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关灯
护眼
第371章 邺城贡院(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贡院街位于邺都东南。

距离秦王宫,仅一街之遥。

贡院也就是会试的考场,主要是用于科举考试的场所,整个贡院用于考试的号房多达二万余间,可同时容纳二万多名考生参加考试。

而整个贡院的建筑气势雄伟壮观,别具一格,显示了独有建筑风格与高超的设计技巧,行置其中,既可领略不远处雄伟壮观的秦王宫建筑群落,又可以体现出秦国对科举的重视。

一行人驾车抵达贡院街外。

刘妍下马后就发现周围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了,她心里有些忐忑,便拉住了秦末的袖子,怯生生地问道:“皇叔,咱们真要报名吗?”

“怎么?你不是有信心能取得前十吗?”

秦末故作惊讶地问道。

刘妍咬牙切齿地低声说道:“那是以之前……”

她之前可没有见过如此宏大的场面。

只见贡院外到处都是前来参加科举的儒生,黑压压的人头攒动,根本数不清究竟有多少人。

“没想到秦国开放科举制,居然有如此多的读书人响应,相比于察举制,科举制让秦国再无人才缺失之患,更断了士族垄断门学的根基,若当年吾皇能想出如此良策,何至受制于士族。”

旁边传来赵典无奈的叹息。

“就算能想到,这也不是一蹴而就能够办到的,唯有破而后立,方可成功。”秦末轻笑着摇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

刘妍眨了眨眼睛。

她不明白秦末话里的含义。

而赵典则神情黯然了几分。

汉朝有成熟的官僚体系,就算想用科举制也是不可能的,必定遭到各种强烈反对,甚至引起士林激烈抨击,比其卖官还严重。

秦末提出的破而后立,只有当一个新的王朝建立,一切都还没有定型,才可能推行科举制。

秦国开放科举制,让天下寒门学子看到了希望,更重要的是秦国发行纸书已经逐渐取代竹简,让士族无法垄断门学的教育。

众人进了贡院,便直接来到了考试报名场所——贡堂。

只见宽阔的广场上已排起了长龙。

“报名的人未免太多了吧!”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科举制关乎寒门士子的命运,谁不拼尽全力争夺呢。”

秦末淡淡地笑道。

“这么多人,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刘妍嘟囔着抱怨道。

秦末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莫急,你先去排队报名,我们等你。”

刘妍撇了撇嘴巴,不乐意地走向了队伍。

秦末和赵典等人跟随人流,往贡堂后面的休息厅走去。

那儿是专供等待考生报名休息的地方。

整个休息厅很大,犹如后世机场的候机室似的,里面摆了许多长椅。

三五个人坐一张长椅,或小憩,或闲聊。

“真是新奇,没想到邺都到处都充满不可思议,原以为和洛阳差不多,没想到比洛阳繁华千百倍!”一名穿着青衣儒袍的男子感慨道。

“听闻这次秦国的科举,是由秦王提出来的,就是为解决我等寒门子弟上报无门的问题,这简直就是给了我等寒门子弟一条光明坦途。”

另一名文弱秀气的年轻公子也感概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