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我,孙山,科举

关灯
护眼
第379章 文可载道,武可安邦(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岳麓书院是一间半公办半私立的书院,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山长。

书院由官府主持,官绅资助。

官绅大量捐赠或者购买土地,由地租铺租转化成为膏火和山长等职的薪水。

岳麓书院选取全湖广省最顶尖的学生。

学政到各个府巡考,选拔最顶级的学生调入岳麓书院,一般在读学生100人左右。

被选入书院读书的学子由书院提供膏火(膏火即学生的学费)。

而且学生的膏火钱很丰厚,每月至少有膏火银一两、食米三斗。足够养活一家人了,免除了学生经济压力,可以专心向学。

当然像孙山这种借读生,名义上不归是岳麓书院的学生,不登记在岳麓书院的学生册子上(优秀的学生除外),学费有多有少,全凭书院自由收取。

借读生除了不能正式登记在册外,不能获取书院的奖学金等,其他待遇跟本地生一样。

岳麓书院以朱熹,张栻之学为学术传统。

“朱张会讲”之后,确立了以自由讲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

岳麓书院的山长陈攸,字省身,攸县人,两榜进士出身。

听闻已经在岳麓书院任教五年。

陈攸主张“文可载道,武可安邦”,通俗来说就是德智体要全面发展,同时比前几届的山长更注重练武。

据说书院增加了一门必修课就是“射圃”。

所谓“射圃”是学习骑射的场所,相当于有了射击场和军事体育课程。

陈攸要求到书院的学子上能读书安国,下能带兵打仗。

据老乡钱鹰扬说书院的学子最怕就是上骑射课,一边骑马一边射箭,一般人哪能做到。

据老乡钱鹰扬说岳麓书院登记在册的学子要是骑射课不及格,不仅奖学金,连膏火也没有。

给一年时间骑射课还不及格,那么这个学子可以下线了。

开除倒是不会开除,只不过需要补交学费以及各种评优都没有。

据老乡钱鹰扬说他们这种借读生,可以学骑射,也可以不学,不过最好学。

万一学得好,被山长看中,前途无量。

孙山猛然想起师兄陈进说过,他的亲亲大表哥擅长骑马射箭,陈进佩服不已。

莫非当初大表哥何书谨因就为精通骑射箭被山长看中,成为山长的得意门生?

前有高俅踢蹴鞠踢成高太尉,后有大表哥骑马射箭成为山长最爱?

孙山眼睛往下瞄了瞄自己的小身板,他觉得做人还是代代平安为上。

骑马射箭他是要学的,但拼命往精通上发展还是免了,他对自己没信心。

桂哥儿也是这样认为的,千叮万嘱地说:“山哥,你莫要逞能乱骑马乱射箭,万一从马上坠落那可惨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一边骑马,一边射箭,万一把其中的一个学子射中,那可悲剧了。

山哥,我们不能做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孙山好心塞,好想把桂哥儿打包回孙家村,有这样的助理跟老板说话的吗?

孙山这时候有点后悔,他就不应该任人唯亲。

孙山冷着脸,不客气地说:“桂哥儿,你这话说得一点道理也没有。我在府学已经学会骑马了,至于射箭,也学过。所以骑马加射箭,一点也难不到我。”

桂哥儿不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