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我父刘玄德

关灯
护眼
第227章 三场夜宴(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第227章 三场夜宴

以徐晃之智,不难看出此番白波军已经彻底输了。

况且他手里也只有三百人,根本无力翻盘,不如听从天子和杨奉的诏令才是上策。

倒是高顺在路过徐晃部曲的时候特地扬声询问:“敢问是哪位将军守在此处,可愿出面一见?”

徐晃主动现身道:“在下徐晃,不敢当将军称赞,敢问将军大名?”

两人看见对方俱是骁勇健硕之辈,又都冷静沉稳,互生欣赏之情。

高顺当即回答道:“在下高顺,军令在身,暂且别过,容后再叙。”

徐晃也回礼道:“将军可至大营寻我,晃必竭诚相待。”

在杨奉等人的安抚之下,白波军们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当然,他们本来也不是关东勤王军的对手,但能减少流血,总归是一件好事情。

等刘封他们从天子处离开的时候,安邑城内早已经重新安定了下来。

其实能有这个结果,也是早就注定了的。

如果白波军四将能够早早做好开打的心理准备,直接派兵堵住轵关陉的出口处,那才是上策,毕竟粮食不够,还是可以咬牙凑一凑的,至少可以先调派一批精锐堵门。

有地势的优势,关东勤王军的人数优势根本没法发挥,完全可能会被堵死在径行之中。

中策则是在安邑县外决战,虽然兵力弱势,但有以逸待劳的主场优势,至少总有拼死一搏的机会。

偏偏他们四个选择了最次的下策,坐以待毙,等着刘封他们送粮入城,直接反客为主,更无语的是,还因为“皇宫”狭小的关系,竟然让急于到天子面前的杨奉等人主动脱离了扈从。

要不然即便以典韦、潘璋之勇,也没那么容易就控制了四将。

太史慈所部源源不断的入城,已经控制了安邑县的三座城门。

同时,关羽则都督大军在安邑县外,对着白波军一方立下大营。

刘封回营的时候,倒是意外的看见了徐晃。

这家伙竟然在高顺的营中,同高顺聊的很是高兴。

刘封心里又惊又喜,自己之前还在跟曹操胡吹,没想到高顺居然和徐晃交上了朋友。

其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发展,主要是三个原因。

其一是徐晃和白波贼本身是凑不到一块去的,他算是白波贼里的异类,他能一直忍耐着,主要还是对杨奉的感恩。

其二就是徐晃对关东勤王军很有兴趣,这才是他心目中的军队,同关东勤王军相比,白波军当真就是一群草寇。

其三则是徐晃和高顺之前在城中主干道上的对峙,让双方都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于是在对峙结束之后,高顺和徐晃竟然当场结交成了朋友。

徐晃被高顺请来营中闲聊,两人都属稳重踏实,敏于行而讷于言的性格,居然聊的很是投契。

要不是高顺滴酒不沾,恐怕此刻早就摆酒招待徐晃了。

可即便如此,高顺也吩咐了准备宴席,并且拿出了刘封所赐,自己珍藏的霜,泡成蜜水邀请徐晃享用。

蜜水的甘甜惊讶到了徐晃,作为一个武将,他可太清楚霜的作用了,这可是在关键时刻可是能救命的宝贝,没想到高顺竟然舍得拿出来招待自己,当真是冷面热心之人。

当刘封入帐之后,高顺赶忙站起身给刘封介绍起徐晃,而后者也赶忙起身冲着刘封行礼。

“少主,这位将军乃是徐晃徐公明,虽是白波中人,却洁身自好,又精通兵法,治军严整,乃是良才美玉也。”

高顺对徐晃很是推崇,并毫不遮掩的向刘封卖力推荐。

一旁的徐晃虽然端坐无言,可眼神中却饱含感激之情。

刘封心中也是暗喜,再看看徐晃端坐不动的样子,大概就明白这次挖角的成功几率有多大了。

想想当初去曹豹家推销自己,那时候何等艰难,后来第一波征辟的也大多都是武人,因为他们缺乏上升的渠道。

可即便这样,也是托了老爹徐州牧的牌子,否则徐盛、周泰、蒋钦他们凭什么认你刘封?

更别说鲁肃、刘晔这些豪强文士了。

可现在,刘封都不用推荐自己,徐晃反倒是希望能入自己的眼界了。

可见徐州刘备这四個字,已经真正进入了整个大汉人心中了。

能做到这一点,委实是不容易的。

对于徐晃,刘封也很是喜爱。

徐晃和高顺确实比较相像,这种将军胜在稳重,不多事,关键时刻又能支撑大局。

二爷当年兵败樊城,徐晃可是立下了大功。

就连曹操都夸赞徐晃“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

徐晃的战绩让曹操硬生生的创造出了一个成语——长驱直入。

也正是徐晃在襄樊的奋战和胜利,才真正让曹魏的荆州乃至整个中原战局转危为安。

“在下刘封,见过徐都尉。”

刘封起身,竟不以身份自居,冲着徐晃行了一礼。

徐晃赶忙再度回拜:“在下徐晃,当不得公子如此大礼。”

“徐都尉何其自谦。”

刘封笑着邀请对方重新入座,随后故意问道:“我闻徐都尉乃是河东本地人?”

“正是。”

徐晃正色答道:“晃乃是河东杨县人,年轻时曾在郡中为郡吏,后追随兴义将军讨伐贼寇有功,被举为骑都尉。”

白波军起义就是在河东本地起义的,里面有大量的河东本地的豪强和郡吏参加。虽然只是黄巾军的分支,但声势却丝毫不逊色于中原黄巾军,甚至几度威胁到过东汉首都洛阳。

白波军虽然击败过西凉军,但最终还是没能坚持住,最终分崩离析。

像杨奉这样的军头,有的投奔了西凉军,比如杨奉本人,就成为了李傕的部将。

有的本来就是河东本地的豪强,比如韩暹、胡才、李乐这些,则留在了河东本地。

最后一部分则穿越了并州,前往冀州和张燕合流。

徐晃应该就是黄巾起义时就跟随杨奉了,至今也有七八年了。

“这可真巧了。”

刘封笑道:“徐都尉不知,我二叔也是河东本地人,乃是解县人士。我军中还有张将军,乃是并州雁门郡人,也威武雄壮,胆气过人。若是徐都尉不介意的话,不如今晚由我做东,将我二叔和张将军一并请来,好好聚聚。”

严格的来说,张辽家乡远在并州雁门郡,与河东隔了整整一个上党郡,属实不近。尤其并州这地界,可不比中原平原,河内去上党,上党去雁门,几乎都隔着重山,不走径行根本过不去。

但刘封考虑到高顺性格沉闷,远不如张辽健谈,要是关羽和徐晃像历史上那样一见投缘,约为兄弟那还好。若是不投缘的话,也好让张辽陪着关羽。

徐晃这边也是心头火热,没想到关东勤王军的主将对自己如此看重。

以刘封的年岁,哪怕只是名义上担任主将,这分量都不是自己区区一个骑都尉能攀附得起的。

眼下来看,刘封不但能代表关东勤王军觐见天子,在军中似乎也是举足轻重,至少以徐晃所见,高顺这样忠厚讷言之人,都对刘封很是推崇。

不多时,关羽和张辽一同前来,大营的事情暂时被托付给了刘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