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许亦斌文集城乡采风卷岁月彼岸

关灯
护眼
第135章 独梦阑珊第六篇(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每个城市都怀揣着自己也能有机会成为直辖市的梦想,我也曾有过如此单纯憧憬着的时候。我曾幻想家乡有朝一日能成为新的直辖市,然后自己荣归故里回去看看,为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那里的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我独自回到家乡,尽管努力想融入其中,但却遭遇了在那里有些外地人的负面影响。他们的行为让我感到纠结和无力掣肘发展,而我的初衷相应遭遇重创被簇拥者的反应则引发了一系列的反弹,被动卷入了彼此之间的互损和隔离更是让我自己一个人备受排挤。经历了这一切,我才恍然大悟。如此这般的不友好,缺少善待和包容的“群众基础”又怎能承担国家的直辖嘱托?

在这里,我自己一个人也是正在这里深刻地认识到,家乡与直辖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曾经的一系列不愉快经历让我清醒地意识到,我的家乡那边并不适合成为新的直辖市。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将这个机会让给其他具备同等条件的兄弟城市。倘若没有这样的机会,或者发展新直辖市的条件尚不成熟,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积极寻找彼此之间的差距,努力发展自己,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这样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其实任何一个地方没有必要一味地追求“高、大、全……”只有做好自己才是王道。放任自己眼前的优势特色不管不顾,却还要把自己的眼睛总是盯着高远而忽略了此时此刻的“灯下黑”。这不是发展的方法,舍近求远更不可取!

读书的目的是学习知识寻找更好的办法,并因此开辟拓宽所在的有效沟通渠道。不过光读书不走出去,往往就会犯从众这样的低级错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往往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身体力行走出去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认知而不是在那里人云亦云跟着闭门造车。

另外,在这里的还有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发展国家级新区的有些个人看法。就目前为止,国家级新区已经成立了不少并有序分布在全国各地。在这里的新区无疑是在为当地的经济增强了新的活力。还有的新区已经发展成为新的行政区域,比如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

浦东和滨海已经发展成为副省级城市,下一个最有发展前途的河北雄安新区,会不会成为新的北方第三城呢?想到了新区还有一个承担和赋予的国家级新区功能,达到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比如以新区驻地行政地区全域为中心,辐射就近周边地区。以河北雄安和天津滨海为例除了承担京津冀还可以就近向华北辐射;辽宁大连金普新区除了大连市,还可以辐射带动黑吉辽整个东北地区和山东烟台威海;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除了青岛市还可以辐射带动整个山东部分地区以及黄淮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除了上海还可以辐射带动江浙华东地区;重庆两江新区除了重庆市全域还可以覆盖四川省以及西南地区。

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是国家重大项目落地吸引国内外投资的大环境,更有利于新的发展。否则,人家自己就是来了也会后悔或者是撤资。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合作精神一旦遭遇重创势必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声誉。走出去,回得来。请进来,留得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域发展,分享改革红利。

写书传承创新与时俱进赋予更新的内容,读书的时候还要培养鉴赏辨别能力。毕竟还是有好书坏书之分的,读好书做好人。这才体现出来的读书真正意义。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也是这样的道理。在这里看重的不仅仅只是书面意思更多的是具有的理论指导意义,字里行间铺垫着自己的思想和他人的理解就这样在这里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心与心灵的对话。

放在书案上的那本书,自己一个人还没有看进去多少。从窗户外面吹进来来的风,翻开了其中的一页。这是一本简装书,设计朴素却又不乏思想。还有一套精装书,早就已经和同一版本的收藏起来。从那里给寄过来了的样书还有好几套,除了各自收藏数套以外其他的也就想着能有机会做为出版物彼此之间的交流。

这样的交流已经不是头一次了,在这里的多多少少还是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的。与此同时也是在这里开办这样的图书工作室的初衷。“知识苑”是在这里图书工作室的字号,说是简称也是可以的。不足六十米的小房间里面的图书堆积如山,不算还有自己的小书房里面的还有藏书。图书工作室和小书房均可做为自己的创作室,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创作。

“知识苑”的外面的墙上早就已经爬满了爬山虎,在这里的墙里边栽种着几棵向日葵,和几垅蔬菜。地方不大,在这里还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新的阳光照射进屋子里的工作台上面的台面上,灯光效果不是怎么太好。一部笔记本电脑另放在一边,使用的时候随意搬过来就能使用。

另外的一间隔壁还给设计成古典式风格,茶几书案文房四宝齐全。墙壁悬挂卷轴字画,还不是大家闺秀名人字画不过看上去仍还是保留着自己的执着。待着没事儿的时候,有她颜如玉来回走动不同的房间相应不同的装束着装。

究竟是在这里的不同风格设计还是来回穿越时空?二十年以前的自己那个时候还在外地,那年的这个时候还在青岛的浮山脚下的宁德路市委党校公寓附近。正在那里守望着一座山修一条路,回头看看后面的那些山头自己一个人还在这里想象着什么时候也上去一趟游览一下。

仰望俯瞰山上山下攀爬着的需要一种胆大心细的体验,“黄海之滨,浮山脚下,胶州湾畔……”聆听着“青大之声”校园广播度过了在这里的每一天,登山的过程就是一次人生的体验过程。总算是有了一些新的机会或约三五好友一起上山,在这里的一开始就是行走在土坡上的感觉。倒是没有觉出什么来,就在这里的往上攀爬着的时候逐步有了一些困难。就在这里的刚才还想笑从上面下来了的人自己拄着硕大壮实的枝条做为自己的支撑,现在看起来他们此时此刻倒是应该笑咱们的无知。

他们自己才是更有经验的人,好在自己有了一些准备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小心翼翼竟还是先天之明。当时的自己一个人无非就是一次模仿,就在这里的还没有理解情况下的模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