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

关灯
护眼
第13章 国丈的骚操作(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这老货的吝啬已经到了连国家安危都不顾的地步,还恬不知耻的说出这种话!

你女儿是国母,你可是皇帝的老丈人!

女婿半个儿,帮帮他怎么了?

他好,你也好啊!

他完蛋,你也得死翘翘!

老逼登怎么就想不明白?

双方又僵持了一阵子,周奎忍不住道:“徐公公,你还是先回去吧,老夫真没银子!”

“咱家奉旨办差,差事未完成,不敢回宫。”

徐太监傲娇的冷哼一声,女性化严重,依旧赖着不走。

周奎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软磨硬泡了一个时辰,这太监就像生根了,依旧不久。

周奎无奈之下,决定花钱解决问题。

“老夫可以捐一些,但是不能太多。”

说着,让老管家去银库取来了一千两银子。

不等徐太监说话,周奎抢先道:“就一千两,你要便拿走,不要我收回去!”

徐太监闻言,差点气得笑出声来。

他从未见过如此吝啬的勋贵!

但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都耗一个时辰了,皇帝还等着回宫复旨呢,总不能真住在这里?

这晚上出恭也不方便啊!

不情愿的收了银子,徐太监哼哼两声,甩袖而去。

“狗奴才,什么态度!”

周奎看着太监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心疼。

一千两银子就这么没了!

好似心肝少了一块!

......

徐高磨了半晌,终于从周奎这弄了一千两银子。

回宫复旨后,崇祯皇帝看到银子,一下子懵了。

他反复问了三遍,才确认是国丈捐的数目。

发紫的嘴唇颤动两下,崇祯强忍着怒火没有发作。

自己老丈人,丢的是自己的脸,发火有什么用?

只能默默承受。

听说父亲捐了一千两银子,周皇后都快气哭了,亲自召见国丈。

她变卖了自己的金银首饰,共得五千两银子,全部给了周奎。

让他以国丈的身份捐献出去,最好再补一万五千两,凑齐两万两,给陛下争个面子。

周奎满口答应,转头却捐了两千两银子。

不仅没有再补一万五千两,还把周皇后给的五千两银子,留下一大半。

加上先前让徐太监带走的一千两,周奎一共助饷三千两。

一波操作下来,不仅一两银子没出,还净赚两千两,把周鉴惊呆了。

要说最吃惊的,还得是崇祯。

他人都麻了。

国丈周奎果然起到了带头作用。

不过却是反的。

皇亲勋贵们有样学样,他们或是装疯卖傻,或是哭穷,不愿捐资助饷。

有的甚至跑到大街上摆摊卖家具,旁边摆了个条幅:出售家产,为国助饷。

好不要脸!

对那些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来说,花钱享受可以,捐给朝廷绝对不行!

一连折腾两日。

崇祯皇帝的意思是“以三万为上等”,但没有一笔捐款达到此数,最高一笔只两万两,大多数不过几百两而已,纯属敷衍。

其中,成国公朱纯臣,助饷五千两。

随后新乐侯刘文炳,助饷一万两。

驸马都尉巩永固,助饷一万两。

太康侯张国纪,助饷两万。

他是天启皇帝的岳父,曾与周鉴在聚贤楼有一面之缘。

老国丈虽然喜欢小姐姐,但在朝廷大事上也毫不含糊,让人敬佩。

助饷这几日,各种妖魔鬼怪横出,让周鉴大开眼界。

他不由感慨道:“难怪大明会亡!”

这帮傻子,国家若是都不存在了,要钱还有什么用呢?

观战几日,周鉴终于出手了!

朝廷继续助饷活动。

承天门前,往来助饷的人已然没有几人,连记账的太监都快睡着了。

这一日,周鉴大步走来。

“国舅爷,老国丈已经捐过了,捐了三千两。”

一名司礼监太监打了个哈欠。

“他是他,我是我!”

周鉴一扬袖袍,朗声道:“国舅周鉴,为朝廷助饷三十万两!”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