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古代开荒,从三天寿命开始

关灯
护眼
第177章 江府的嬷嬷(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大家都同意了。

此时正是后半夜,街上除了打更的,没有其他行人。

张柳月找了个偏僻的地方,悄悄的降落,把飞舟收了起来。

还有一个时辰天才亮,大家打算先回空间睡一觉,等天亮了再出来逛逛。

翌日清晨。

江柳月刚从空间出来,左右看没人便把大家叫了出来。

今日是端午节,街上很是热闹。

“五色糯米饭~又香又甜又糯,一份只要20文,快来尝尝。”

“卖香囊了,端午节艾叶香囊,带上它外出游玩,去可以驱虫除臭,30文一个。”

“卖花灯了,各种花灯都有,这位姑娘买几个花灯吧?这儿有龙舟花灯、荷花灯、兔子花灯、南瓜花灯,过来看看吧。”

……

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江柳月一行人在街上闲逛,街上的小摊贩在那卖力吆喝着。

这时沈氏拉着小月往一个小吃摊走去。

“小月,我看到赵婆婆了,我们过去打个招呼吧,小时候你可是最爱吃赵婆婆做的艾叶糍粑了呢!”沈氏笑嘻嘻地停在那小吃摊前。

“摊主,艾叶糍粑怎么卖?”江柳月指着摊位上摆着的艾叶糍粑询问摊主。

摊主是一位精神矍铄老婆婆,看到有客人光顾,热情的招呼着。

“这艾叶糍粑,5文钱一个,里面是豆沙糖馅的,很好吃的,姑娘买一个尝尝吧。”

沈氏笑着说:“哎呦,赵婆婆做的艾叶糍粑,小月可是从小吃到大的,不用尝了,直接帮我们拿十个吧。”

赵婆婆一听这声音挺熟悉的,定神一看,有些不敢认,“哎呦,您是……江府的沈氏?”

沈氏点点头,笑着说道:“是我,才一年不见,赵婆婆怎么不认得我了?”

“哎呦,才一年不见,你可是大变样了啊!看起来年轻了十岁不止,一根白发也没有了,还有你的眼睛这么明亮,这是治好啦?”赵婆婆是个心直口快的性格,见到沈氏也高兴坏了。

“是的呢。”沈氏笑着回应。

以前她为了养活小月,经常出来抛头露面,每日都去绣坊送绣品,路过赵婆婆的摊儿偶尔买点吃食给小月带回去。

赵婆婆听说她是江府的三媳妇,可是江家人并不待见她,为了给女儿治病和挣口粮,天天熬夜做绣品,把眼睛都熬坏了,心里十分心疼她。

赵婆婆也有个打小病弱的女儿,好不容易拉扯到十七岁嫁人了,可惜刚过门不久就旧病复发香消玉殒了。

兴许是同为人母的经历,赵婆婆很关照她,每回沈氏来她摊位上买东西,都会额外送一个糍粑。

这些年一来二往,沈氏跟这个赵婆婆也算是老熟人了。

赵婆婆旁边身边的小姑娘,眉目与沈氏十分相似,母女两都是美人胚子,以前日子苦,沈氏没有闲钱打扮自己,如今沈氏穿金戴银的,看起来日子过得不错。

“这位小姑娘眉目与你相似,想必就是你的女儿小月吧?”赵婆婆慈眉善目的打量着小月。

沈氏笑着点点头,“对,这位就是我的女儿小月,小月快跟赵婆婆打个招呼。”

“赵婆婆好!”江柳月微笑打招呼。

“哎呦,好好好,小月的身体看起来也好了吧,哎呦真是太好了,今儿婆婆高兴,你们想吃什么尽管拿,婆婆不收钱。”赵婆婆乐呵呵的。

笑着笑着眼眶里就就潮湿了,她那苦命的女儿没有这样的福气,小月能把病治好,她是真的替沈氏感到欣慰和高兴。

“婆婆,你摊位上的孙某东西,我们都要了。”小月高兴地说到道,又招呼红宝他们,喜欢吃什么自己拿。

“我要吃艾叶糍粑!看起来好好吃的样子!”小白捡了几个自己喜欢吃的。

“我要红豆糕!”

“哈哈,我不挑食,我要每样都尝尝!”红宝每样都挑一点,捡了一小篮子。

……

看着孩子们乐呵呵吃东西,赵婆婆拉着沈氏走到一旁说话。

“沈氏,去年的时候,我好久都不见你出来送绣品,后来江府的下人来我这儿买东西,就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江府那个老妖婆把你们给赶出家门了。

哎呦,一想到你们孤儿寡母的到了乡下那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闺女病重,你又是柔弱的身子骨,可怎么活下去啊?

我好一阵担心,我这老婆子也没几年活头了,以为这辈子再没机会见到你们了,没想到啊,老天开眼。”

赵婆婆说这些话时,紧紧握着沈氏的手,神情激动,好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似的。

沈氏拍拍赵婆婆的手背,感叹道:“赵婆婆放心,如今我们日子过得挺自在的,小月的病也治好了,我别无所求了。”

“哎呦,真好真好!”

赵婆婆笑笑,转头看见一位相貌英俊的独臂男子立在一旁,手里拿着小月递给他的一堆吃食,目光时不时瞟过来看沈氏。

于是问道:“沈氏,这位相貌堂堂的男子,是不是你的相公啊?我看他挺着急你的,嘿嘿~”

沈氏脸颊一红,低头不语。

赵婆婆乐呵呵地说道:“离了江家那个火坑,你可是享福了!有个伴儿互相照应也是极好,你还年轻,人长得好看又和善,值得一个好的归宿!”

“他是老白,也是个孤儿,虽然并不富贵,可为人忠厚老实,勤劳可靠,过日子还行。”沈氏红着脸说道。

她把赵婆婆当成长辈一样看待了。

“好好,以后你们好好过日子,可千千万不要再跟江家人联系了。”赵婆婆叮嘱道。

就在这时,摊位那边有客人过来买东西,赵婆婆想过去回了她,不料,是个脸熟的。

“呦,这不是江府的陈嬷嬷吗?真的很抱歉,今日我摊位上的东西全都卖完了。”

那陈嬷嬷一脸不悦,看看摊位上各个品种都还有一些,特别是老妇人爱吃的红豆糕还有四五块。

于是说道:“这摊位上不是还有些吗?我们老妇人最爱吃你家的红豆糕了。

这些年你在这条街上摆摊,我们没少光顾你的摊位,你别不识好歹啊?!”

那陈嬷嬷说着说着,变成了威胁的语气,赵婆婆有些为难。

“对不住了,陈嬷嬷,今日我摊位上的东西已经被他们全包下来了,明日我免费给你们做二十份红豆糕,亲自送到你们府上赔不是。”

陈嬷嬷不领情,冷哼一声。

转头看看旁边小桌子上围坐着几位少年,听他们的口音不像本地人,他们在讨论村里的端午节习俗,不知道是从哪个山旮旯出来的一群土包子。

于是走上去,把一贯铜钱扔在桌子上。

“这是一贯钱,把你们没吃的红豆糕都转卖给我吧。”盛气凌人的语气。

大家听了不爽,一阵眼刀子投向那陈嬷嬷,怒意显然。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