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跨时空直播后,我成了时代导师

关灯
护眼
第211章 朱祁钰的无奈(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萧盼盼神色悲伤的念出了这首诗。“这是于谦的诗,名叫《石灰吟》,这首诗也是对于谦这一生最贴切的总结。”

古人们纷纷通过这首诗,真切的认识到了于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于谦的结局也让很多依然怀揣着理想的文人们感到了无比的痛心。

朱棣沉默着,此时他的心绪无比的复杂,有愤怒,有遗憾,有痛心,但也有一丝释然。因为他不是文人,他是皇帝。

“从土木堡之变开始到北京保卫战结束,于谦所展现出的决心,勇气和智慧都是当时其他人无可比拟的。他身上的光芒毫无争议的盖过了所有人,包括在背后支持他的朱祁钰。”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和后续对瓦剌反击的成功,展现了大明朝自身依旧存在着足够强大的纠错能力和执行能力,这也侧面助推了也先的盛极而衰。”

“而这场胜利的最大政治意义在于,它将差点走上南宋剧本的大明朝拉了回来,同时也为正在逐渐衰落的大明朝廷完成了一次续命。在这个过程中,于谦功不可没。”

萧盼盼停顿了片刻后,继续说道:“在北京保卫战之后,于谦自然的成为了当时大明真正意义上的首相,在他和景泰帝朱祁钰的合作下,动荡的大明朝开始恢复平稳。”

“但他得到的结局,给了大明朝的文官们树立起了又一个伟大的榜样。那就是跟着老朱家的皇帝做事,别太尽力。大家以后人鬼殊途,你当你的皇帝,我当我的大官,大家各自安好便可。”

“这样的观念一直传承着,直到张居正的结局为大明皇权的“至尊无上”,写下了一封“完美”的总结信。”

朱棣听得出萧盼盼话语里的讽刺。但他是皇帝,他和文人的感受不同。

事实上,此时各时空的皇帝们对于于谦的结局的态度都是复杂的。有良心的皇帝多少会感到难受,没有良心的皇帝更多感到的是一种合理。

对于皇帝这种政治动物来说,于谦的死从他扶立新君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

他们并不会对于谦的经历产生多少的共情。也是在这一刻,他们深深的认识到了萧盼盼之前对于谦评价的正确。

只要是皇帝,大体都是不会喜欢于谦这样的人的,哪怕他立了大功,哪怕他能力出众,甚至完美无缺。

景泰朝的天空下,朱祁钰看着于谦的眼神里也是复杂的。

“看来我们两都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我生不出儿子,你最后也被杀了。”

于谦沉默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而永乐朝时空下的朱棣却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于谦已经是实权首相了,为什么会允许夺门之变的发生。

萧盼盼看到朱棣的提问后,给出了她自己的回答,“因为于谦看似权臣,实际上却从来都没有以权臣自居。”

“权臣想要造反是需要班底的,这个班底于谦有没有,有,但不够多。因为朱祁钰在重用的人当中存在着大量反感于谦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