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我为明皇!大明当无敌!

关灯
护眼
第860章 黄河治理(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黄河这一条母亲河,因为之前的泛滥,朝廷派遣了大批人马前来治理。

而其中使用最多的人便是倭工,仅仅只是河南一段,聚集的倭工就有近十万人。

为的就是将这个泛滥的母亲河给治理好,使其不再泛滥。

如今黄河的治理,早就已经被列入了朝廷的五年计划里,其中河南境内的河段此时更是全面展开,按照计划,在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两年之后,这一段的河道要充分治理好。

而治理的计划则是按照当初的皇太孙,现在的皇太子之前的要求: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同时也严格遵守逼淮注黄、畜清刷浑的政策,在黄河南岸计划修建减水坝分泄黄河洪水,同时要求要让洪水经过湖洼沉淀泥沙后引入洪泽湖。

因为是通盘考量之后才得出来的结论,黄河的治理也是花了大心血的,在无数水利专家的勘探考察,经过多方讨论得出来的结果。

这个工程被定为三十年的大工程,是将黄河、淮河、运河视作一个整体,全盘考虑了防汛、减灾、通航、漕运等诸多事宜。

可以说只是仅仅只是这个计划就耗费了近三年的时间,算得上是洪武年间,除了水泥路、铁路的修建之外的第三大工程。

可以说这个工程朝廷在重视不过!

有了朝廷确定的治河政策,数不尽的钱粮以及人力从各方运达,大河两岸数十万的百姓被征发,参与到了治河的工程之中。

没办法,虽然那有倭工,但是仅仅只有几十万人的倭工相对于大明的工程来说人还是太少了,水泥路、铁路的修建占了许多的倭工名额,再加上挖矿也几乎占了一半的名额。

而且整个工程极为庞大朝廷只有在最为危险,最易伤亡的地方使用倭工,其他地方还是需要大明百姓。

无数的治河材料覆盖了近百万人的生计,黄河的治理甚至可以养活一代人,他们只需要为朝廷做工即可。

整个河南境内的黄河河道上,自从上游开始到下游淮安府境内,这漫长的上千里河道上,遍地都是忙碌的民夫河工。

开封城的北侧,黄河岸边。

这里算是河南治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河道总督衙门的所在地,河道总督衙门是新设的衙门,专门就是为了负责天下河道之事,目前是一个正三品的大员,被朱雄英破格提拔一个名为靳之的人。

靳之是一名秀才,对于水利之事十分有兴趣,在朱雄英收集水利人才的时候,他也踊跃报名。并且其上报的计划之中,是最为详细,也是和朱雄英记忆之中后世黄河治理最为相近的。

所以朱雄英便直接委任了其为河道总督。

从秀才到三品大员,可谓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同时河道总督衙门还召集了许多水利专家,由靳之为主,其他几段各自由负责人,这些人也都被赋予了从四品的官职。

好在除了这些,其他人手都是从翰林院和六部中抽调,这才没有引起极大的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