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文娱赏金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部奇书(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其中所以为帝王师相,人物臧否,如经史有百家之书,无不假此定其好丑,若所称二帝,曰放勋,曰重华,禹曰文命敷于四海,汤曰顾諟天之明命,文曰谟,武曰烈;下至曰桀,曰纣,曰幽,曰厉,何在不非史臣亲承之下,揣摹则肖之也。

孟夫子尚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况三代以来,所谓曰文,曰武,曰孝,曰庄,曰敬,曰神,曰懿,曰徽,曰德,种种美词,不过皆史臣为之粉过饰非,写为一代信史,其中可信不可信明甚,又何怪后儒曰:三代之下无书。嗟,嗟!

今有封神一书,去其美,得其信,谓之曰承前启后,绝世奇书焉!”

这是修儒义的大师郑东芝的评语,不愧是修儒的,其中古典经史子义,随口拈来。

紧接其后的,正是刘军山。

“俗有“姜子牙斩将封神”之说,从未有缮本,不过传闻于说词者之口,可谓之信史哉?

余今自《封神》一册,而于每回之后,观其或正词,或反说,或以嘲谑之语,以写其忠贞侠烈之品,奸邪顽顿之态,于世道人心不无唤醒耳。

语云:“生为大柱国,死作阎罗王。”自古及今,何代无之?而至斩将封神之书目之为迂诞耶。书成,其可信不可信,又在阅者作如何观?余何言哉!”

另外还有黄堂义和马安阳两位大师的评语,亦是看得出他们对于这本书的重视和看好。

马玉涛看得是眼睛直发亮,他可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得到国学大师的评语的。

得到这四位大师的认可,可以说寅月的这本《封神演义》,基本上就可以替代原着,成为新的神话巨着奇书,以后也将会在仙侠神话中留下浓墨重笔的一段佳话!

“既生月,何生涛啊!”马玉涛长叹一声,感觉自己恐怕是永远也追不上这个后辈,或许是后辈的家伙了。

翻来正文,第一回和原着并无差别,一看就是没有任何修改的原本。

直到二十九回以后,却也是和原文相差无几,丝毫看不出有人从这里开始续写,彷佛是原作者复生了一样,重新写完了这本神话巨着。

整本书其实并没有太多字,《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

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左,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

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因为后七十回败坏皇家威仪,甚至明里暗里地讽刺大明皇帝,所以后七十回在大明的时候就被严重损毁,甚至被大明锦衣卫四处搜查,一旦有此书流传,最少都是要砍头的大罪。

前三十回因为不太涉及大明皇室,倒是有些许流传了下来,经过几百年的时间,也彻底丢失了两回,仅有二十八回出世。

大部分人连作者到底写完这本书没有都不知道。

从史书记载中许仲琳的经历来看,好像他这个原作者,也仅仅写到一半的时候,就被隔壁邻居给举报了。

要不是他着书多年,有其他稿子流落多地,恐怕都要被朝廷一网打尽了。

可是即便如此,这位一代奇人奇书,也彻底因此而毁,不知道多少后世之人,想要亲眼目睹原着的。

而现在,寅月的续作,却是真正地重现了这部奇书的风采。

无论是故事性还是趣味性,都深深地和原着契合,甚至其中的神话历史故事,都和传说隐隐相关联起来,让无数读者为之深深震惊不已。

------题外话------

多谢诸位书友支持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