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真千金被偷人生,重生后冠绝京城

关灯
护眼
第331章 所见之所闻(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从京都出发。

明锦和顾明珩一路慢行,沿着顺天府,一路到保定府,再到河间府,他们一路吃喝闲逛,原本三日的路程,也延长到了七、八日之久。

这条路,明锦之前从颍州回来的时候也路过,但彼时为了赶路,也怕危险,一路上,虽然有所停歇,但也只是吃些当地的美食,并未如如今一般,可以边走边逛。

欣赏到的风景,自然也有所不同。

抵达河间府的时候。

陆见春早已得到消息,与她几位兄长,亲至城门口迎接他们。

陆家都是武将出身。

陆见春的几位兄长也都在军营之中。

无论是他们,还是他们的父亲陆将军,对顾明珩都十分敬重。

明锦与顾明珩便在陆府待了几日。

这几日,她与陆见春一道骑马射箭,还去山上打了一次猎。

第一次打猎,难免手生。

但也算是一桩难得的新奇体验。

明锦也算是爱上了这个体验,打算日后等到了嘉峪关,让顾明珩好好教教她。

在陆府待了三日有余,二人继续踏上南下的路程,沿着真定、顺德、广平……这便算是彻底走出了北直隶的范围。

北直隶旁边就是山东,赵家也已经得到消息。

赵丹歌带着她的亲弟弟赵宁,还有家中一帮族兄、族弟以及族中长辈,他们也同样亲至城门口迎接他们。

赵家这些年虽然淡出朝野。

但根基犹在,在济宁这边,算是最大的士族。

世家大族。

人多,事情自然也多。

赵丹歌与其弟是正经的长房嫡出。

只因其父母早逝,姐弟二人虽按着祖制接管了赵家,但虎视眈眈者却依然不少。

当初赵丹歌想嫁给顾明珩,也是想仰仗长安王的身份和地位,可以彻底控制赵家,让那些虎视眈眈的族人不敢轻举妄动,好让自己的弟弟彻底接管赵家。

如今联姻失败。

赵家族人自然依旧对赵家家主的位置虎视眈眈。

不过因为赵丹歌与明锦交好的缘故,他们倒也不敢做得太过分,而赵丹歌自去岁从京师回来之后,就也按着明锦的法子,建立了慈济堂。

赵家以前虽然也经常做慈善,赵丹歌也经常露面,但也只是为了博取名声。

可当日在京师与明锦的一番会谈,让她明白了许多事,如今她做起慈善,自然也渗透了几分真心在其中。

她如今经常会带着自己的弟弟赵宁,亲自去布衣施粥。

还建立了像慈济堂一样的地方,专门收留孤寡老人和年幼无生存能力的小孩……如今赵家姐弟在济宁府的名声很好。

而曾经那些想利用赵宁年少、搞坏他名声的族人,也失去先机。

如今济宁府的百姓都知道,赵家如今当家的家主是位年少心善的公子。

这日。

明锦正被赵丹歌领着,参观完赵丹歌在济宁府建立的慈善堂。

慈善堂一事,明锦去岁的时候就已经知晓。

赵丹歌亲自写信与她说的,希望她不要介意。

明锦自然不会介意。

这事又不是她开的先河。

早在以前,就有这样的地方。

只不过随着历史的河流,许多东西都发生了改变,有些东西也就随之消失了。

但即便有些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它们的印迹也始终残留在世上。

总有人会和前人做一样的事。

她是。

赵丹歌是。

以后还有许多人也会这样做。

“我从前总想着要博取名声,可如今看着他们的笑容,才觉得自己以前有多浅薄、多虚伪。”这日,赵丹歌领着明锦参观完,发出这样的感慨。

她无法与明锦一样,真的做到为民不为己。

她所在乎的东西太多,不可能真的做赔本的买卖。

但看着那些老人和小孩,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喊她赵小姐,赵丹歌也无法不为之动容。

“这还得多谢你。”赵丹歌笑着与明锦说。

明锦也笑。

“不必谢我,谢你自己就好。”

二人相视而笑。

赵丹歌领着人往外走,边走边说:“明日就走了?”

明锦点头:“嗯,也待了有阵子了,该继续去别的地方了。”

她跟顾明珩是四月上旬出发的,如今都快五月了。

在路上走了半个多月。

也是该离开济宁,继续往前了。

赵丹歌对此,自是无不羡慕,她自出生起,就在济宁,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京都,却也没有一路游玩。

家中族妹为了离间她与明锦的关系,偶尔会故意提起她曾经要跟长安王相看的事。

但赵丹歌心里清楚。

能让长安王变成这样的,只有明锦。

即便她有幸嫁给长安王,与之相处时,也绝不会像他与明锦时相处一样。

他们只会像这世间许多普通的夫妇一样,做不到这样的神仙眷侣。

每个人性格不同,想要的东西也不同。

她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扶持自己的弟弟坐稳那个位置。

“一路平安,若有什么有趣的见闻,请与我书信,若是他日有机会,我也想去边关瞧瞧。”

“早听说嘉峪关在王爷的看管下,很好。”

明锦自然不会不点头。

她虽然还没去,但也好奇。

二人往外走,本想乘着马车回赵家,路上倒是正好碰到顾明珩和吴济。

今日顾明珩受邀去参加,济宁官员为他举办的接风宴。

顾明珩对这些事情,向来不感兴趣。

但如今济宁知府夏燕青的父亲,曾授过他几门功课,既是恩师之子,如今恩师又还在,顾明珩也就没拒绝。

没想到回来会与明锦碰上。

远远瞧见,他就笑了起来,一路打马过来。

明锦也瞧见了顾明珩。

她亦有些吃惊。

但见顾明珩打马而来,她也就停下了步子,等人过来。

赵丹歌也停下步子,等人到的时候,便与顾明珩问好:“王爷。”

顾明珩抬手,让她不必多礼。

然后翻身下马,朝明锦走来。

“宴席结束了?”明锦见他过来,笑着问他。

“嗯,陪恩师又吃了会茶,下了盘棋。”顾明珩说完,又问,“你们也结束了?”

明锦点头。

不过明锦打算跟顾明珩再去街上逛逛。

马上就要离开济宁了。

这几日出行都有赵家人跟着,他们还没自己好好逛过呢。

“丹歌,我和王爷再去逛会,你们先回去吧。”她与赵丹歌说。

赵丹歌自然不会说什么。

她让两人好玩,便先欠身与二人告退了。

她往马车走。

随行的年轻护卫一路跟着,在旁边与她说“小姐小心”。

明锦看着那处,若有所思。

“怎么了?”顾明珩顺着她的视线往前看,却也只看到赵丹歌一行人离开的身影。

明锦闻言,轻轻笑了下。

“没什么。”

她只是觉得赵丹歌与这年轻的护卫,有些不同寻常的感情。

只不过这是别人的私事,她也没那么八卦去说什么。

“走吧,我们去逛逛。”

她主动去牵顾明珩的手。

顾明珩自然不会拒绝,他把马匹交给吴济,自己则牵着明锦的手,二人慢行于济宁府的街道上。

河道旁边,杨柳依依,小贩依旧热情叫卖。

正是好时日。

……

翌日。

明锦和顾明珩在赵家人的挽留声中,离开了济宁,又在山东逛了一圈,便去了隔壁的河南。

他们第一站去的是开封。

在开封,夫妇二人倒是替当地的百姓主持了一番公道。

二人出行,虽然不算秘密。

但本就是微服出巡,各地官员虽然有所警惕,怕这位一向威严公正的长安王会莅临当地,但到底谁也不知道这夫妇二人走得是什么路线。

先前听说夫妇二人去了济宁,之后就未听到什么踪迹了。

附近州府的那些官员,虽然有所警惕,但久不见人,这一份警惕自然也就慢慢减少了。

只当夫妇二人早已离开。

因此附近几处州府官员的约束,也就随之放松了下来。

以至于明锦和顾明珩抵达开封的第一日,就瞧见开封知府甄瑞山的独子甄耀祖策马行凶的场面。

那甄瑞山——

要说实话,倒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好官。

这些年在开封当知府,也算是有不错的政绩,但偏偏此人是个惧内的。

他过往清贫。

得岳家助力,才能考取功名,一路青云直上。

也因此不管是对岳家,还是对自己这个结发妻子,他都十分敬重。

但若只是惧内,也不过是他们夫妻之间的事。

顶多被旁人议论几句罢了。

可他们夫妇二人,膝下只有一子。

因是独子,这甄夫人自是对这个儿子十分宠爱。

自小娇生惯养。

每每有错,甄瑞山想对其好生教训一番的时候,甄夫人就会跑出来拦下,阻止甄瑞山教训。

还会与之争吵一番。

甄瑞山教训不了儿子,又说不过发妻,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长久以往。

甄瑞山在独子眼中,自是没了严父风范,也清楚无论做什么,甄母都会护着他。

以至于把他养得越来越肆意妄为。

不过以前,这甄耀祖行事,也还没到行凶的地步,因此甄瑞山也只是对这个儿子感到头疼,顶多言语之间训斥一番。

没想到这甄耀祖第一次行凶,就会被初到开封的明锦和顾明珩碰上。

这行凶之故,是因为这甄耀祖看上了一位采茶女。

他以往看上谁,就直接扔些银子,把人带回家里,当自己的姨太太。

因为他看上的女子,大多都是穷苦出身,那些女子的家人纵使有所不满,却也不敢说什么。

毕竟他爹可是开封知府。

偏偏这次,这招不灵了。

这采茶女父母早亡,家里只有一个兄长。

兄妹二人虽然生活清苦,却十分有骨气,其兄不肯收下钱,采茶女也不想当甄耀祖的小妾。

可甄耀祖哪里是能容人反抗的?

被兄妹俩落了脸面,他不仅直接掳走了采茶女,还让人把采茶女的兄长用绳子绑着,策马把人拖曳于地,一路疾驰狂奔,等顾明珩和明锦看到的时候,这采茶女的兄长早已面目全非,奄奄一息。

围观的百姓纵有怒言,也不敢上前说什么。

甄耀祖自是得意万分,嘴里还叫嚣着“让你们敬酒不吃吃罚酒”,然后就被青信扔出去的佩剑,直接从马上砸到了地上。

出了这样的事。

之后夫妇二人,自是没了继续闲逛的心思。

亲自调查此事。

这才知晓这甄耀祖欺男霸女不是第一回了。

开封府的百姓苦其久矣,见传说中的长安王夫妇亲至开封府,要替他们伸张正义,自是一窝蜂把甄耀祖这些年干的事,全都说了出来。

顾明珩听闻之后,自然怒不可遏。

子不教父之过。

纵使甄瑞山为官仁爱,也多有政绩,但这还是抵消不掉其子的恶行,顾明珩在甄耀祖行凶当日,就直接把甄耀祖关进了大牢,之后在查清甄耀祖这些年的所行所为之后,便直接写了奏折,让人快马加鞭送去京城。

这还是他第一次行使监察之权。

甄瑞山这个官职肯定是保不住了,夫妇二人就在开封多待了一阵子,等京城的旨意下来。

天气已经逐渐变得炎热起来。

他们自开封之后,一路除了游玩之外,还会让青信和吴济去当地百姓那边打听一番,看有没有再像开封府的事发生。

这样一路走。

路上的时间自然也是成倍增长。

因此等二人到汝宁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底的事了。

抵达汝宁之后。

明锦也没派人特地去找满娘的行踪。

但或许是缘分使然,她在抵达汝宁的第一晚,就碰到了满娘。

果然如越娘子所说。

满娘在汝宁经营着一家酒馆,偶尔也会做些吃的。

那日是个雨天。

五月多雨水。

北地虽不似南地那般梅雨时节,但雨水也是频发。

明锦和顾明珩出来的时候,还没下雨,半路突然下雨,虽然买了油纸伞,但若冒雨回客栈,恐怕身上也得淋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