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汉末小粮官

关灯
护眼
第六十四章 天命在汉(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法正的第三题也和徐庶持同样的看法,不过他不是通过堆砌典故来证明大汉正统,而是另辟蹊径,通过益州一地的人口变化来证明只有在大汉的统治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顺便还嘲讽了一波公孙述。

        不得不说,法正曾经入蜀的背景给了他很多政治资本。

        其他大部分举人,包括陈矫、徐宣等比较有名的文士也都认为天命在汉不可逆。

        在排名靠前的举人中唯有孟达虽然也在考卷上写了天命在汉,但他却大胆的认为天命这种东西太过玄奥,还是民心更加重要。当然,他所谓的民心可不是底层的老百姓,而是“代表”了广大百姓的士族阶层。

        孟达这么想也没错,今日章德殿上这些考生,有一个算一个,又哪里有真正的底层百姓呢?都是士族,只是来参加考试的大多都是小士族子弟,以往不太受人重视而已。

        小士族有小士族的好处,比如小士族识时务,思维方式相较于谁赢就帮谁的大士族更加的变通。

        曹操势力虽风光不再,但也虎踞司隶,更有朝廷大义在身,袁绍虽强,也没法一下就将曹操势力连根拔起。

        曹操所出的第二题,更是让这些举人看到了希望。

        攻河内策。

        很明显这是一道考教军事才能的题目,这道题如果答的好一定能受到曹操的重视。

        只可惜,小士族的劣势这里又显露出来。两百多名考生中,拥有军事战略规划能力的考试不能说是寥寥无几,也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包括陈矫、徐宣在内的一些曾经担任过地方官吏者都只写了一些普通人眼中看似合理的进攻策略,比如好好练兵,积攒粮草、辎重一类的废话,比孙山那种小地主出身的考生强不了多少。

        兵法这种东西可不是人人都会的大路货。

        章德殿内也就徐庶、法正和孟达三人系统性的学习过兵法,孟达还在益州当过掌有兵权的小官,算是唯一有“实操经验”的人了。

        因此孟达此题的回答就要远超那些普通人。他认为攻取河内不能等,要提前下手,最好从夏天就不断的派人渡河打探敌人虚实,如果能联系上一些河内郡心系大汉的官员作为内应就更好了,入冬后便可出兵越过大河,收复河内。

        就连后来判卷时曹操看到这篇策论都十分满意,因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孟达所言基本上就是曹操进攻河内的布置。校室府的密探早在春播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过河打探消息了。

        但孟达的这篇策论还不是最好的,徐庶、法正的“攻河内策”更加精彩。

        法正提议联络盘踞在河内郡北方山脉中的黑山贼张燕,不求张燕出兵帮助曹军,只要他能封锁住袁绍军来自并州方向的援军即可。

        而后派出军队做出要正面攻击河内的假象,再派出少量精锐伪装成来往的商贩,走水路直接攻击河内靠近冀州的汲县和共县,联合张燕军切断河内敌人与袁绍军的联络。

        最后再集结大军从河南、河东一齐出兵,敌人必定望风而降。

        法正的奇策给人展现出一种宏大而又十分合理的感觉,曹操看了这篇策论赞叹不已,几乎要拍板将第一名状元授予法正。

        但当他看到徐庶的策论,便又改变了注意。

        徐庶确实刚刚出山,没有任何从政、从军的经历,但他却是所有考生中大局观最强的一个人。

        他在策论中提出,攻取河内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战役。一旦入冬,袁绍军一定会集结兵力从兖州、豫州、并州以及河内全方面的进攻司隶。必须合理调配兵力,先守住司隶再寻找敌人的薄弱的环节,伺机进攻河内。

        徐庶还提出,朝廷如果想要破局必须拿下河内。没有河内作为缓冲,雒阳将直接进入敌人的攻击范围之内,那么朝廷将无法腾出手来想办法解除敌人对司隶的包围。

        但徐庶这篇策论的其他内容大致与孟达那篇类似,再没有其他出彩的地方。

        法正提出了攻伐河内的奇策,徐庶从大局观着手分析了大汉朝廷(曹军阵营)目前的困局,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在加上两人在“天命在汉”那一题上的观点又几乎一致,曹操也不知该如何给两人分个上下。

        曹操不知道,王垕和国渊两个名义上的主考官更不知道了。最后徐庶和法正之间的胜负竟是只能通过凑数的那首秋风赋来进行评判。

        当然,说做赋是凑数也不太严谨。古人还是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上科举考试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有诗词的一席之地,吟诗作赋可是到了晚清也要考的标准命题。

        那么徐庶和法正的两篇秋风赋谁更胜一筹?

        秋风在诗赋中常带有凄凉无所依靠的意味。

        法正年幼成名,迫于战乱避祸于益州,空有一身才华却始终不受人重视,益州本地士族始终把他当做来抢饭碗的外来户提防。他的秋风赋中便透露出一股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徐庶出身单家,家中除了老母没有任何亲人。自己少年时不知好歹,好勇斗狠,不学无数,还杀了人。好不容易浪子回头,拜学在鹿门山中,学得一身本领却始终因为出身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他的赋中也将这种坎坷的经历融入其中,读之令人感到人生的不公。

        但徐庶的赋中还透露出一种人定胜天、自立自强的感觉,反观法正的赋中却只有苦闷,徐庶依靠这道诗赋题胜了一筹。

        两者之间终于分出了胜负,曹操、王垕、国渊三人均认定徐庶为大汉第一次科举考试的状元。

        但曹操还是有些不满意,徐庶和法正的赋都算是不错的应试作文,总归只能算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距离传世之作差距太大。

        曹操就想自己创作一篇能够流传千古的文章出来,可惜大文豪状态一般,想了半天竟是都不满意。

        最后还是王垕看不下去,吟诵诗赋一首:

        “独立寒秋,洛水东去,偃师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三国小知识:

        1、公孙述为新莽时期割据蜀地之人,他建立成国,在位12年,最终被秀哥派兵剿灭。

        2、王安石变法将诗赋从科举考试中取消,但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又恢复了诗赋的考题。

        3、最后那篇短文出处应该不用再提醒各位了吧。

        (本章完)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