落户,若不落户就不能大批进城,进城需要付双倍入城费。”

也是在逃荒的路上,楚倾洛了解到大靖朝对于逃荒的难民和流民都是有固定的安置措施的。

首先是人口奖励,在职官员辖下的人员数量是很大的一个考核指标,人数越多,说明此地繁荣稳定。

其次是难民和流民到达京城的越多,沿途官员的考察分数就会越低。

有些官员安置的好,破格晋升的也有可能。

所以沿途的官员为了仕途也会尽力安抚这些流民和难民,让他们最好在自己辖下落户,若是不落户那就没什么优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