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明海兵

关灯
护眼
第302章 十四日奇迹(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而这个时空中,倭国和西夷各国的装甲巡洋舰,在西夷历1900年大明汉阳级装甲巡洋舰横空出世之前,参考朝鲜战争中速射炮致胜的经验,依然保持着历史的惯性,建造出的装甲巡洋舰基本上算是防护巡洋舰的升级版,吨位放大到9700吨至万吨不等,在穹甲防护基础上,又在两舷增加水线装甲,不断提高传统的直立式三气筒三段鼓胀式蒸汽机做工能力,最大航速提升到20至21节,前后各安装一个双联装203毫米主炮炮塔,舷侧密布不同口径的速射炮,比如倭寇六六舰队中最典型的出云号装甲巡洋舰,除了四门203毫米火炮,舷侧还有14门毫米速射炮,并且还有4部水下鱼雷发射管,如果按照朝鲜战争时抵近作战的经验,其近距离弹药投射量确实吓人。

同时考虑到近距离交战,对手也能打中己方,所以除了主炮炮塔化以外,副炮也开始全面装甲化,大部分安装在舷侧炮室,甚至为了保证传统舰首对敌的正面火力,不惜将舰体削平,舷侧建造突出的上下层装甲副炮室来加强正面和前部舷侧火力。

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造舰思想,导致有些极端的装甲巡洋舰设计,干舷不断升高,除了露在外面、用着厚重装甲防护的前后主炮、指挥舰桥,上甲板已经没有其他人员暴露的位置,这样又让重心升高,需要再次扩大吨位来降低急剧转向侧翻的危险,现在比较流行的装甲巡洋舰吨位,从朝鲜战争时最大4000吨左右的排水量猛然扩大的万吨级排水量,不过从纸面上看,这种装甲巡洋舰确实性能均衡,远中近火力配置强大,舰上核心部位都有两层以上装甲进行防护。

由于朱先钎和大明海兵针对朝鲜战争的总结和分析,痛定思痛,认为随着技术发展,远距离高航速的交战才是装甲巡洋舰发展的出路,也就是朱先钎一直鼓吹的远距离交战,一击不中,远匿千里或者说掉头就跑,然后用放风筝一样远远黏在对手,不断消磨掉对手实力,而不是传统的决战思维,简单的通过一战定胜负,这也是朱先钎敢带着四艘装甲巡洋舰出海的最大底气,同等数量对手没我打的猛,数量火力占优的对手没我跑的快,主动权都在己方手中。

否则按照国际上主流的设计思想,只能靠拼数量来碾压对手,这样的话大明独自面对北虏和倭寇的威胁,并且还要对与倭寇签订互助条约的英吉利等西夷诸国保持极度警惕,纯粹靠拼数量来压制对手,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根本做不到像下饺子一样造舰。

因此,面对倭寇和西夷海上强国,大明装甲巡洋舰走上了不一样的建造思路,按照火力、速度、防护的三原则,优先考虑火力和速度,利用前两者避开防护劣势,并且强调聚焦主要性能指标,舍弃不太重要的指标,比如副炮,数量只要能防备对手驱逐舰和鱼雷艇抵近释放鱼雷即可,比如鱼雷,这种武器作战距离太近,不符合远距离作战要求,下放到驱逐舰即可。

专业舰种干专业的事,没必要追求全能型战舰,否则大家都造战列舰好了。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