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汉末小粮官

关灯
护眼
第九十四章 东西两汉(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主持祭祀的太常杨彪却根本没有要停止的意思,再次喊出:“三拜。”

        众人第三次跪拜,这一次大家的动作无比的齐整,仿佛那些英魂真的影响到了他们。

        杨彪满意自己作为太常第一次主持的典礼,得意的喊出:“礼毕。”

        众人这才起身,活动起了手脚,但也明显受刚才行礼的影响,说话声音小了很多。

        说来有趣,杨彪的儿子杨修在许都丞相府做官,他却受大司马曹操的邀请,出山当了太常。

        本来杨彪是不想来的,但前任太常活了九十四岁的名士赵歧临死前举荐的就是他,再加上现在雒阳朝廷上连一个能为士族说话的声音都没有,他也就勉为其难的出山了。

        于是就出现了有趣的事情,老子杨彪在雒阳服侍汉帝刘协,儿子杨修却作为心腹在许都丞相府中施展拳脚。

        不过这本也是这个时代士族的经典做法,双面下注才是王道。

        百官相继离去,老爷子杨彪也和曹操打过招呼后离开了,曹操却还站在纪念碑前,盯着一个人名不愿返回雒阳。

        王垕作为曹操的属官是不能走的,而且今日典礼郭嘉、董昭都没来,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个霸府第三号人物当然要有所表率。

        “主公,可是有所感悟?”

        曹操摇头不语。

        王垕调笑道:“您的《英魂赋》气势磅礴,足够彰显这些英魂,就不要再强迫自己写出更好的词语了。”

        曹操终于开口:“厚土不要嘲笑,谁不知你的新体诗别具一格,一首赠予文姬的《咏梅》就让天下的文人趋之若鹜,更不要说之前的几首诗赋了。但还是要谢谢你的关心,我只是突然想到一个朋友,看着他的名字不愿离去。如果厚土和其他人还有事,可以先行返回雒阳。”

        王垕顺着曹操的视线寻找过去终于找到一个本不应出现在纪念碑上的名字。

        “魏种?”

        王垕不解的看向曹操。

        曹操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厚土可还记得此信?”

        王垕点头,他当然记得,这封信还是他从河内返回雒阳后亲手交到曹操手中的,正是原河内太守魏种的绝笔。

        曹操重新将帛书展开,看着上面一个个文字:“我与魏种相识数十年,他是我在兖州结识的朋友中最后一个还活着的,谁知…”

        王垕连忙告罪。

        曹操摆手道:“与你无关。我们之间的志向渐渐远离,难免会出现这样的事。看着魏种的名字,我就仿佛看到当初大家聚在一起饮酒时的样子。那种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王垕忍住作死询问其他几人都是谁的冲动,劝解道:“主公,大汉变成现在这样不是你们的过错,如果大汉还是那个强盛无比的国度,你们也许能每日都坐在一起饮酒。但那样主公也就不会变成现在的大司马,成为大汉最后的希望。”

        曹操沉默了一下:“你说的不错,得到一些就会失去一些,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只可惜我直到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我很早就知道有一天会变成现在这样,也许会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吧。”

        王垕不敢接曹操的话,只是抱拳行礼作揖道:“一切为了复兴大汉。”

        “复兴大汉吗?”

        曹操闭上眼睛,一个个老友仿佛又来到他的身边,低声道:“魏种、陈宫、张邈、张超,我还记得你们,你们若是都还活着,现在会怎样呢?”

        王垕只恨自己长了两个耳朵,完全不敢搭话。

        曹操转过身,当他睁开眼睛,又一次变成了以一己之力挽救大汉的英雄,他展开双臂,高大的纪念碑成为他的背景。

        “一切为了复兴大汉!”

        “复兴大汉!”

        “大汉!”

        …

        曹操的高呼引起还未离去的朝廷文武相继高呼。

        王垕也跟着喊了起来,直到跟在曹操身后离开才停下,而身后的呼喊声却许久没有停止。

        大河涛涛,滚滚东去,也许川流不息的河水真的将英魂聚集起来,他们将守护大汉,直到永远。

        ————

        三国小知识:

        太常是主持祭祀的官员,九卿之一。

        各朝各代的九卿都不太一样,甚至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九卿的名称也是有变化的。

        东汉的九卿为: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本章完)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