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穿去1969搞事情

关灯
护眼
第65章 收音机的发展史(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1953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全国产化收音机(红星牌电子管收音机),并投放市场。

1956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只我们自己的锗合金晶体管。

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可以用于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许多其它功能(金银铜铁等金属,它们导电性能好,叫做导体。木材、玻璃、陶瓷、云母等不易导电,叫做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就叫半导体。晶体管就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这类材料最常见的便是锗和硅两种)。1947年12月23日,第一块晶体管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诞生,这是20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是微电子革命的先声,从此人类步入了飞速发展的电子时代。

晶体管收音是一种小型的基于晶体管的无线电接收机。1954年10月18日,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投入市场,仅包含4只锗晶体管。在晶体管出现以后,收音机才开始真正普及。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末也开始研制晶体管收音机,并在70年代形成生产高潮。德国根德,日本索尼,荷兰菲利普以及国产的红灯、牡丹、熊猫等着名品牌的老收音机,就是这段历史的佐证。1958年,我国第一部国产半导体收音机研制成功。

晶体管收音机以其耗电少,不需交流电源,小巧玲珑,使用方便而赢得人民的喜爱,并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最普及和廉价的电子产品。

晶体管是现代历史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晶体管发明以后,电子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尤其是pN结型晶体管的出现,开辟了电子器件的新纪元,引起了一场电子技术的革命。

1958年9月12日,基尔比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从此,集成电路逐渐取代了晶体管,使微处理器的出现成为了可能,奠定了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也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了基础,开创了电子技术历史的新纪元,让我们现在习以为常一切电子产品的出现成为可能。

集成电路是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晶片上,将成千上万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包括连接线做在一起,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电路功能的器件来使用的电子元件,叫做\"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本质上,集成电路是最先进的晶体管,集成电路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继而也就产生了集成电路收音机。1965年,半导体收音机的产量超过了电子管收音机的产量。

1980年左右是收音机市场发展的高峰时期。1982年,出现了集成电路收音机和硅褚管混合线路和音频输出otL电路的收音机。

1985年至1989年,随着电视机和录音机的发展,晶体管收音机销量逐年下降,电子管收音机也趋于淘汰,收音机款式从大台式转向袖珍式。科技越来越发达、收音机的更新换代也很快。

2006年美国芯科实验室首次研发出dSp技术收音机芯片,同年,全球规模最大的收音机制造商:深圳凯隆电子有限公司与美国芯科实验室合作,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dSp收音机:KK-d48L。2007年,深圳凯隆电子有限公司在深圳与上海组建dSp技术研发实验室。2009年,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端性能国产dSp收音机芯片诞生,从此,dSp技术收音机进入普及时代。深圳凯隆电子有限公司也因此颠覆性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殊荣。

dSp技术收音机就是无线电模拟信号由天线感应接收后,在同一块芯片里放大,然后转化为数字信号,再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还原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的新型收音机。dSp技术的本质是用\"软件无线电\"代替\"硬件无线电\",它大大降低了收音机制造业的门槛。

dSp技术收音机的问世,标志着传统模拟收音机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收音机的数字时代已经到来。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