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

关灯
护眼
第85章 整军备战(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大明的官场之所以乌烟瘴气,当官的之所以躺平,主要是因为环境被污染了。

再清廉再能干的官员,一旦进入官场大染缸,时间久了便会被污染。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年贪官,用了残忍的的手段,仍没有杀绝贪官的原因。

那些有能力有抱负的人,碰过几次钉子后,害怕得罪人影响仕途,从而选择躺平。

周鉴要做的是,尽力去改变这种迟暮的官场环境。

好在史可法留下的底子不错,没有走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史可法当漕运总督时,喜欢任用年轻有朝气的官员,周鉴觉得这法子挺好。

四万漕兵,经过清理后,只有三万多人。

周鉴从中挑选了一万适龄青壮编入营兵,称“漕营”。

余者两万余人仍为漕兵,专司运粮。

一旦漕运途中被流贼阻断,周鉴即可调动漕营迅速出击,省去层层调动,节省时间,加强战斗力。

为迅速掌控漕营,周鉴以亲兵营为例对其改制。

并将随从南下的一百多名羽林卫作为基层军官,每人掌管百名漕兵。

如此一来,不到半个月时间,周鉴便拉起了一万七千人的军队。

下面就是操练。

操练科目主要是使用火器。

时代变了,在五十步内,甭管你穿棉甲还是重甲,一枪下去非死即伤。

明朝使用的火铳,威力不比后世普通步枪差多少,差的只要是精准度。

而且火铳配备的铅弹,只要打进身体内,以此时的医疗条件,便是华佗在世也难治。

一句话,等死吧!

铅弹高速高温下,会变形,打进身体内可不是一个窟窿的事,里面不知被绞成啥样了。

没有当场击毙,也会痛苦而死。

相比火铳,弓箭作为冷兵器时代远程武器的代表,就显得无力了。

神射手可在百步射杀无甲敌人。

但对重甲敌人的杀伤仅在三十步内。

对棉甲的杀伤在五十步内。

超过这个距离,对方还是活蹦乱跳的。

当然弓箭有着巨大的优势:射速!

军队中的弓箭手,一口气能连射十二箭,一分钟可射出十七箭。

能连续射击一刻钟左右,也就是十五分钟。

当然,如此射速不需要满弓。

搭箭就射,主打一个熟练度。

若要压制敌人进行满弓精准射击,一分钟射七箭左右。

这是军中弓箭手的标配。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除了亲兵营和淮安营,周鉴手下还有四万漕兵。

这四万漕兵分部在淮安府等地运河上,多是水师营官兵。

此外,还有十二万运军,专门负责漕河运粮。

这批人马却不在淮安府,而在大运河和长江沿途各省。

其中,南京两万,江南直隶两万,江北直隶两万,中都凤阳一万,山东一万,浙江两万,湖广一万,江西一万。

十二万运军,由十二位把总分领,专司漕粮海道运输。

十二位把总不受地方都司和总兵节制,只听命漕运总督和漕运参将。

明末军队虚冒吃空饷的情况如家常便饭。

十二万运军名册上具体兵员是十二万七千六百人。

周鉴不知道真正还有多少人,能打的又有多少人?

他将这部人马交给了漕运参将王业泰。

自己则亲掌淮安府的四万漕兵和两营战兵。

这些人马都在淮安府,触手可及,易于掌控。

四万漕兵的问题也不小,周鉴估摸着能有一半青壮就不错了。

首要任务仍是整顿军务。

周鉴下令加以清查,亲自坐镇监督。

经过两天的忙活,共清出虚冒三千人。

虚冒就是军队里没这号人,军官将自家的仆人冒充军人领军饷,有的甚至把自家的狗也安排进去吃军粮。

周鉴清理虚冒后,又裁减了老弱士兵五千余人。

都是些老得走路都困难的那种,别说护送漕粮了,一个老头还得两个青壮保护。

周鉴不仅查人,又开始查马。

漕兵中原有马匹数额六千匹,如今只剩下三千余匹。

究其原因,是军官可以借骑。

军官们总打着办公事的由头将马匹借走,借了就不想还了。

有的甚至打折将马匹买走,打骨折的那种。

所以漕营中马匹损失很大。

因此周鉴规定,公事可借马,但需有借有还,公事结束逾期不还者,罚款马价的三倍。

从此借马的军官少了,宁愿自己买马,也不想去借。

周鉴的行为,自然是得罪了那些老奸巨猾的军官。

有的不知好歹,竟暗中使坏。

周鉴正愁没人鸡用,他毫不客气的宰了他们,来个杀鸡儆猴。

余者将官们皆收敛起来,规规矩矩的听话。

对他们,周鉴恩威并施,只是普通治罪,给他们将功赎罪的机会。

步入官场后,他才发现,有时候用人比杀人更容易解决问题。

并非每个当官的都是废物,能混到五六品以上的,没一个是蠢货。

大明的官场之所以乌烟瘴气,当官的之所以躺平,主要是因为环境被污染了。

再清廉再能干的官员,一旦进入官场大染缸,时间久了便会被污染。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年贪官,用了残忍的的手段,仍没有杀绝贪官的原因。

那些有能力有抱负的人,碰过几次钉子后,害怕得罪人影响仕途,从而选择躺平。

周鉴要做的是,尽力去改变这种迟暮的官场环境。

好在史可法留下的底子不错,没有走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史可法当漕运总督时,喜欢任用年轻有朝气的官员,周鉴觉得这法子挺好。

四万漕兵,经过清理后,只有三万多人。

周鉴从中挑选了一万适龄青壮编入营兵,称“漕营”。

余者两万余人仍为漕兵,专司运粮。

一旦漕运途中被流贼阻断,周鉴即可调动漕营迅速出击,省去层层调动,节省时间,加强战斗力。

为迅速掌控漕营,周鉴以亲兵营为例对其改制。

并将随从南下的一百多名羽林卫作为基层军官,每人掌管百名漕兵。

如此一来,不到半个月时间,周鉴便拉起了一万七千人的军队。

下面就是操练。

操练科目主要是使用火器。

时代变了,在五十步内,甭管你穿棉甲还是重甲,一枪下去非死即伤。

明朝使用的火铳,威力不比后世普通步枪差多少,差的只要是精准度。

而且火铳配备的铅弹,只要打进身体内,以此时的医疗条件,便是华佗在世也难治。

一句话,等死吧!

铅弹高速高温下,会变形,打进身体内可不是一个窟窿的事,里面不知被绞成啥样了。

没有当场击毙,也会痛苦而死。

相比火铳,弓箭作为冷兵器时代远程武器的代表,就显得无力了。

神射手可在百步射杀无甲敌人。

但对重甲敌人的杀伤仅在三十步内。

对棉甲的杀伤在五十步内。

超过这个距离,对方还是活蹦乱跳的。

当然弓箭有着巨大的优势:射速!

军队中的弓箭手,一口气能连射十二箭,一分钟可射出十七箭。

能连续射击一刻钟左右,也就是十五分钟。

当然,如此射速不需要满弓。

搭箭就射,主打一个熟练度。

若要压制敌人进行满弓精准射击,一分钟射七箭左右。

这是军中弓箭手的标配。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