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红楼群芳谱

关灯
护眼
第1407章 衣冠南渡(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梁祝之事。”

“有其必然的结果,如今来看……自然为那般事多嗟叹,实则,有些事情……非简单。”

“梁祝所处的岁月,是晋朝衣冠南渡之时。”

“那段岁月,门阀林立,氏族品级而定,有专门的氏族谱作为一个个家族的排名。”

“九品中正制,便是那时通行之法,科举则是隋朝出现的。”

“晋朝为了躲避北方胡族蛮族入侵,纷纷渡过大江南下,以为自保。”

“如何自保?”

“上品氏族和下品寒门待在一块自保的机会大些,还是上品氏族和上品氏族待在一块自保的机会大些?”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

“也有了世家大族依照氏族谱系通婚,上品通婚上品,下品通婚下品。”

“如此,才有足够力量自保!”

“至于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人。”

“倘若二人男女的身份换一换,如若祝英台是下品寒门之家,如若梁山伯是上品氏族之家。”

“也许,结果会好一些。”

“但祝英台是上品氏族之家,那个时候的上品氏族之女,在家族的长远计谋上,她们是没有资格挑选未来夫婿人选。”

“说祝家是上品氏族,也有些高抬她们了,马文才的家族谱系还要在祝家之上。”

“九品中正,等级靠后的家族,依靠女子嫁入高门,抬升家族谱系地位,是当时的常见事。”

“一边是家族的长远计谋,如若祝英台和马文才有成,祝家可能就要完成氏族晋升,成为更高的氏族!”

“一边是祝英台和梁山伯的事情。”

“作为家族的掌权掌事之人,作为有权力决定祝英台未来的人,如果林妹妹你坐在这个位置上,你会如何抉择?”

“……”

梁祝之事。

千古传颂。

千年来,为梁祝之事惋惜的人很多很多,探究个中缘由的人不为多,纵然有,也不会为人注意。

转身走向琴案,同小姑娘说道一些事。

梁祝的悲剧……有其必然的一面,也有其可怜的一面,也有其可叹的一面。

“……”

“我……,我……。”

“我若是家族的掌权掌事之人,我……我会成全祝英台!”

林黛玉握着鬓间的发辫,听着某人说道晋朝衣冠南渡的事情,略有所问,具体就不清楚了。

对于史书史事……自己不为关心。

若说诗词歌赋,还是通晓的。

但!

钟哥儿所言道理,自己明白。

就是祝家的门第没有马家高,祝家为了攀高枝,为了门第更进一步,将祝英台嫁给马家。

至于梁山伯。

因为是寒门子弟,对祝家无用,所以……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事情不能成。

祝家的掌权掌事之人真坏,若是自己……自己肯定应下,肯定成全梁祝之事。

“哈哈哈,妹妹的选择……在那段岁月,想来绝对是有的。”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九品中正,本就不为上,那般氏族谱系也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后来科举大兴,再后来……有黄巢之事!”

“有唐一朝,门阀氏族仍旧存在,五姓七望就是魏晋的余声,唐朝的宰辅之人,大部分都出自门阀氏族!”

“普通人几乎不能出头。”

“唐朝后期,黄巢因数次科举不第,举兵反唐,因科举数次不第,对门阀氏族多有不满,多有派兵屠戮公卿大族人家!”

“唐朝的名门望族,被黄巢杀了大半,魏晋门阀门第余声不存。”

“以梁山伯的才学,若是生在唐宋以来,和祝英台的事情……机会很大!”

“魏晋之岁的梁祝,生前不能一处,死后双双化蝶,也算完其心愿!”

“千年以来,之所以被争相传颂,看似梁祝之事,实则天下间还有很多很多的梁祝之事!”

“身为女子,想要属于自己的梁山伯。”

“身为男子,也想要一位属于自己的祝英台。”

“额!”

“……”

“妹妹喝茶,喝茶……,不说了,不说了。”

“咱还是谈谈梁祝之事中欢快的部分,待会我琢磨琢磨,写出谱子不难!”

“……”

小姑娘所言,她若是掌权者,会同意梁祝之事。

这一点,秦钟相信。

因为魏晋之时,绝对有那样的人家,相应……祝家、马家也不为少。

话语诸般,不自觉似乎说多了,有所感,看向一个个小姑娘,她们都在眨动澄澈明眸看向自己。

轻咳一声,不再多言。

说那些就多了。

换个话题,换个话题!

“……”

“钟哥儿,你说的正好,怎么就不说了。”

“真是的,这里又没有旁人,多说一些也无碍的,你爹爹,我爹爹他们又不在这里。”

“呸!”

“不说就不说吧。”

“钟哥儿,你可得为梁祝二人作一首无比欢快的曲子。”

“……”

美人图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