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修我戈矛与子同袍

关灯
护眼
第120章:水(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五峰山的食指峰根部有一眼活泉,汩汩流淌的地表水常年不歇。寺里的和尚在泉眼处进行简单的围堰造坝开渠,把泉水从山腰处引到寺后的人工水池。

水池溢满的水流到人工鱼池。鱼池溢满的水再从寺后自寻出路,一路欢快往山下流去。

从鱼池溢出的水跃过两个低坡后在寺庙地基的下方冲击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水潭边有条未经修缮、人工踩踏出来的小径直通山下。

张赛文原本以为这个水潭的水是寺庙的生活污水。小沙弥笑嘻嘻告诉他的答案却大相径庭。

长久之前原本食指峰的活水确实是径直往山下流的。水流冲刷出来的那条浅浅沟壑还肉眼可见。近些年来沟壑早已彻底干涸,沟底长满了旺盛的野草。

这眼地表水流到山脚,原本滋养了依山而居的一个小村落。后来村里人发现赖以生存的山泉水逐渐干涸,还多次组织村里的青壮劳力上山寻找水源来着。

泉水彻底干涸的年月,正是庙里香火鼎盛的时节。村里的青壮年们都是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来就不相信什么妖魔鬼怪,就更不用说寺庙老方丈开口必言的“因果和轮回转世”之说了。

为此,村里的青壮劳力们为了抢水还不止一次和庙里起了冲突。甚至还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械斗。最后官府出面以“再造名山大川”的要求强行摁下村里的激烈反对。

官府给村里提前通了自来水。这出惊心动魄的抢水大战才走向了偃旗息鼓,不了了之。

村里是通了自来水,但原本的水田只能全改为旱地。老村长倒是设想过从山脚另一端开凿人工水渠再把水给再引过来。

但实地考察过后发现水流走向虽然在源头仅仅错开了一个庙宇的距离。却让大家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差之毫厘足以谬之千里。”

山泉水从寺庙的景观鱼池溢出之后,势走低坡不可阻挡往大山的另一方向奔流而去。最后大部分水体流进了一个石灰溶洞消失无踪,小部分水源且流且小,最后彻底消失在了地表。

村里的人祖祖辈辈口耳相传,自抢水大战以村庄的失败告终之后。家家户户从此不再信佛,有部分曾因为近水楼台的便利对山上的大和尚深信不疑的村民。竟毫不犹豫彻底砸碎家里从山上请来供奉的佛祖。

村民们从此和寺庙老死不相往来,五峰寺的和尚们每次云游化缘。也都自觉避开山下的村庄舍近求远,大家也倒算相安无事。

但这相安无事越来越有流于表面的趋势。风平浪静之下,暗流涌动得越发汹涌。

张赛文甚至都不用刻意走访,到村里年纪最大的村民家中随意闲扯几句。不需多久就把坊间传言和图书馆里的人文县志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去伪存真之下,发现有且只有一条真实信息:五峰寺的意外崛起,仅仅是因为官方需要申报一个能评级,可以打出响当当名头的景区。

牧守一方的父母官挥挥胖乎乎的指头,和宗教事务主管部门的头头脑脑们简单一通气。轻飘飘一句话就把一个本来破落不堪的道观改成了占地数十亩,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所谓千年古刹。

和尚们简单开凿的人工水渠这一侧,因为有长期的水汽滋养,植被显得更为茂盛。庙里把专门处理生活污水的排水系统也建在了寺外这一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