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你好啊!2010

关灯
护眼
第三百零二章 悲喜皆你(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而且程行只一部作品,便步入了这个行列。

如果《一路溪行》的最终销售量也达到千万以上。

程行只凭两部作品,就能站到中国作家畅销榜总榜的前列。

“行,那就明天晚上,请你们吃顿好的。”程行笑道。

众人闻言便立马欢呼了起来。

他喝了点酒有点晕,寻常这个时候程行都会去看一会儿书,九点多钟倒还不是睡觉的时间,平常在学校的时候,程行一般都是十点多的时候睡觉。

但每次喝些酒,不管多少,程行都很想去睡觉。

因此他洗漱了一番之后,便上了床。

在没知道《一路溪行》的销量之前,程行并没有去网上看《一路溪行》的评论,他只是在好好的为新书做宣传,现在销量知道了,程行自然忍不住也上网看了看读者对于《一路溪行》的评论,他先是上豆瓣网看了看,《一路溪行》如今在豆瓣网的评分是8点1分,这个分数不算很高,但也绝对不算低了,在同类的青春文学里,已经算是一个很不错的高分了,当然,这个分数比《安城》的8点7分比,还是有些差距。

豆瓣评分能上9分的,都是四大名著和一些获奖的偏写实类风格的作品。

所以《安城》在青春文学这个类型里,是目前豆瓣评分第一的。

相比于《安城》,《一路溪行》的写实性要少上一些,乡土气息也更少一些,在评分机制上,一般偏向现实题材乡土文学的作品分数会更高一些,但是相对来说,因为这类书籍看的人比较少,评分的人会少一些。

但《安城》与《一路溪行》的评分人数并不少。

特别是《一路溪行》,只半个月的时间,评论人数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很夸张的数字。

程行看了评分之后,便将目光往下移,看了下点赞第一的评论。

这是我整整用了十天的时间读了两遍后写下的一篇长评,最近程行在网上很火,有人说他散文写的好,文言文写的也很好,博学多才,是文学上的少年天才,他用一分钟的时间回答袁老的四至我也有看,回答的很好,他之前写的《安城》,写的《灯火》这些文章,我都没有看过,但我知道他这次高考语文成绩考了149分,语文作文也拿到了满分。

但《一路溪行》确实是我第一次看程行的作品,其实说《安城》没看过也不对,之前在学校里的图书馆看过开头,但可能确实不喜欢这种偏地域性的乡土写实风格的书,即便后来有同学告诉我只是前半部分是这种风格,但我依旧没能看下去,但《一路溪行》看过之后,我是一定会去补《安城》的,因为我太喜欢里面的女主鹿溪了。

有别于其它青春文学类型的书,《一路溪行》在感情上没有那么多曲折的离愁,在生活也上没有那么多对于未来的迷惘,许多人看完后都能让自己感受到愉悦,能让自己的心灵随着书里的人物而彻底静下心来,特别是书里的女主鹿溪,也是一个很让人喜爱的女主,看她跟男主的互动,能让人不自觉的偷着笑,如果在床上,甚至还会在床上扭来扭去。

前几天《活着》的作者余老师跟《白鹿原》的作者陈老师有个活动,有个记者就向他们提问了关于程行新书《一路溪行》的问题。

我觉得当时陈老师跟余老师点评的很好,一个说了不务正业,一个说了不思进取,但最后他们都说了句:“《一路溪行》,是现代版的《浮生六记》。”

然后程行点开这条评论的回复,在回复里,有一条点赞很高的评论:“在这里说一下,余老师跟陈老师觉得程行不务正业,是因为当时他们看了《安城》之后,都觉得程行在现实文学上,在乡土文学上的写作很有天赋,他们都想程行能坚持这种风格走下去,陈老师之前有一次采访还说了,说程行如果能坚持写乡土文学,以后是有很大希望能获矛奖的,所以这才是他们两人说程行不务正业和不思进取的原因,而写《浮生六记》的沈复,当时也被人说是不务正业,不思进取,因为正经人哪有人会去趴在地上研究蚂蚁的啊!”

程行觉得这些评论都很有意思。

而且要不是看评论,他也不知道余老师跟陈老师竟然也点评了自己的新书。

不过对于他们两人所说的不务正业和不思进取,程行倒是并不认同,《安城》的乡土文学确实写的很好,但写的好的原因,是因为那些都是真实的,是程行生活过的土地,是程行存在了脑海里永远都不会去忘记的回忆。

那些回忆随着时光的发酵,越来越浓,因为对于那片土地饱含感情,想用文字把刻在脑海里的这些记忆全都写出来,写的时候自然就写的很好。

但程行在那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就那么多,《安城》已经把他童年和幼年时期发生在乡村里的故事全都写完了。

要想再写一部关于自己的乡土文学的作品,程行已经写不出来了。

当然,未来要是再想写此类型的作品,程行会去写程平。

那会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乡土文学。

也会是程行最后一本。

第二个高赞评论,是燕京某个著名杂志社女主编的评论:“《一路溪行》全篇没有过多描写其他人物,大多数只有男女主两人,但程行很很擅长也很适合写日常写生活,他的文字很清新很隽永,一本几十万字的长篇,随便拿出每一章都出来,都带着散文的韵致和诗的气度,以写散文的方式写,程行的《一路溪行》,很美很自愈,很适合在下午阳光正好的时候,冲一杯咖啡,边喝着咖啡边坐在阳台上静下心来慢慢去看。”

这篇评论,获得了许多女生的喜欢。

第三篇高赞评论,是昨天才是评的,但热度上来很快,这篇评论相比于前两篇,评论字数就要简短的多,就只有一段话:“没有出轨分手打胎车祸坠楼自杀,双方都是高洁的言情,一个字,爽!建议现在的年轻作家,多看多学多写。”

这条评论下面,全是附和两字。

而且看起增长的点赞数和评论数。

这条目前排名第三的评论,有可能两天后就能成为第一。

相比于前两篇一直在夸的评论,哪怕里面有着余老跟陈老的赞赏,但是最得程行心意的,还是第三篇,因为这才是程行写此书的目的。

看到这篇自己想看的评论之后,程行便没有再去看读者的评论。

他刚把豆瓣网的评论给关上,就看到了姜鹿溪发来的消息。

“你在做什么呢?”姜鹿溪问道。

“颜总编明天要回庐州,刚刚才跟周远陪着他最后吃了顿饭,现在在宿舍里躺着呢。”程行道。

“哦。”姜鹿溪先是发来了一个哦字。

“你喝酒了吗?”然后姜鹿溪又问。

“喝了一点,但你放心,保证没有喝多。”程行道。

“你不能喝酒,你还喝。”姜鹿溪道。

“一点点,没关系。”程行道。

“听说你的新书销售成绩很好,恭喜你。”姜鹿溪道。

“我可以不可以理解为,你在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关注我的新书成绩?”程行笑着问道。

“我才没有关注呢,谁关注了?我最近一直在忙着学习,一直在忙着过段时间的竞赛,才没有关注你的新书呢,要不是今天听魏珊她们说你新书上架成绩不错,我都不知道你新书已经发了。”姜鹿溪道。

其实这段时间,姜鹿溪是一直都有在偷偷的关注《一路溪行》的发售情况的,甚至为了支持程行的新书,她虽然有了一本程行的实体签名书,但还是咬牙在外面又购买了一本。

她当时可心疼了很久,整整25块钱呢,在华清能吃好多顿的了。

要是《安城》她就不买了。

但《一路溪行》肯定是要支持的。

谁让她是程行的好朋友呢。

为此,她那天就早上吃了一顿饭,中午跟晚饭都没有吃。

给程行发的图,都是之前打算要买书的时候提前偷偷保存的之前的图。

还好程行没有发现。

只是那一天那样,不会对自己身体造成什么影响。

要是花了钱买了些东西。

就在当天少吃一些饭省些钱。

这是姜鹿溪从小到大一直都会做的事情。

比如在安城上高中的时候。

有时候买了笔花了钱,就会少吃顿饭。

虽然会饿,但反正也是饿不死的。

人一周不吃饭才会饿死呢。

“以你为原型写的,销量能不高吗?”程行笑着打字回道。

“《安城》的销量也不少啊!”姜鹿溪回道。

程行:“……”

“前几天我在厦大的时候,你说也要写一句八至这样的句子给我看,这都过去两天了,写出什么好的没有?”程行舒服的躺在床上,然后问道。

姜鹿溪后知后觉,程行补李冶八至的事情都在网上火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她才听人说,然后前几天跟程行说,她也要写一句给程行看看。

“本来想来想去都想不到什么特别好的,后来又看了几次你写的,在你那句至善至恶人心上想到了一句差不多的。”姜鹿溪打字道。

“什么?发来看看。”程行道。

“至贵至贱真心。”姜鹿溪将她想的那句发了过来。

程行看了一眼打字道:“挺不错的,真心可贵也可贱,在不同人的心里,都是不一样的。”

“不愧是我最喜欢的小鹿溪,写的真好。”程行笑着打字道。

虽是照着他的仿写的。

但这句确实也不错。

真心,确实可贵可贱。

若是两情相悦,真心比黄金还贵。

若是单方面付出的真心,比纸还贱。

“就是不知道我对你的真心,是贵还是贱呢?”程行忽然问道。

“你肯定是又是喝醉酒了,所有又开始胡言乱语了。”此时正坐在宿舍的书桌前,与程行打字聊天的姜鹿溪俏脸微红地回道。

“是不是胡言乱语你自己知道。”程行打字道。

“你在袁老的课上做出来的那四至,真是在两分钟之内做出来的吗?”不知道怎么回程行的姜鹿溪,忽然转移话题道。

程行虽然知道她在转移话题,不过还是答道:“是。”

“不信,为什么我想一句想了那么久,你那么快就能想出来?”姜鹿溪问道。

“不信?我刚刚又想了四至出来,要不要听一听?”程行忽然问道。

“听,你发来看看。”姜鹿溪现在确实也想看看程行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又想到了什么好的句子出来,除此之外,程行讨论这些是最好的,她又怕程行像刚刚那样说些让她脸红心跳,然后又没法回答他的话。

“至生至死不渝,至悲至喜皆你。”程行打字道。

程行将这两句话给她发过去后,又打字道:“真正爱一个人或者是喜欢一个人,大概是喜与悲都是那个人吧,或者是在最高兴或者是最悲伤时想到的都会是那个人。”

“愿生死不离,人生的悲喜皆你。”

对面很久没有再发来消息。

等过了很久之后,姜鹿溪才发了两个词过来。

“不思进取!”

“不务正业!”

“不是说没有关注我的新书吗?”程行笑着问道。

要是没关注,她又怎么可能知道余老和陈老对他新书的两句评价。

……

(本章完)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