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关灯
护眼
809.秦时风韵(136)一更(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甘罗在城门口接到了姬丹:“燕国太子,久不见面。”

“上卿。”姬丹回礼后不由的笑:“昔年上卿大人才这般高……”

甘罗哈哈大笑,“少年得意,难免高人一等。”

说着,便问姬丹:“太子……倒是清瘦许多。您见了我王便知,我王胃口极好,高硕挺拔!”

姬丹:“……”似在讥讽于我?

嬴政吞韩灭赵,胃口是好,自然也长的高硕挺拔!反之,燕国国小力弱,正如己身,清瘦。

他就问甘罗:“赵国灭,赵人恨,何以解?秦王夜里可安枕?”

“我王近日常说,‘灭国者,外敌乎?非也!自灭而已’。”甘罗陪着姬丹上车,“韩国如何?若以仁政,其国即便灭,民亦难治!然则,韩王以民为草芥,我长公主涉险得种子以救韩之民,于是,韩顺。

赵国又如何?赵王任用奸相,娶倡后,自毁根基!李牧亡,赵国灭,此乃秦之故?非也!祸福自招。民或许愚,但民不蠢。愚者,可教化!而今,我王正遣送儒者入赵,教化黎庶何为‘仁’,何为‘义’。通晓仁义,自知赵国之亡非秦之故。

文渊君又提议,设立‘卸甲田’!卸甲乃是秦国之所需,又恰为赵人之所愿。两方虽有世仇,但只要共利益,仇怨便有可解之日。而今,赵之境,将士卸甲归土,我王为何不能安枕?”

不仅如此,在跟嬴政私下议事时,四爷还提出一点:“赵郡之赋税,只用于赵郡,朝廷不取分毫。”

赵乃北边境,修筑长城、抵御外族,赵国境内驰道的修建,你便是把赋税收上来,你干的还是这些事。

而今秦国兴修水利,若是赵郡赋税归朝廷,赵人以为盘剥。

那便不如,赵郡之赋税只用于赵郡。

“由朝廷派遣官员主持,由赵郡所选贤达耄耋以监督。”必须有这个过度时期,否则,秦王朝还得走老路。

等天灾遇人祸,必然反叛四起,此不可避免。

与其花费大代价平叛,那便不如利益不沾。赋税由郡县收,但全程在赵人监督之下。如何用,朝廷有指向,执行者为赵人。

不论是修筑长城亦或是驰道,皆乃利赵人之事。

利你,你无法拒绝。执行中难免矛盾,但此矛盾非秦与赵人之间的直接矛盾。

四爷朝上指:“大王和朝廷为判官,而非直接管辖者。如此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之后,双方摩擦,矛盾积攒,此时朝廷再去改革,未为不可。”

避开矛盾最尖锐的时候接触,将矛盾转移?

四爷朝嬴政点头,正是此意:“驻军,官员遣派在朝廷之手,执行朝廷政策,其他的一盖不管。”

嬴政:“…………”此乃法之改革。

自来从无这般施政!它不同于郡县制,又不同于分封制。

桐桐在一边默默的磨豆子,其实此法行不行,谁也不知道!四爷不也是在尝试吗?若不然怎么办?

秦的问题,其实是个无解的问题。

人心之偏见,无可解。

就像是燕国,国祚八百余年。燕人就是燕人,此根深蒂固。换言之,这是意识形态的问题。

便是三国时期,张飞喊的不也是:燕人张翼德吗?

哪怕过去很多年很多年,他们依旧记得,他们是燕人。

粘合在一起的过度是没有归属感的!你侵占了我,你就是我的敌人,就是这么简单。

而汉可以,那是因为汉朝干掉我的敌人。

这般之下,只有一个字——磨!

我跟你之间不直接接触,我所谋划的事为秦国,但我兼顾你的利益。这事要是你觉得行,那就这么办。然后,具体怎么办,我不管。有矛盾,自己解决。解决不了,我再出面。

你的钱我不要,花在你们自己身上。

你的人我不要,你们自家过日子,不要你们征战。至于徭役,那不是朝廷决定的。朝廷给钱的,不白干。管理的严苛不严苛,那不是朝廷的事。严苛的过分了,你们反抗了,那你放心,朝廷会管,替你们主持公道。

然后我们派兵驻防,但不与当地接触,也不用当地的赋税供养,若无事便井水不犯河水。

四爷说着,便将一策论递了过去:“您看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

嬴政接了过来,这是一种迥异于常人的提法。

他思量了片刻,便突然道:“赵高其人,独留修水利,可能放心?”

四爷点头:“可!”他翻不出手掌心!此人若论任事,其能在他人之上。

嬴政看阿姊:“可否能让王婿往赵郡,赵郡之事若初行,需得有人试着去做。”说完又道,“魏国平定之后,阿姊可随往。赵郡若安,则其他诸地尽可效仿。”

桐桐点头:“可!”此乃消弭战祸之事,义不容辞。

说着,她看四爷:“你先往邯郸,我这边事了便去找你。”

四爷:“……”决断下的真快。他只一个要求:“请甘罗上卿同行!”

桐桐:“……”咋就那么稀罕甘罗呢?

嬴政应了,提起甘罗,他难免想起姬丹:“燕国若灭,非秦之功!燕王喜遇难舍子,不堪为父,何堪为君?待子尚且如此,待臣又如何?如此君父,谁肯效力?”

说着,他便起身:“父王说,而今之际遇乃是数百年难遇!当日感触不深,直至近日寡人才知,寡人恰遇秦六世励精图治,恰遇六国自毁根基之时。而今之境况,非嬴政天纵奇才,而是时也运也。”

既非奇才,政又安敢不用心用力?!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