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重回1990当首富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九十一章 跨国投资(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这绝对是一个不小的优惠了。

消费者知道这个促销活动之后,便立马开始购物。

不管是经销商,还是飞龙直营店,都没想到消费者会如此的疯狂。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来购物的人,大多数还是情侣。

对于情侣而言,情人节可是个新鲜玩意。

他们觉得这个节日,听起来就很不错。

事实证明,情人节这个促销,搞的是相当可以。

起码飞龙的很多产品,在不少经销商那里,直接卖断了货。

具体的销售额是多少,恐怕得等一段时间才能出来。

四月二十号,从山职校正式完工。

相关的招生信息,同步放了出来。

学校的招生条件很简单,只要有初中毕业证,就能来职校学习技术。

这一个条件,很多人根本都没有放在心上。

家里如果不让孩子去读高中,大部分都是因为钱。

不让孩子读书,就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

关于职校的事情,在从山早就已经传开了。

李兴文的这个善举,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感激。

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这个职校跟他们关系不大。

家里有钱的人,自然不会把孩子送到职校去。

至于那些家里没钱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职校对于很多家庭而言,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一次,职校招生多了一个条件,直接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进入职校学习后,学生的全部费用将由飞龙承担。

看到这个条件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他们的眼睛。

如果说飞龙办一个助学基金,补贴一下在职校学习的学生,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现在要承担所有的费用,这多少有点夸张了。

晚上李兴文刚回到家,李桂民便迎了上来。

“兴文,你们飞龙要承担所所有职校学生的费用?”李桂民问道。

李兴文笑着点了点头,“是有这么一回事。”

“那你真的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了!”李桂民竖起大拇指道。

一旁的彭小兰有点担心,“兴文,这样不是要花很多的钱?”

听到彭小兰这样说,李桂民顿时就不高兴了。

“花点钱怎么了?这个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李桂民说。

叶兴国点了点头,“亲家说的没错,这做的是大善事,应该的。”

“妈你不用担心,花不了多少钱的。”李兴文说。

彭小兰见此,便没再说这件事情。

飞龙现在这么能赚钱,这点钱确实没有必要担心。

况且李兴文这样做,肯定早就做好了打算。

彭小兰知道这个小儿子,是最有主意的一个人。

吃亏的事情,他肯定是不会干的。

想清楚了这一点,彭小兰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当天晚上,情人节当天的销售额就出来了。

相比于前几天,这天的销售额差不多翻了两倍。

看到这个数字,袁绍林和罗阳华有点不敢相信他们的眼睛。

这个数据,看起来太假了。

一个情人节而已,为什么会让销售额暴增这么多?

这件事情,两个人真的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

带着这个疑问,两人找到了李兴文。

“李总,情人节当天的销售额出来了。”

李兴文看到两个人的表情,微微一笑。

“看你们一脸的意外,成绩应该不错。”

罗阳华摇头道:“何止是不错,简直有点夸张。”

“李总,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当天的销售额会这么的恐怖。”袁绍林一脸的不解。

李兴文没说话,先看了一眼销售额。

差不多是之前的两倍,相当不错了。

“还行,再接再厉。”李兴文说。

看到李兴文这个态度,两个人顿时不知道说什么了。

李兴文表现的太平静了,就好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样。

“李总,你是怎么想到要搞这么一个促销活动的?”袁绍林直接问道。

这件事情在袁绍林这里,真的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李兴文微微一笑,“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就是价格,我们给到了消费者优惠。”

对于这一个原因,两个人自然是清楚的。

他们好奇的,是李兴文所说的其他两个原因。

“第二个的话,其实你们应该知道的,情人过情人节,多少是要买点礼物的。”

“那第三个呢?”

李兴文微微一笑,“人的盲从心理在作祟,当人们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购物的实话,他就会盲从。

他们心里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么便宜我不该错过,大家都在买,我应该去看看的心理。”

听完李兴文的三个原因,罗阳华两人恍然大悟。

李兴文这样做,真的是精准的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

看到两个人一脸的震惊,李兴文继续总结了一句。

“一旦有节日的话,我们都可以做一些促销,销量肯定都不会差的。”

关于这一个结论,罗阳华两个人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以前的话,他们肯定不会把李兴文这话放在心上。

这一次有事实依据,他们自然知道以后要怎么做了。

在李兴文关注销量的时候,职校招生条件已经在从山传开了。

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之下,这件事情正在往外蔓延。

相信用不了多久,外面的省市都会知道这件事情的。

到那个时候,李兴文的名声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就在外界盛传这件事情的时候,王明明从港台两省回来了。

这一次他去港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购买电影版权。

有了这些电影版权之后,飞龙就能自主生产DVD碟片了。

对于这件事情,李兴文十分的关注。

在知道李兴文的态度后,王明明自然是不敢耽误。

来到港台之后,王明明认为这件事情多少有点难办。

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根本就没有人在乎什么版权。

港台那边的电影公司,高高兴兴的就把版权低价卖给了王明明。

将近一百多部的电影版权,王明明才花了五百万不到。

不仅如此,那些音乐公司听到有人买版权,全部找到了王明明。

王明明问过李兴文之后,一口气又买了几百首歌的版权。

如此一来的话,飞龙DVD碟片的内容就十分的充实了。

接下来王明明要做的,就是大量生产碟片。

对于飞龙光碟的要求,李兴文只有一个。

那就是在质量和内容方面,一定要超越市面上的盗版产品。

只有这样,才能打响飞龙光碟的名声。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增加消费者购买VCD和DVD的欲望。

之前的VCD和DVD,能够使用的光碟并不多。

现在有这么多电影和歌曲在,绝对能够吸引到很多消费者。

这对于DVD的销量而言,绝对是有好处的。

况且飞龙光碟有质保,消费者可以放心的购买。

至于价格方面的话,李兴文绝对采取跟盗版一样的价格。

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打击盗版。

反正光碟这个东西,成本本来就不高。

价格低一点,无非就是利润低一点。

这样的产品追求的是薄利多销,没有必要把价格定的太高。

光碟卖的越多,就代表DVD这款产品卖的更好。

王明明汇报完之后,李兴文夸奖了他一番。

对于李兴文的这一番夸奖,王明明心里十分的高兴。

有了李兴文这番夸奖以后,他在公司的地位就稳了。

“光碟工厂就交给你了,不要让我失望。”李兴文说。

王明明立马道:“李总你放心,我肯定会把光碟工厂做好的。”

“光碟工厂之前注册了一个公司,我给你百分之十的股份。”李兴文说。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考验,王明明在李兴文这里已经完全合格了。

王明明的能力和忠心,都已经得到了证明。

李兴文现在给他足够的好处,他肯定能够把光碟工厂办好。

这对于王明明来说,绝对是一个意外之喜。

在此之前,王明明知道他就是一个打工仔。

李兴文给他的这一份工作,让王明明十分的满意。

王明明之前做盗版,确实让他赚了不少钱。

可是王明明清楚的知道,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说到底,盗版都是违法乱纪的行为。

以后真要清查起来,王明明肯定逃不掉。

现在能够摆脱这么一个身份来飞龙上班,对他来说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王明明甚至已经想明白了,以后就老老实实在飞龙上班。

李兴文给他的薪资,足够让他潇洒下辈子了。

王明明没有想到的是,李兴文给他的不仅仅是这么一份工资。

光碟工厂的股份,这代表着未来的财富,同样代表李兴文对他的信任。

王明明十分的激动,李兴文对他太信任了。

“老板,我绝对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李兴文挥了挥手,示意王明明去忙。

王明明带着一脸的感动,离开了办公室。

看到王明明这个样子,沈初柔一脸的不理解。

刚才王明明进去的时候,表现的十分平静。

不知道老板跟他讲了什么,让他变得这么激动。

沈初柔上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她看到了很多的东西。

尤其是飞龙所有人对李兴文的态度,让她无法理解。

李兴文如此年轻,为什么能够镇住这么多的人?

手底下的人,对李兴文都是十分的敬佩。

这一点,才是沈初柔无法理解的。

对于李兴文的了解,沈初柔都是从报纸上得知的。

在沈初柔看来,这绝对是报纸过度宣传了的。

现在看来,她的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沈初柔看了一眼办公室,李兴文正在看报纸。

“李总,真的有这么厉害吗?”沈初柔心里想到。

沈初柔在想什么,李兴文并不清楚,他正看着报纸。

李兴文每一天,最少要拿出半个小时出来看报纸。

这对于李兴文而言,已经是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了。

在报纸上面,可以获得很多的信息。

“近期科达公司,赞助了在魔都举行的第一届东亚运动会。”

看到这一个消息,李兴文脸上有了一丝兴趣。

现如今科达在胶卷这个行业,实力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科达之所以这么做,完全就是为来华夏投资做好铺垫。

九三年,可以看成跨国公司在华夏大规模投资的开始之年。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面,有很多跨国公司把目光放在了华夏身上。

原因很简单,华夏的市场实在是太大了。

华夏这么多的人,带来的市场自然是不用多说。

跨国公司在今天的投资有多厉害,从一组数据就能看出来。

一九七九年到两千年,华夏累计吸引外资三千多亿米国币。

在这三千多亿米国币当种,大部分都是在九二年以后发生的。

九三年年底,外资投资达到了一千多亿米国币。

这一年实际利用外资是两百七十亿米国币,几乎是上一年的两倍。

在市场的诱惑和政府的鼓励下,跨国公司开始狂热的投资华夏。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科达公司的总裁费学德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

“只要华夏有一半人口,每年拍一个三十六片装胶卷,已经足以将全球影像市场扩大百分之二十五。

华夏每秒多拍五百张照片,便相当于多了一个规模等同于岛国和米国的市场。”

用人口乘以某一商品,从而计算出华夏市场的规模。

这么一个换算公式,看起来十分的简单粗暴。

所有的跨国公司进入华夏国家投资,用的都是这么一个算式。

不过事实告诉他们,这是不严谨的,这是要吃亏的。

很多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最后都亏损了。

至于原因的话,那就是他们没有适应华夏的经济市场。

在今年,肯德基第一家特许经营店将在新安开业。

宝洁一口气在华夏,建了四家公司和五家工厂。

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公司安霍伊泽公司,用一千六百四十万元购买了华夏最大的啤酒公司,青岛啤酒百分之五的股份。

诺基亚开始向华夏提供GSM移动电话,花旗银行把华夏区总部从香港搬到了上海。

从这些跨国公司的投资中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十分看好华夏的市场。

这对于整个华夏的经济而言,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

李兴文知道外资的大量涌入,有很多层面的解读。

就宏观环境而言,进入第十六个改革年份的华夏,已经越来越吸引国际资本。

特别是去年,市场经济的体制目标得以确认,政府放宽了外资进入的很多限制性政策。

日渐市场化的投资环境,当然受到了国际资本的信任和青睐。

就政策方面而言,吸引外资被认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捷径。

因此外资企业在很多地方,开始享受到了超国民的待遇。

其中一个被普遍采用的税收政策,那就是三免两减半。

外资企业在创办的前三年所得税全免,后两年则减半。

在很多地方减半政策,更是从企业开始获利之年才被执行。

在所得税征收比例上面,合资企业的税率是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三。

这一个数据,国内企业被征收道百分之五十五。

这么一种巨大的差距,刺激了国际资本对华夏市场的兴趣。

同时,出现了很多假冒外资企业,进行合理避税。

李兴文看完之后,轻轻的放下报纸。

他知道从今天开始,整个华夏的经济市场将会发生重大的改变。

外资的进入,带来好处的同时,自然有弊端的存在。

这些国际资本进入,将会对华夏每个行业造成影响。

之前存在的那些小型民族企业,会因为国际资本的进入,彻底消亡。

李兴文清楚的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想要发展的话,就必须把市场给做起来。

小型民族企业,自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国际资本的投资,会盘活整个行业。

整个行业盘活了,那么它的市场就会逐渐扩大起来。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是十分合理的选择。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小心外资企业。

有的外资企业,就是冲着投资来的。

而有的外资企业,是冲着垄断来的。

这样的外资企业,是绝对要小心的。

华夏的民族企业,在这上面吃了太多的亏了。

李兴文成立法务部,就是为了避开这些危险。

这样的事情,李兴文知道现在担心的话,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只能是水来土挡,兵来将挡了。

从山现在有飞龙在的话,对外资的吸引力应该是不小的。

想到这里,李兴文直接拨通了秦国才的电话。

“秦市长,最近在忙什么?”李兴文笑着问道。

秦国才语气中带着一丝疲倦,“主要在忙三角债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能进一步解放从山的经济发展了。”

【推荐下,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关于这一件事情,秦国才并没有过多的隐瞒。

要知道三角债的解决办法,是李兴文提供的。

这件事情的进度,告诉李兴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李兴文笑着问道:“情况如何?”

“有所起色了,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大部分三角债都能得到清理。”

说到这件事情,秦国才十分的高兴。

如果没有李兴文出谋划策,这件事情不会这么轻易解决。

李兴文点了点头,“这样是最好的,从山的经济发展越好,对飞龙的好处越多。”

“这我可不认同。”秦国才说,“飞龙发展的越好,从山的经济才会越好。”

李兴文哈哈一笑,并没有争论这件事情。

“秦市长,我觉得你在关注三角债的同时,还需要关注一件事情。”李兴文认真道。

听到李兴文语气如此认真,秦国才顿时严肃了起来。

“是什么?”

“外资企业。”

听到李兴文这样说,秦国才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关于这件事情,秦国才其实早就已经知道了。

国家方面对于外资企业的优惠,很早之前就发到了各个省市。

对于这些优惠,秦国才只能说力度是真的大。

光是这个三免两减,很多国企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秦国才之所以没有关注,就是因为飞龙。

有飞龙在的话,外资企业在从山并没有那么吃香。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