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汉末小粮官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 人妻曹(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顺便说一句,何晏是汉代倒数第二个大将军何进何屠夫的亲孙子。

        书归正传。

        作为主人的曹操介绍完自己一大家,王垕等人也依据职务和爵位顺序先后介绍自己的家人。先荀彧,后郭嘉,王垕由于刚升了官便排到陈群前面,陈群之后是满宠,最后才是老光棍沮授。

        前面五人还好,都是规规矩矩的行礼作揖,到了沮授这里,由于他不喜欢曹操,竟只是微微抬手就算行礼了。

        曹操也不生气,反倒拉着沮授的手亲切的询问:“公与在雒阳可住的惯?俸禄可够用?可还缺些什么”

        弄得沮授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赶紧重新规矩行礼。

        礼毕,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招呼众人家眷入后宅饮宴,将正厅留给了男人们。

        直到酒过三巡,曹操才命人抬出几卷竹简,正是王垕写的《司隶发展规划并人才改革、军制改革书》。

        王垕的这个策论正是在写竹简上,在汉末虽然已经有了纸,但其价格之贵完全不是常人可承受的,一般人还是在使用竹简和刀笔进行书写,也就只有一些高级的士族才会使用昂贵的纸来进行书写。

        王垕也在使用刀笔反复的雕刻竹简的过程中才开始明白为什么古人总是惜字如金,因为太tm的累了。他暗下决心,早晚有一天研究出省钱的造纸之法,不过最近太忙,先记在小本本上。对了,还有菊花的问题,如果能造出手纸就更好了。

        曹操直接了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今天找诸位来正是为了此策,你们都看过这篇策论吧?”

        王垕、陈群、满宠、沮授一齐看向郭嘉,郭嘉也有点懵逼,心道我还来得及上报昨天聚众饮酒之事,曹老板是怎么知道的?

        曹操见几人都不说话,就当他们默认了此事,故意道:“诸君,你们觉得朝廷能够施行这篇策论上的科举制和府兵制吗?”

        陈群第一个起身道:“主公万万不能施行厚土策论中的制度啊!”

        曹操:“……”

        在曹操预想中,这篇策论是五人一起写的,他们肯定全都支持,之所以问讯他们其实也是在给自己信心。结果一上来陈群就说不行,一下就给曹操给整不会了。

        荀彧见曹操沉默,便开口问道:“长文为何觉得此策不能施行?”

        陈群叹道:“丈人难道看不出吗?如果施行了科举制和府兵制,天下士族必将远离主公,失去了士族的支持,主公又拿什么去争霸天下?”

        荀彧微微点头,好似认同了陈群的说法,又问其他几人:“你们也认同陈群的想法吗?”

        郭嘉反对:“我认为主公应该立刻施行科举制和府兵制。”

        除王垕外三人将昨夜讨论得出的想法也一一道来,曹操见还是有人支持便又放松下来。这时他也看出五人虽然提前通过气,但那篇策论还真是王垕自己一个人所写,便问王垕:“厚土,其他四人都说了自己的看法,你可还有什么其他见解?”

        王垕反问道:“主公,现天下凌乱不堪,百姓流离失所,请问主公可曾想过是什么原因?”

        曹操略一思索便道:“自是朝中宦官专权,国有罔臣。”

        王垕又道:“可是朝堂之上全是罔臣?”

        “当然不会。”曹操摇头,“先帝虽然宠信十长侍,但朝中也有陈蕃、窦武、刘淑等贤臣,后虽有黄巾之乱,但依然有杨赐、皇甫嵩、朱儁、张温等名臣辅佐。”

        王垕假意恍然大悟:“那就是皇帝不贤了。”

        听了王垕这句话,荀彧、陈群默然不语,满宠、沮授面色如常,唯有郭嘉掩口而笑。

        曹操也是嘴角微微带笑,摇头道:“先帝极其聪慧,但为人确实…”

        荀彧突然道:“司空,臣不可妄议主君。”

        王垕抚掌而笑:“那好,那就不考虑皇帝的问题。咱们就假设皇帝都极其的贤明,这天下就不会如现在一般大乱了吗?”

        ————我是分割线————

        三国小知识:

        1、曹操长女清河公主的名字没有流传下来,书中曹鄂之名是我编的。另外关于曹操和关羽争杜夫人的故事网上有的是,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查一下。

        2、历史上开始大规模纸使用就是在汉末建安年间,但具体时间还是在曹操官渡之战胜利之后,书法家钟繇、文学家三曹、建安七子等人能够名声大作也离不开纸的广泛应用。但话说回来,本书中曹操不是才刚输了嘛,纸短时间内还没有普及。

        3、史书中只记载郭嘉的儿子郭奕,至于郭嘉的妻子是哪里人并没有相关记载。本书中说郭奕是郭嘉的小妾所生只是猜测。

        (本章完)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