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穿越明朝,我开局就离京就藩

关灯
护眼
第37章 有奸人在冒充皇上诈取关隘(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果然,朝中这些大臣也不是吃干饭的,在关键时刻还是能做事的。

“陈阁老,还有吗?”

内阁次辅陈循说的这些都是为了守卫京师,朝廷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这件事。

“为了防止也先来犯时京城百姓慌乱,有人趁机捣乱,由内阁辅臣高谷负责召集京城义勇,进行操劳,以备不患。

都察院派了御史前往山西、河南、山东和南北直隶招募义勇,进行操练,以备不患!

南方和西南的军队请求回京勤王,但考虑到那边的叛乱有的刚平定,有的还没平定,为了防止当地再出现叛贼,就没让他们回来。

另外召集了数十万民夫帮忙运送粮食和武器物资。”

陈循把其他的主要事情也汇报了一下,朱瞻墡觉得不错。

“哪些问题需要紧紧处理?”

朱瞻墡继续问,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必须尽快处理,然后做好迎接也先二十五万大军进犯的准备。

“京营已空,需要重新建设,京中能征善战的武将几乎没有了,需要调几个有能力的将领回来。

朝中官员空缺六十六名,其中六部的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急需补充。”

陈循又说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京营,一个是空缺官员。

“京营先由京城现有的将士中挑选一些,等勤王之师到了再从中挑选一些。

空缺的官员吏部先拿出一个章程出来,到时候本王与六部和内阁商议。

兵部尚书由左侍郎于谦担任,负责京师的防务。

户部尚书由工部左侍郎周忱担任,负责朝廷的钱粮。”

朱瞻墡不等王直推荐,直接做出安排,把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定了 ,剩下的吏部可以推荐,但吏部说了不算。

朱瞻墡此举又敲打了王直一番。

王直有苦说不出,朱瞻墡嘴上说已经过去了,但心里还是记恨着自己。

按理来说,举荐人才是他的事,朱瞻墡应该先问他有没有人选,然后朱瞻墡做定夺。

胡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襄王此举不符合礼法,但是看到王直的额头就放弃了。

王直在船上都磕破头了,要是再于朝堂上提出来,那直接就要拖出去斩首了。

其他人也发现了不妥,准备提出来,但于谦和周忱打断他们。

“谢殿下!”

“谢殿下!”

于谦与周忱上前谢恩,于谦还好,他本就是兵部左侍郎,接替兵部尚书顺理成章。

周忱就不一样了,此时的他主要官职是江南巡抚,工部左侍郎只是兼任。

要不是来京办事遇上了土木堡之变,而工部尚书石璞又去南方平叛乱去了,工部也轮不到支持工作。

现在襄王直接让他做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一下子成了正二品,要是做得好,说不定还能进内阁。

“臣等遵命!”

这就是老手,很快就发现可用之人。

“于谦,京师的防务就交给你了,有什么需要跟本王说。

郕王向本王推荐了你,你可不要让郕王和本王失望。”

他专门去淮安看望朱祁钰就是为了让朱祁钰推荐可用之人。

朱祁钰只推荐了于谦一人,说由他在京师不会有事。

“谢郕王殿下!”

于谦还在纳闷,怎么不经其他人推荐襄王就直接让他当兵部尚书,还负责京师守卫。

原来是郕王朱祁钰专门向襄王推荐了他。

“周忱,本王听闻你治理江南财赋效果显着,有理财者无出周忱之右之名,希望你把天下的赋税治理好。”

周忱就不用说了,理财能力是如今大明最厉害的。

宣德五年,天下的赋税有很多地方拖欠了,尤其是在江南地区,拖欠最多。

因此宣德帝想要一个有才能的人前去治理。

在大学士杨荣的举荐下,周忱升任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

在江南巡抚任上,周忱一任就是二十一年之久,成为了明朝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江南巡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