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

关灯
护眼
第167章 屯兵博望坡(求订阅)(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众将全都跃跃欲试,都有请战之意。

荆州叛军连败两阵,如今又弃城而走,很明显是示弱的表现,正常的思维都是趁胜追击。

刘明看向戏志才,这位年轻人,也在凝眉苦思。

全没有前世看到的那些小说或者影视剧当中像伏龙、凤雏这样的高人风范,抬头一个计,低头一个谋,眉头一皱便有主意,想比起来,戏志才更加真实一些,不至于让人觉得近乎于妖。

“宛城乃是大城,若叛军真的依城固守,恐形势于我不利。”

戏志才面有忧色说道,“据臣了解,朝廷兵马还没有系统训练过攻城之术,而且我方兵马数量少于叛军,若是强攻宛城,非明智之举,只能想办法引叛军出城作战,凭借双边马镫给骑兵带来的战力、鸳鸯阵给步兵带来的战力胜敌。”

刘明点了点头,道:“经过前几次的交战,可以初步判断,叛军中的武将实力不如奉行、翼德、仲康等我军大将,只要其敢出城,凭借武将战力、阵法加持,胜之不难。”

凭着先知视角,他当然知道像吕布、许、张飞这样的猛将,根本不是孙坚麾下那些二流武将可比,但不好明说,只能表现出自己是根据前两次交战作出的判断。

戏志才的眉头并没有放松,缓缓道:“即便叛军愿意出战,但若是再败几次,结局也必然是依城固守,甚至还会串通袁术请求援军,我军依然会面临攻城战的不利之局,最好能将叛军的大部引出宛城,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将其围而歼之,还可以趁机拿下宛城。”

“戏先生可有妙策?”刘明问道。

“只能示敌以弱,诱敌大部出城,我军再设伏围歼。”戏志才道,“须得使个瞒天过海之计,使敌主动派出大部兵马,这设伏之地也须得好好谋划一番。”

刘明走到挂在帐中的南阳地形图前,在雉县与宛城之间仔细察看,突然眼睛一亮,在雉县的东南、宛城的东北处有一个地名吸引了他的视线:博望坡!

这个荒坡并不出名,但是对了解三国历史的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地方。

诸葛亮出山之后第一战便是火烧博望坡,此战也奠定了其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甚至在全国各诸侯之中打出了名望。

无疑,这里是最适合设伏之地,诸葛亮本身就在南阳耕读多年,对这里的地形极为熟悉,因而能够准确在此设伏,戏志才就不行了,他毕竟是外来者,对宛城周边的地形还不是很熟,一下子想要找到有利地形也确实有些难为他。

刘明不想当先知,把自己表现得太过妖孽,沉吟了一下,用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博望坡,道:“从地图上来看,此处有一些低矮山丘,而且既然叫坡,想必就应该有沟,不知地形是否复杂,是否适合设伏,还请戏先生试着察看一下此处地形。”

戏志才瞅了瞅地图,点了点头,如今没有好的切入点,先去哪里察看都一样,不如就依着陛下的意见吧,便道:“臣即可前往博望坡。”

“朕派出得力禁卫护送先生。”刘明担心戏志才的安危,如此大才万一出个三长两短,损失就大了,便道,“史阿,你带十名禁卫亲自护送戏先生,不得有误。”

“遵旨!”史阿答应一声,出帐去挑选禁卫去了。

“谢陛下厚爱!”戏志才颇为感动,施礼之后也走出大帐。

在戏志才探明地形之前,大军暂且不易轻动,只能在雉县继续练兵,毕竟鸳鸯阵也好,还是新骑兵也好,练习时间还是太短了,需要争分夺秒大练兵。

刘明想了很多古代的战例,什么增兵减灶、围魏救赵、背水一战等等,觉得均不适合此战,至少单独一个案例还无法在宛城之战中致胜,需要打组合拳。

他又琢磨演义中关于诸葛亮、司马懿、周瑜等几个军事智囊的用兵中种种诱敌深入的战例,还真有几个有些相似、可以借鉴的,简单归纳了一下,只等着戏志才回来之后商量个明确的思路。

且说戏志才来到博望坡,只见左面有一处山岭,右边有一片密林,中间是一条沟壑,有低洼之处的沼泽之中还有大片的芦苇,寒风吹来,干枯的芦苇随风舞动,发出哗啦啦的声响,还有不少芦花随风飞舞。

“真是一处火攻绝地!”戏志才心花怒放,“陛下真神人也,天佑我大汉兴隆,陛下随手在地图上一指,便能找到如此绝佳的设伏之地,更绝的是,此处若用火攻,根本占用不了多少兵马,腾出大批士卒还可以有其他用场。”

当下在山前山后、密林沟壑等处细细察看,又寻到当地的老农仔细询问,并画了一张草图,直到傍晚时分,戏志才这才满心欢喜地回到雉县。

“破敌之策就矣!”戏志才铺开地图,笑道,“若能将叛贼大部引入博望坡,则南阳一战可定!”

此时参与谋划的只有三人,便是刘明、黄琬、戏志才,像这种高级军事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当下,戏志才便说出了自己的设伏计划,黄琬听得眼前一亮,连赞妙计。

刘明也暗赞戏志才之能,应该不下于诸葛亮,只在博望坡看了一眼,便有了详细的作战计划,而且其思路细节,与演义中诸葛亮的部署基本不差。

“为了能引诱更多的贼人,不妨干脆把大营设在博望坡前,届时故意弃上几座营寨乃至一些粮草,作出溃退之势,贼人方会放心追赶。”刘明当下把自己的一些思路也说了出来。

“陛下好魄力!”黄琬赞道,两军交战,舍得主动丢弃赖以立足的大营,甚至赖以生存的粮草,这都需要大魄力,如果一旦诱敌不成,那就是真的丢了。

因而刘明的谋划一出,戏志才与黄琬都投来崇敬的目光,以前陛下深居皇宫之中,看不出有何能耐,没想到有如此敏锐的军事天赋,竟然在这天下纷乱之中展示出了其另一面过人之处。

“要做就做彻底一些。”戏志才补充道,“顺便散布谣言,就说弘农战事失利,李攻打函谷关,京都雒阳危在旦夕。”

“好!”刘明赞道。三人相视而笑,此刻竟然生出了一种知己的情愫来。

第二日,只留下五百人守雉县,大军几乎倾巢而出,直奔博望坡,就在坡前扎下六座大营,前营距离宛城也就十里左右,对于对战的两军而言,距离已经很近了。

至于雉县,根本不用担心丢失,而且丢了也没关系,何况孙坚根本无暇来取这里,即便取了对他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宛城之中气氛凝重。

“狗皇帝到河内打了一次贼寇,对贼人情有独钟了。”孙坚捏着眉心,声音低沉地道,“一路上收拢流民、流寇,现成已经兵马超过两万了,如今兵临城下该如何应对?”

“朝廷兵马固然都是临时拼凑,但我军也多是新招士卒,训练不足,还请将军明鉴。”蒯良提醒道,“蒯某建议还是按照既定计划,死守宛城,狗皇帝拖延不起,自会退兵。”

“此言差矣。”程普反对道,“将军起事,难道仅仅是为了守荆州一地?那与不起事又有何区别?如今将军大军数倍于敌,却龟缩不出,岂不为天下笑?如何还能号令群雄?”

被程普一说,孙坚面有愧色。

是啊,他与袁术造反可不仅仅是为了保住荆州或者扬州,而是要打进雒阳、打进皇宫,掌握朝局、掌控天下。

但是出城打就能胜吗?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韩当、黄忠乃至程普本人的经历说明了一切,即便出城两军对阵,也未必能够打得赢。

难道要请袁术帮忙?不行,自己兵力占优的情况下,根本拉不下脸来向别人求援。

“末将建议,还是暂且以守为上。”副将朱治说道,“先看看朝廷兵马作何打算,我们再见招拆招也不算太晚,毕竟此战主动权还掌握在将军手中。”

孙坚其实是偏向守的,否则也不会把程普招回来,但以他的性格,自然不会单纯死守,能打则打,打不了才会全面进入守势。

正在犹疑之际,突然有亲兵进来禀报,说是敌军正在城下讨战!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