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穿越明朝,我开局就离京就藩

关灯
护眼
第31章 朱瞻墡敲打王直(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王尚书,请你给孤讲讲如今的朝堂!”

船舱里朱瞻墡与王直于小案对坐,朱瞻墡对王直这位天官很不满,但表面还是客客气气的。

朝中有资格上朝的大臣总共二百零五个,土木堡之变直接死了六十六个,一下去了三分之一。

短时间内要把这些空缺补上也不容易,毕竟不是和平时候,现在是大明的危急时刻,首要任务是守住京师。

朱瞻墡要了解的是剩下的一百三十九名大臣的情况,尤其是内阁和六部。

“内阁有陈循、苗衷、高谷、彭时、商辂五人,其中陈循为次辅,其他人为辅臣,彭时与商辂两人最近才入阁。

六部中,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暂时空缺。

吏部尚书为臣,刑部尚书为金濂,礼部尚书为胡濙,工部尚书为石璞。

刑部尚书金濂与宁阳侯陈懋在福建平乱未归。

工部尚书石璞与指挥佥事徐恭元总兵官,在讨伐处州反贼叶宗留。

左侍郎周忱这段时间在京城,工部的事务由他主持。

兵部现由左侍郎于谦主持,户部暂时由内阁次辅陈循主持。”

王直简单介绍了一下内阁与六部的情况,具体的情况要朱瞻墡进京后自己了解。

“孤听说朝廷已经立了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

成敬代朱祁钰送他出淮安城,分别的时候悄悄跟他说,朝廷已经立了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

朱见深才多大?

两岁的娃娃是能监国还是能当皇帝治国!

现在大明需要的是一个成年的皇帝,而不是一个年幼的太子。

朱瞻墡很快就想到,从始至终,这些大臣就没考虑过让自己接替皇位,他们一直想的都是朱祁钰。

至于原因,无外乎朱祁钰好拿捏。

让他和朱祁钰进京监国,只是表面上的,实则是让他们背锅。

若京师失守,太后和太子立马南渡,让他和朱祁钰当替死鬼。

大明败了,总要有人背锅。

可能在他们看来,京师守住的可能性不大,更别提打退也先。

朱祁钰的意思很明显,用好于谦京师不会有事。

朱瞻墡觉得,让自己也进京,只不过是因为朱祁钰身体不好,分担朱祁钰的工作罢了。

而且,朱瞻墡越看王直越不顺眼,朝廷立了太子这么大的事情,王直竟然一直不说,这是要给自己一个惊喜吗?

大臣们不知道一个太子,还不是未来皇帝的亲子,这会产生多大的矛盾吗?

他们当然知道,只不过这是文臣和太后之间的默契,当前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只能稍微委屈一下朱祁钰。

孙太后考虑的是他子嗣的正统性,大权不旁落。

却没考虑这样做会引起一系列麻烦。

可惜,朱祁钰不傻,早就看透了这点。

而自己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想让自己当替死鬼那是不可能的。

朱瞻墡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他最有资格接替皇位。

朱见深是庶出,朱祁钰也是,而他不一样,他是张太后所出,乃是嫡子,只不过不是长子而已。

朱见深虽然是皇长子,可他庶出的事实没法改变。

“回殿下,确有此事,太后下诏,群臣都接旨了!

臣赶路心切,一时忘了把这事告诉殿下,请殿下恕罪!”

王直直呼后悔,忘了把皇长子朱见深立为太子的事情了。

他应该早点告诉朱瞻墡的,现在好了,朱瞻墡通过别人知晓了此事,自己成了故意隐瞒。

自己只告诉了朱祁钰,朱瞻墡的消息应该也是朱祁钰告诉他的。

这个郕王!

现在,他只能硬着头皮承认,向朱瞻墡认罪。

“王尚书,要不你调转船头回淮安请郕王吧,孤还是回长沙算了。”

朱瞻墡真的生气了,王直就算贵为天官也不该对自己隐瞒这么重要的事情。

毕竟自己是嫡出的亲王,身份比六部尚书和三公九卿尊贵。

朱瞻墡还记得在运河边成敬在他耳边说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