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重生在火红年代

关灯
护眼
第349章 把厂子捐出去(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第二天,李清风就让胡家宝带着蔡根花去学校附属医院做了个全方位的体检。

好在蔡根花的身体很健康,没有染上乙肝等传染疾病,李清风也能放心的把两个孩子交给蔡根花。

经过二十天的考察,胡家宝对蔡根花很满意,是个朴实的好姑娘。

两个孩子也很喜欢小蔡阿姨,每天睡醒都要叫小蔡阿姨陪他们玩。

在临近过年前,胡家宝和李清风商量,要留下蔡根花在家里工作。

对此,李清风没有意见,表示家里的事胡家宝做主,她只要满意就可以把人留下。

在腊月二十五返乡日,胡家宝正式和蔡根花签订了务工合同,由于此时养老保险只能国企工人缴纳,胡家宝在谈好的六十元工资上,额外上浮了百分之十用以补偿。

胡家宝此举,让小蔡姑娘感动的眼泪汪汪的,一个劲的冲着胡家宝表示感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会照顾好两个孩子。

八九年的春节比去年要冷清不少,毕竟老百姓兜里没钱,想过个好年都过不成,市场上一片衰败。

在家里过元宵节,一家四口坐上了北上的火车。

今年的火车相比往年,给李清风的感觉更加的不同。

往年人确实多,但是大多衣著得体,很多都是做些小生意的商贩,但是今年的火车上,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群体。

在火车每次停靠站台时,李清风都会看到背着铺盖卷,拎着锅碗瓢盆,叮叮当当响个不停的青壮,成群结队的登上火车。

1984年,国内苛刻的城乡隔绝体制度出现松动,出现了农民工进城现象。

直到今年才出现第一次农民工大规模,爆发性的进城,春节刚刚过完之后,在短短几十天内,数百万农民工从内陆各个省份出发,涌向特区,东北等地区谋生。

因此被后世称作春运民工潮的元年。

嘱咐胡家宝在卧铺里看着孩子,李清风则是走出卧铺车厢,朝着硬座走去。

此时的硬座车厢,或站或坐,到处都是打工的工人,将整座火车挤得满满当当,硬座车厢彻底变成了闷罐车,里面的空气很是浑浊。

没有深入车厢内部,李清风站在车厢连接处,随意的找了个靠坐在地上的农民工,笑着递了根烟过去:“同志,您这是准备去哪打工啊?”

“首都,听说那边工地多,我跟老乡准备去碰碰运气”地上坐着的男人看了一眼李清风的穿着,有些拘束的接过李清风递过来的烟。

看了看靠在一起的汉子们,李清风笑着继续散烟。

一包烟散完,李清风这才继续问道:“碰碰运气?今年是第一年出来打工吗?”

“那倒不是,去年就出来打工了,在特区,干了一年”

“那怎么不继续去特区呢?”

提起这个周围的人有的愁眉苦脸,有的一脸怒容。

就当李清风好奇这是怎么了时,地上的汉子深深叹了一口气:“唉,可别提了,去年在南方工地,让人给坑了,累死累活白干一年,也没挣几个钱,灰溜溜的回了家,今年就不想去了,想着去首都闯闯,那边怎么也是天子脚下,人应该没那么坏”

望着三十来岁,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但是却满脸哀愁的黑脸汉子,李清风沉默了下来。

不用想就知道,这是遇到工地包工头跑路,没拿到工资,对特区那边失望,想去四九城工地打工。

沉默了片刻,李清风问道:“工地拿不到工资的情况,经常发生吗?”

“去年前半年的时候还好,工资能按时发下去,等后半年就不行了,工地一直拖着,说是等完工以后再结账,等工地一完工,包工头就耍起了无赖,说是每个月都给我们结过工钱了”

“结没结过钱,他心里能不清楚?我们那些一个工地的干活的,聚起来去工地讨要薪水,他们不但让流氓打我们,还把我们领头的给抓进了笆篱子”

说着说着,黑脸汉子眼中闪过泪花,声音也变得呜咽了起来。

旁边的几个汉子,不自觉的将手攥成拳头,手背上青筋显露。

喧杂的车厢里,这一小段的位置气氛有些压抑。

李清风一直沉默的听着,也不打断对方的叙述,眼见对方泪水即将落下,李清风默默的从裤兜里拿出卫生纸递了过去。

对于黑脸汉子所说,李清风有所了解,说起来还是去年抢购的遗留问题。

简单的又聊了一会,热血尚存,又无力改变的李清风留下两包烟后选择了离开。

回到硬卧上坐下,李清风深深叹了一口气。

今年农民工兄弟的日子可不好过。

“哥,你咋了?出去一趟回来,怎么唉声叹气的?”

跟着李清风一家一同前往四九城的李红梅,看到李清风唉声叹气的模样,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李清风摆了摆手,随口打了个哈哈,糊弄了过去。

对于自己三哥的异样,李红梅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和三嫂胡家宝继续嗑瓜子聊天。

回到学校刚开始上课没多久,一个消息传来,女学生们哭声一片,呜咽着在教室里高声背诵着海子的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李清风来到教室,听着里面传来的声音,忍不住摇了摇头,抬手看了看手表的时间,没有进去打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